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下煤炭企業的戰略選擇
時間:2022-06-15 02:38:28
導語:能源革命下煤炭企業的戰略選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的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等能源發展戰略思想,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理論基礎和基本遵循。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提出要打造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在此背景下,山西煤炭企業走多元國際化、集約高效化、綠色智能化協同發展之路不但符合國家和山西省政策導向,也是實現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路徑。
關鍵詞:能源革命;多元國際化;集約高效化;綠色智能化
一、引言
2014年6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2017年6月,視察山西時做出“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的重要指示;9月1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西省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明確的六大任務之一就是健全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機制,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可以說,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不僅僅是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能源革命”重要思想做出的重大戰略抉擇,更是新時代與黨中央對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定位和要求。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山煤炭企業只有順應發展大勢,按照“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堅定不移走多元國際化、集約高效化、綠色智能化協同發展之路,才能在能源革命中勇立潮頭、引領發展。
二、產業經營多元國際化
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煤炭企業作為典型的資源開采型企業,面臨著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雙重重壓。長遠來看,煤炭企業只有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實施多元化經營、國際化布局才能幫助煤炭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降低業務過于集中導致的經營風險,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山西省煤炭企業產業經營多元國際化:一是要產業“多元化”。以煤為基、多元發展。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可選擇延伸煤炭產業鏈,發展煤炭—電力—建材、煤炭—電力—化工、煤炭—鋼鐵等循環經濟,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亦可選擇風電、光伏、乏風氧化發電、低瓦斯發電、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新能源非煤產業,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形成新的接續產業。二是要勇敢“走出去”。要提高利用全球資源的能力。積極適應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變化,以全球視野和開放思維謀劃企業發展,努力開拓“一帶一路”海外項目,以兼并重組等方式,加大對省外資源和國外資源的掌控能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最佳配置。三是要積極“請進來”。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高素質、國際化的專業人才和管理隊伍是煤炭企業實施多元化、國際化戰略的有力保障。煤炭企業多元國際化進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引進、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技術人才和國際化管理人才,在強化企業人才培訓與開發的同時,更加注重整合利用全球人才資源、建立適合多元國際化發展的用人機制和文化氛圍。
三、發展模式集約高效化
當前,山西省煤炭企業主要面臨著生產粗放、產能過剩、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和挑戰。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煤炭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實現由依靠數量、規模、速度、產值擴張的粗放型向依靠質量、結構、效益、環保提升的集約型轉變勢在必行[1]。山西省煤炭企業發展模式集約高效化:一是要主動淘汰落后產能。積極壓減落后產能,進行減量置換,逐步淘汰小煤礦和災害嚴重、資源枯竭、煤質差的煤礦,逐漸關停所有瓦斯問題突出的礦井和產能30萬噸以下煤礦。二是要積極擴大先進產能。踐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高標準、高起點、現代化一流礦井的建設步伐,進一步提高礦井裝備的技術水平。三是要努力提高經營效率。在現有兼并重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推動煤炭生產從“以產量為中心”向“以效率為中心”轉變,走人少效高、安全環保的內涵發展道路。實現煤炭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推動經濟發展模式從“投入型”向“效率型”轉變,由“多產低效”轉向“優產高效”。
四、生產管理綠色智能化
一直以來,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對礦區國土資源、地下水資源、空氣環境以及地表水等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破壞。與此同時,山西省煤炭企業“采、掘、運、選”等工藝環節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人工成本大、生產效率不高。煤炭企業生產管理應向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具體而言要建設綠色煤礦、清潔煤礦、生態煤礦、智慧煤礦:一是要推行綠色生產技術,建設綠色煤礦。積極開展減沉開采、保水開采、煤和瓦斯共采、煤礦地下氣化和煤矸石綜合利用等煤炭綠色開采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和推廣應用,推進綠色礦山建設。二是要推動分級分質利用,建設清潔煤礦。要推動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推進煤炭由燃料向原料和燃料轉變,將煤炭分級分質轉化為油、氣、電,以煤氣化多聯產技術路線為龍頭,以煤制化工原料為重點,以煤制替代燃料為輔助,穩步發展新型煤化工[2]。三是要加大生態修復力度,建設生態煤礦。加快企業低碳循環發展,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完善生態環境補償長效機制,因地制宜開展礦區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實施土地資源修復治理、水資源和大氣修復治理、生物多樣性修復治理以及景觀修復、礦山生態公園建設等多模式修復與治理,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四是要推進開采技術革命,建設智慧煤礦。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礦山開采技術融合,形成礦山智能感知、分析、決策、控制的智慧煤礦采掘系統,實現礦山生產管理、分析決策、安全環保等全過程智能化運行管理[3]。
五、結論
能源革命的本質是主體能源的更替或其開發利用方式的根本性改變。山西煤炭企業要以更大的決定和勇氣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必須徹底丟掉“煤老大”的慣性思維,堅定不移走多元國際化、集約高效化、綠色智能化協同發展之路,全力以赴促進企業多元化經營、國際化布局,向綠色低碳轉變、向中高端轉變、向創新驅動轉變,形成產業多點支撐、多元優勢互補、多極市場承載、內在競爭力充分的現代能源企業。
參考文獻:
[1]朱超,史志斌.煤炭綠色智能開發利用戰略選擇[J].煤炭經濟研究,2017(37):6-16.
[2]王震.深刻理解能源革命堅定不移推動煤炭革命[J].中國能源,2015(37):5-12.
[3]王國法,王虹,任懷偉等.智慧煤礦2025情景目標和發展路徑[J].煤炭學報,2018(43):295-305.
作者:王曉卿
- 上一篇:高層建筑供配電系統節能設計要點
- 下一篇:固定資產管理對國有煤炭企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