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視覺心理學為導向汽車側面造型研究
時間:2022-10-11 11:00:16
導語:以視覺心理學為導向汽車側面造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同定位的汽車有不同的側面造型風格,這不僅僅是因為車型分類不同而產生的。由于不同人群的視覺、心理需求,設計師又在同一車型分類中細分出了針對不同人群的汽車側面造型風格。例如嚴謹?shù)娜诉x擇汽車時也許會偏向沉穩(wěn)、平直的造型風格,車身色彩較暗;而活潑的人也許會更加偏愛運動、流線的造型風格,車身色彩較艷,因此在側面造型特征線的設計中,設計師要使特征線、色彩、材質搭配的風格復合消費者預期的視覺、心理感受。
一、簡述汽車側面造型發(fā)展過程
汽車造型是汽車外形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汽車造型的認知又分為比例、姿態(tài)和圖形。比例是汽車造型的基礎[1],汽車側面造型能很好地反映整車的比例,在汽車百年的發(fā)展史中,側面造型也有階段性的變化。1885年,卡爾•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輛馬車式三輪汽車,被人們稱為馬車型汽車,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汽車速度越來越快,為了遮風擋雨,在1915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生產出一輛帶有門,窗的汽車,由于酷似一個“大箱子”,所以被稱為:箱式汽車。1934年,流體力學被引入汽車設計,1937年大眾生產的甲殼蟲汽車成為當時流線型汽車的代表作,在此之后,流線型汽車迎來了“黃金時代”,被稱為流線型汽車。1949年福特將“人體工程學”的理論引入汽車設計中,在空氣動力學以及影響坐姿的車內空間中找到了一個平衡點,從側面看,這樣的汽車就像一艘船一樣,從此之后船型汽車的時代到來了。而后為了克服船型汽車的尾部過分向后伸出,在汽車高速行駛時會產生較強的空氣渦流作用這一缺陷,人們又開發(fā)出像魚的脊背一樣的魚形汽車。魚形汽車雖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車高速行駛時空氣的升力,但卻未從根本上解決魚形汽車的升力問題。在經過大量的探求和試驗后,設計師最終找到了一種新車型——楔型汽車[2],如圖1。隨著汽車技術以及制造工藝的進步,汽車側面造型也相對地從工程限制中解放了出來,現(xiàn)在的汽車造型并不像曾經一樣有特有的“時代烙印”,人們對汽車的視覺、心理需求也成為人們在購買汽車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決定汽車整體姿態(tài)的汽車側面造型也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
二、汽車側面特征線對視覺心理的影響
從箱型車到現(xiàn)代汽車,較大的變化是側面造型趨整體化。車身各部件從原來的無機地堆積組合,到有機地結合成為整體;車身線條從雜亂到連貫流暢,就連過于強功能造型的特種車型(貨車,汽車起重機),也趨向整體化。在汽車側面造型中表現(xiàn)為汽車各個特征部件風格一致,整體性強,如跑車體現(xiàn)的是汽車的速度感,這里的統(tǒng)一是指汽車側面造型視覺各個特征單獨都能體現(xiàn)速度感,但結合在一起讓人心理上都感覺是一個整體。只有統(tǒng)一而無變化,也不能使人感到趣味,美感也不能持久,這是因為缺少刺激點。變化作為刺激的源泉,有喚起興趣的作用,但變化也要有規(guī)律,無規(guī)律的變化,只會引起混亂和繁雜,因此變化必須在統(tǒng)一中產生[3]。汽車車身造型特征線就是變化的刺激點,汽車的側面輪廓線、腰線和側裙線就是車身的主要造型特征線[4]。(一)側面特征線比例造成的體量感。特征線的比例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視覺整合,從而使人對整車造型有不同的體快感受。圖2左邊的老桑塔納(PassatB2)雖然當時受限于制造工藝限制,使之看上去就像一個盒子一樣方方正正,但在當時,“黃金比例”的概念已經在汽車側面造型上得到了使用,這也是老款桑塔納耐看的原因。從底盤到車頂?shù)母叨葋砜矗瑥能図數(shù)郊缇€的高度與從肩線到底盤構成黃金比例,從肩線到腰線的高度與從腰線到側裙線的高度構成黃金比例;整車側面橫向線條并非瑣碎,雖然被輪拱隔斷,但它們依然連續(xù),并呈微微上揚的趨勢。黃金比例讓整個汽車側面的線條比例看上去更讓人舒服,排列井然有序而不缺少韻律感;橫向線條的設計能給人一種心理整合的過程,在搜尋并重新整合的過程中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整體平直的線條能給人一種車輛扎實耐用的心理感受。“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廣告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在了桑塔納的側面造型風格給人的穩(wěn)重、耐用的視覺心理感受上。圖2右邊的現(xiàn)在的邁騰(PassatB8)得利于現(xiàn)代車身制造工藝技術和裝配工藝技術的提高,線條更加連貫:車鼻線從車頭LED燈帶連入車窗A柱,并從C柱流暢的轉入車尾,從車頭到車尾貫穿整個車身側面,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展現(xiàn)了高超的車身工藝和裝配工藝,更給人一種這輛車是一整輛車直接生產出來而不是裝配出來的一種心理感受,讓定位偏向沉穩(wěn)的商務用車也增添了幾分靈動。它的形面層次也從老桑塔納簡單的單次折角面變成了層次更加錯落有致的多重折角面以及漸消面,視覺上更加凌厲。其次,從縱向比例上來看:整體底盤更加低矮,輪拱被設計得更大的同時,輪圈直徑也增大了,這會給人一種像跑車一樣貼地姿態(tài)的心理感受。車身方面,車頂?shù)郊缇€的高度相比肩線到底盤的高度的比例變大,這樣的設計可以達到在車高不變,保證車內空間的情況下達到給人視覺上造成整車更加低矮的視覺效果,增加了整車的動感。除去色彩、材質,單從特征線比例來看兩車,不難看出老桑塔納側面給人的視覺感受是車窗加等分的四個體塊,而邁騰給人的視覺感受是車窗加上有主次的四個體塊,老款帕薩特等分的車身側面很難讓人有主次的感覺,即使在其中獨立的幾條線的比例關系上用到了黃金比例,但從整體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容易整合出有主次的體塊關系,從而影響了整車側面的體量感,讓人覺得體量不足。而邁騰的特征線簡單地將其中兩條線的比例拉大,這樣很容易讓人看出體塊的主次感,這樣的感覺也能讓人更直觀地感受出車肩、車身以及側裙的形面轉折。同時也讓整車側面看上去更加富有體量感,而非簡單的面加上幾條特征線。這種通過特征線之間的比例來突顯整車側面體量感的手法,也被廣泛用于現(xiàn)階段的汽車設計中。(二)側面特征線線性對心理力的影響。心理力指當人看到一些圖形時,心理會對圖片有不平衡的判斷,導致人心理有該判斷的心理作用即為心理力,如圖3。同心圓給人的感覺是平衡的偏心圓就給人一種不平衡的感覺,讓人覺得同心圓上作用著拉力[3]。SUV的典型例子——路虎。作為英國硬派越野車的代表,圖4左邊的路虎攬勝車型堪稱是一代經典,它的定位偏向戶外越野,而此類車型要求在顛簸的路面也能如履平地。為了營造這樣的視覺心理感受,側面造型上大量運用了平直的線條,整車側面沒有運用過于傾斜的線條。線性平緩的線條,配合較高的底盤,這些營造出一種“四平八穩(wěn)”的汽車姿態(tài),這也迎合了購買此類車型消費者的心理。同樣,側面車窗和側身的比例依然運用了黃金比例的關系,達到了最佳的視覺效果。與四平八為的攬勝不容,為了迎合年輕一代對時尚、運動的追求,路虎推出了一款定位偏向運動的城市SUV——路虎攬勝極光,如圖4右。該車的線條呈向后翹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這輛車的各個元素之間看似繁雜,但仔細觀察它們的排列很有規(guī)律,例如腰線貫穿車燈前邊緣與尾燈,并在前輪處被輪拱分開;而輪拱的線條從大燈邊緣起始,又與腰線整合到一起。而前輪拱后方的黑色裝飾條又是車燈延長后形成的造型元素,有一種中國書法中飛白的效果……這些被前輪拱打斷的線條會在視覺效果上增加車身側面特征線線性的傾斜度,讓人心理上感覺有一個向下的力在按壓車頭,營造出向前沖的動勢。這樣的設計給人帶來了很好的視覺調節(jié)和心里整合效果。這樣的設計思路也被不少廠商模仿。轎車亦是如此。諸如圖5左邊的賓利、右邊的勞斯萊斯,這類定位奢華、穩(wěn)重的車型,均采用了線性平緩的側面線條。這種線性的線條給人一種平衡感,整體給人的視覺感受修長、平穩(wěn)、舒適。諸如圖6左邊的阿斯頓馬丁、右邊的瑪莎拉蒂,這類定位年輕、運動的車型,均采用了線性侵傾斜的側面線條。這種線性的線條給人一種向前沖動勢,而如前后輪處線條上揚,車身處線條下沉這樣的造型手法,增加了線性的變化。整體給人的視覺多變、激情、運動。
三、汽車側面色彩、材質對視覺心理的影響
(一)色彩搭配造成的體塊感。色彩是現(xiàn)代工業(yè)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構成要素。往往一個產品設計成敗,在較大程度上受決于色彩的應用好壞,恰當應用色彩能發(fā)揮出良好的美化效果,讓人瞬間記住它,并從內心產生興奮感[5]。色彩設計是通過對設計物進行色彩選擇和搭配,使人產生美感認知、情緒波動的一門設計。車輛色彩設計就是通過對車輛的色彩選擇和搭配,使人產生認同感進而達到商業(yè)目的的一門設計[6]。汽車的色彩與材質有先聲奪人的魅力和感染力,不僅能吸引人們的眼球,增加購買欲望,而且合理的色彩與材質的設計,也能對人的視覺、心理產生良好的影響。當代美國視覺藝術心理學家布魯墨曾說,“色彩喚起各種情緒,表達感情,甚至影響我們正常的生理感受”。色彩深深影響著人們對產品的第一感受。色彩在汽車設計中有著同樣的作用。布加迪Chiron用兩種不同的顏色搭配,前淡后深的處理方式讓人感覺車頭較輕車尾較重,營造出一種稍加油門就能抬車頭的感受,給人強大推背感,如圖7,而這樣的配色也展現(xiàn)了布加迪標志性從A柱轉向B、C住然后經過底盤回到車頭的標志性的“C”形設計語言;這樣的包圍設計與深淺的拼色又給人一種前后可以拆開的視覺感受,這也從視覺上體現(xiàn)了布加迪在制造工藝上運用了首尾拼接的技術。而如上文提到的路虎攬勝以及路虎攬勝極光,則把A、B、C柱子涂成了和車窗一樣的黑色,從色彩的營造出一種車頂懸浮的感覺,如圖4右。簡單的配色卻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奇妙、科技的感覺,也在如今的汽車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滿足了人們追求時尚、個性的心理。奧迪第一款超級跑車R8在側車窗后的一塊黑色配色曾為其標志,這塊黑色的加入讓人們覺得車身上又多了一個體塊特征,不會讓人覺得作為一款中置雙座跑車會由于車身過長而使得設計單調乏味,從而消除長軸距跑車給人視覺上造成的一種單調乏味之感,如圖8。(二)色彩搭配造成的精致感。上文提到的R8的黑色分色,這塊配色并不是重新噴漆涂色形成的,這塊黑色裝飾是碳纖維材料本身的顏色,并且碳纖維特有的編制的紋理又和整車光滑的車漆產生了對比,增強了整車給人的視覺、心理的沖擊力。諸如此類還原材質本身的顏色、材質來增加汽車側面造型給人的視覺、心理沖擊力,趣味性與精致感的手法在現(xiàn)在不少汽車設計上都被運用。如圖9的雪鐵龍C3,獨創(chuàng)的橡膠防擦條設計區(qū)分與整車車身其他部分的材料,很好地展示了橡膠防擦條的材質與功能性,同樣這樣的設計也提高了辨識度;而防擦條第一格白色的配色也為略顯“沉重”的黑色橡膠則增添了一份“活潑”的感覺,一定程度上滿足了C3定位人群追求精致、時尚的心理需求。雷諾的設計師針對熱戀情侶推出的概念跑車Trezor,如圖10。以浪漫為主題,因此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戒指盒”式的開門方式,設計師引入了在車身上展現(xiàn)男女特征的理念,因此車頭顏色偏淡且材質光滑,代表女性;而車尾顏色偏深,材質略帶亞光且成六邊形紋理,代表男性。設計師希望通過視覺上的差異讓人們在心理上感受性別的差異。這種將側面造型賦予人文意義的設計理念不失為一種發(fā)展方向。
當消費者對車型信息一無所知時,購車時汽車造型給車主帶來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汽車側面造型能直觀地反映整車的比例、姿態(tài),能給消費者更加準確的視覺心理感受,并且經過大腦加工,這種感受就會形成一種情感認知,以此來確定是否符合消費者的視覺心理需求,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欲望,結合視覺心理學能給汽車側面造型設計提供理論指導。
作者:沙強 趙唐寅 單位:江蘇大學
- 上一篇:煤礦綜采工作面自動化技術分析
- 下一篇:化工企業(yè)績效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