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研究

時間:2022-12-18 08:46:00

導語: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研究

摘要:傳統內燃機汽車發展受到能源匱乏、環境污染等方面的限制,汽車公司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實現量產,對汽車后市場人才需求猛增,因此高職汽車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也面臨轉型。文章根據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現狀,主要對課程設置、實訓基地建設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分析與研究,為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字:新能源汽車;高職教育;專業建設

1新能源汽車發展背景及相關高職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汽車年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汽車工業的發展,導致石油資源消耗驟增,2016年石油對外依賴度首超過60%,每年原油進口量約2億噸,并有繼續增長趨勢,預計到2030年,我國原油進口量超過80%。為了解決能源、環保等方面日益嚴重的問題,2012年7月國務院根據汽車產業結構現狀《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從而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開發。2013年四部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和發改委)《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進一步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提供動力,并對新能源汽車采取不限行限購措施。在一系列政策調整下新能源汽車產量從2012年不足1萬輛躍升到2016年半年產量為17.7萬輛,更有專家預計,203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1000萬-1950萬輛,汽車保有量也將占到50%以上,市場潛力巨大。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迅猛的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出現了大量的缺口,迫使部分傳統汽車技術人才進行轉型,造成了新能源技術人才之間水平差異拉大。企業不僅需求技術研發、制造人員,更需要銷售、維護、保養環節中的技術人才。以杭州為例,其推廣新能源汽車已達13600多輛,售后技術服務主要依靠廠家技術人員上門服務,相關企業與4S店缺乏具有相應工作能力的維修人員。目前,杭州有20余家具有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職業院校,僅有極少數學校開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個別學校汽車維修專業授課內容包含了部分新能源技術課程,正是由于職業院校新能源課程汽車維修專業發展的滯后,導致汽車維修技術人才教育不適應汽車產業的升級轉型,不能更好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因此,加快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進程,已成為配合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當務之急。

2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設需求分析

2.1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需求分析。在我國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加快了新能源汽車技術開發步伐,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型被投放到市場,消費者也更多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消費。汽車公司不僅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人才需求巨大,而且對零配件生產、整車組裝、整車檢測、營銷推廣、售后服務人才需求也在增加。新能源汽車銷售后,需要進行不斷的維護及故障排除,以維持其良好的行駛狀態,這就急需大量的新能源汽車售后人員。新能源汽車售后人才的需要量與現有高職新能源汽車教育發展狀態形成鮮明對比,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建立遠遠落后行業發展狀態,因此需要大力發展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培養更多的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以適應行業需求。2.2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崗位分析。汽車產業主要由技術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組成,汽車企業不僅在整車銷售賺取利潤,售后服務也是主要的獲利渠道,其中售后服務又包含了維修、保養、救援、信息咨詢及保險等一系列環節,所有環節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服務崗位。同時隨著售后服務不斷的發展,為了進一步地提高服務水平,保證服務質量,汽車技術服務崗位被不斷的細化,技術服務崗位從業人員必須符合從業標準,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與經驗是從業根本。目前,比亞迪、新大洋、奇瑞等汽車制造商紛紛推出新能源汽車,并在市場上取得一定的成績,從而促進了很多售后服務崗位的產生,從而導致新能源汽車售后人才緊缺。目前,各大4s店及汽修企業所能提供的有關新能源汽車售后崗位有多個,如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總監等。2.3開設意義。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新能源汽車普及與應用不僅符合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而且是解決環保問題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我國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而對應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相對滯后,這就需要高職院校要適應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加快相關高技能應用人才的培養,加快對新能源汽車專業及實訓室的建設進程,以應對新能源汽車人才緊缺問題,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定位目標

3.1專業定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中心,綜合行業特點、產業組成、崗位要求對專業進行定位,圍繞學生就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就業要面向生產及售后崗位,從事新能源汽車有關的零部件加工、整車制造、營銷售后等工作。因此,在本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3.2培養目標。近年,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所有的汽車公司都在致力于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技術,專業建設要緊隨行業需求,同時要貼近技術發展趨勢,依據技術發展路線及方向,統籌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特點進行專業建設。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結合市場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養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裝配、調試、檢測、營銷及維修等技術工作,具備創新能力與職業素養的高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新能源汽車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掌握汽車構造原理與國際標準,掌握汽車裝配、零部件生產過程,掌握新能源汽車維修與保養技能。學生所學知識涵蓋電機驅動及控制、混合動力及純電動汽車工作原理、電池管理與維護等知識,使學生成為能從事制造生產、營銷售后等崗位的高技能人才。

4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4.1教學場地布置和教學設施的配備。高職院校教學要以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及行業需求為根本,對應新能源汽車一體化教學要求,建立一體化學習實訓基地。學習實訓基地具有三大功能區:理論教學區、臺架教學區、實車教學區,分別負擔起理論教學、入門檢測訓練及企業實際檢測訓練。學生主要學習內容包括動力電池管理系統、中央控制器、驅動電機、轉向系統、傳統系統、剎車系統、充電機等。學習實訓基地要不斷進行完善,加強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習實訓基地可以容納5個小組開展學習實訓,每小組成員可為5到8個人,可以容納30到40名學生同時學習。實訓設備包括多媒體設備一套、新能源汽車實訓臺5臺、診斷儀5套、實訓汽車5臺、舉升機5臺及相關充電系統5套等。同時加強與企業合作,共建校企實訓基地,走校企結合的產學研之路,實現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嫁接。4.2師資及學材的配備。隨著一體化教學的發展,每一個新能源汽車實訓室配備2名實訓指導教師。依據新能源汽車技術不同模塊需求,統籌可以利用的職業教育教師培訓資源,依托主機廠售后人員培訓基地,推行校企產學合作與頂崗實習,對教師進行校內外培訓,提高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師等級等方法,為新能源汽車專業培養一批具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一體化教師。根據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對軟、硬件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學任務,編排或引進教學內容,選擇配套教學參考書以及與實訓室相匹配的企業技術資料,以保證新專業教學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4.3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開發。(1)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根據新能源汽車崗位需求,專業崗位群課程設置要涵蓋典型工作任務,主要包括:機械制圖、車輛組裝與檢測、車輛電器模塊構造與維修、動力電池維護與保養、電動汽車電機構造與檢修、混動車輛構造與原理、純電動汽車電力控制系統檢修等。(2)行動領域歸納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分析,高職類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包含三方面:整車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及維護檢修。三個方面囊括整個汽車產業鏈,可以有效增加學生就業范圍,同時有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3)學習領域地制定按照新能源汽車專業生產、銷售、檢修對人才技能的需求,制定培養目標,匯總理論知識、實操技能,完成學習領域內容設計,構建人才培養方案。1)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之前充分分析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檢測、維修等相關工作崗位中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及職業技能,讓學生經過學習后,能順利勝任崗位工作。同時,注重學生職業素養、團隊協作、節能環保等方面的培養。2)學習領域的組成。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構建主要包含專業基礎課程與核心課程兩部分,其中基礎課程主要有機械基礎、機械制圖、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汽車構造、單片機與車載網絡技術、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核心課程有電動汽車高壓安全與防護、儲能裝置與管理系統檢修、電動汽車電子電力輔助系統檢修、純電動汽車結構與檢修及混合動力汽車結構與檢修。3)單元情景設計。學習領域及內容確定后,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教學法,采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將教授內容與真實工作相結合,設置案例、項目和任務。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根據授課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有助于學生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動手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5總結

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迅速發展促使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產生,構建好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本文主要闡述了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現狀,對高職類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進行分析與研究,有助于高職類新能源汽車專業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壯大。

參考文獻

[1]宮玉斌.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時代汽車,2017,(5):35-36.

[2]鄭毅,歐詠梅.基于典型工作任務,構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探討[J].科技論壇,2016,06.

[3]彭小紅.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求知導刊,2015.

[4]黎仕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鏈發展對策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175.

[5]許杰,龔福明.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類專業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2017,19(01):63-66.

作者:劉春科  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