煤炭企業物流應用策略與措施
時間:2022-05-29 10:57:24
導語:煤炭企業物流應用策略與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企業物流”剝離為“物流企業”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
當前,國家實施物流服務業振興規劃,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將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為加快物流業發展,營造物力資源流通環境。煤炭企業要在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的形勢下,搶抓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己有的基礎和優勢,加快體制改革,拓寬物流業的發展空間,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手段的物流業發展新機制,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利用好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有效推動物流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提升物流企業的集團化經營和現代化管理。近年來,煤炭企業依托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功能優勢、規模經濟優勢和商品貿易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煤炭運銷、物資供應等現代物流,取得了一定成效,物流產業已經基本形成規模。煤炭企業作為資源型企業,變“企業物流”為“物流企業”有基礎、有條件,特別是已有傳統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等優勢,倉儲設施、信息通信、貨物包裝與搬運已初具規模,這些都為企業物流轉變為物流企業提供了必備的物質基礎。
(二)煤炭“企業物流”剝離為“物流企業”是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需要
煤炭企業作為資源型企業,物資供應和產品運銷的物流需求旺盛,物流市場需求與生產、消費、投資的關系密切,現代物流的經濟效益和內部潛力非常巨大。長期以來,煤炭企業非常重視生產物流的管理,物資供應和煤炭運銷管理方面比較粗放,這嚴重影響了經濟效益的發揮和增長。煤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所需物資供應環節利潤率為10%~15%,在物資采購供應量非常大的情況下,如果升高一個百分點,就是一筆巨太的利潤。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必須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信息化手段、供應鏈管理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對于深挖內部潛力、提升內涵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煤炭企業應著眼于轉變企業發展方式,著力推動“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的轉變,使物流產業變得更加專業化,降低企業成本。
(三)煤炭“企業物流”剝離為“物流企業”是壯大經濟規模效益的需要
煤炭企業物資供應、煤炭運銷等現代物流業具有經營規模大、資金運營多、輻射帶動面廣等顯著特點,對煤炭企業乃至區域經濟發展貢獻很大。煤炭企業充分借助現代物流平臺和基地建設變“企業物流”為“物流企業”不僅能提高物流專業化程度、大幅度減縮流通環節成本,通過企業化運營、制度化管理、標準化運作、專業化發展、品牌化建設,形成企業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煤炭企業通過發展跨區域的物流集團企業,充分激活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效應,逐步形成特色鮮明、核心競爭力強、規模效益突出的新經濟增長點,促進企業科學發展。
二、“企業物流”剝離為“物流企業”的主要策略
(一)整合資源,發展第三方物流”
企業應從業務流程再造入手,實施“物流革命”,通過整合內部的資源,優化外部資源,使得采購、生產支持、物流配送從戰略上一體化。同時,運用己有的配送網絡與資源,把原有公司的采購、供應、儲運部門剝離出來,成立物流公司,從企業物流走向社會物流,大力開展第三方物流服務,使物流成為企業新的業務增長點。
(二)投身物流,發展物流,采取“獨資、控股、參股、托管”等多種形式
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成長性好,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可觀,煤炭企業看好這“第三利潤源泉”,投身物流熱潮,把物流產業作為企業新的業務板塊。目前,大部分煤炭企業都成立物資供應公司。把物資供應處、運銷處改制為物資供應公司、煤炭運銷公司,通過進行管理模式、基礎管理、信息管理、計劃管理等創新,有效推動物流產業發展。
(三)集中精力,強化主業,采取“非核心業務外包或與專業物流公司合作”的策略
煤炭企業從供應鏈的創新和改造著手,整合企業的物流系統,把非煤業務委托“外包”,集中精力從事煤炭主業,全力以赴適應變化,謀求發展。
三、“企業物流”剝離為“物流企業”的主要方法措施
(一)明確物流企業的定位
煤炭企業成立的物流企業,要明確兩套思路,一是要把物流業務放在集團公司新業務發展的經營戰略角度上來考慮物流企業的建立,若采用這種方式,需要大量的資金及人員投入,必須以面對社會的物流企業的角度進行管理,而不是簡單的煤炭企業集團下屬的物流公司管理模式;二是作為集團自身物流業務的管理子公司來成立,主要目的是結合集團公司的經營戰略,以降低物流總成本為主。這種情況固定資產投資不多,而在物流管理人員的素質上有較高的要求,通過社會物流資源的合理運用,實現物流整體合理化。煤炭企業先從物流供應公司切入試運行,在條件成熟后再向物流企業轉換,這是一種可行的模式。要通過服務集團內企業建立一套規范的服務體系,鍛煉、培養一批人才,提高走向社會、服務其他企業的服務能力。
(二)積極開拓企業外部市場
實現企業物流到物流企業的轉變,一定要改變以內部供應為主的物流模式。在做好內部供應的同時,積極開拓外部市場。一是做供應商的供應商。二是做其他煤炭企業的物資供應商。三是加大關聯貿易的深度和廣度。四是擴大開放,開展國際貿易。積極辦理貨物進出口權相關手續,在做好企業內部進口設備采購的基礎上,逐步為其他企業進口設備物資。
(三)處理好物流企業和集團內各子公司的關系
必須明確物流企業和集團內各子公司是一種業務合作關系,不是簡單的物流業務剝離關系。把物流企業完全放在“第三方”的位置上,公司原有的物流量只是“物流企業”成長的基礎,是現階段的支持,不是長久的依靠,要充分引入競爭概念,集團各子公司的物流業務可交物流公司、也可不交,交與不交取決于物流公司的服務水平是否達到要求,這樣能給物流公司以壓力,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提高物流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要通過探索物流企業的有效運作模式,提升服務水準,不折不扣地滿足集團內各子公司的物流服務要求,以實現集團公司借建設物流公司來提升集團整體競爭力的初衷。
(四)準確界定物流企業和集團內各子公司的責任點
作為獨立運營的一個物流企業,存在與集團內的各子公司的工作流程如何建立,各公司經營與物流公司配送的責任分界點在哪,物流服務的標準做到什么程度,經濟利益怎么來平衡等問題。許多問題界定不清,物流企業就很難探索出有效的運作模式,集團內的各子公司會抱怨成立物流公司、物流業務剝離后,工作效率、工作質量、運營便利總覺得不如以前傳統的物流順暢,物流公司則會認為集團內的各子公司對物流公司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這就需要物流企業在成立運營初期,在集團內各子公司和物流公司之間建立一種市場化的體系來保證和維系這種合作關系。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物流服務質量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發展物流企業離不開專業人員。可對現有業務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有計劃地引進物流專業人才,充實業務人員隊伍。同時,要盡可能拉長服務鏈,以優質的服務取得客戶的信任和合作。物流企業一開始往往看重集團內各子公司中傳統的運輸業務,而這一業務恰好是增值點最少的,各子公司都有比較穩固的客戶渠道,單純剝離這塊業務,可能會影響到局部的利益,導致許多人為的阻力和隔閡。物流企業成立之初要立足于服務,比如參與各子公司的庫存管理、供應商的原材料配送、代收貨物回款等,不能簡單地產成品運輸。要使各子公司感覺到物流企業解決了許多以前不能解決的難題,通過得到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同時,解決本企業資源有限的問題,專注于核心業務的發展,增強市場應變能力和適應性。
作者:劉德坤工作單位:龍煤礦山建設有限公司七臺河分公司
- 上一篇:衛生信息工作要點3篇
- 下一篇:人防辦黨的群眾路線實施辦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