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細絲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床研究
時間:2022-03-13 02:39:31
導語:微細絲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加工微小復雜零件為目標,對采用直徑0.02mm的微細電極絲進行數控電火花微精線切割加工技術及工藝研究,開發出了由微細絲走絲系統、細絲導向器和微精加工電源等構成的微細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系統,研制了具有無電阻防電解電源、高效、高精度、高表面質量的微細絲數控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
關鍵詞: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單向走絲;走絲系統;細絲導向器;微精加工
電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IT、精密模具、微型機械、醫療器械、化纖紡絲、儀器儀表等領域的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微精加工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多。采用微細絲進行小圓角、窄縫、窄槽及微細零件的微精加工的數控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因其具有切縫窄、精度高、可加工復雜形面和各種難加工材料等優勢,在微精機械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5]。國外設備制造企業都花費了大力氣進行細絲切割技術的研究,比如微細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機床可用直徑0.02mm的電極絲加工出外徑1.86mm、模數0.03、齒數60的微型齒輪,其加工精度可控制在1.0μm以下,表面粗糙度可達Ra0.2μm。但目前國內針對該項技術的研究力度還不夠,企業無相關產品,只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了一些實驗室內的研究。本文通過采用直徑0.02mm的微細電極絲進行數控電火花微精線切割加工技術及工藝研究,研制出具有無電阻防電解電源、高效、高精度和高表面質量的微細絲數控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目前,國內外通用的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采用的電極絲直徑均大于0.1mm。采用微細電極絲進行切割加工一直是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難題。由于微細電極絲的直徑越小,其所能承受的張力也越小[4],要實現正常切割并保證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對機械系統、走絲系統、高頻電源、檢測控制、抗干擾性能及工作液系統都提出了難度更高、更復雜的技術要求。因此,本文開發的微細絲數控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系統是以DK7632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為基礎,且為了實現超細電極絲即直徑0.02mm的微細電極絲放電切割,還專門開發了全新的走絲系統、細絲導向器和微精加工電源。
1新型微張力、恒張力、恒速走絲系統
本文采用的電極絲為TUNGSTENCUT-WIRETWS-20鎢切絲,其直徑為0.02mm、抗拉強度約157g(3850N/mm2),且彈性差、易拉斷。正常切割,就需對走絲系統提出很高的要求,如微張力、恒張力、恒速可調,而一般的帶磁粉離合器的走絲系統已不適合上述要求,為此本文新開發了一套走絲系統。在系統的加工界面中,操作者可在“運絲速度”一欄調節絲速,由計算機控制速度輪無極變速,使電極絲的走絲速度基本保持恒定。放絲速度的快慢由放絲輪給定,在重錘輪后面安裝有精密角位移傳感器,采集傳感器位置的變化信號,經反饋電路進行快速處理來控制放絲輪的速度快慢,使重錘輪的位置基本保持在中間位置,且使電極絲的張緊力與所配重錘的重量滿足一定的函數關系;同時需減小運絲系統整個輪系的阻尼,以實現電極絲的張緊力恒定控制。通過試驗發現,加工時的絲張力約保持為50g,這樣既保證了切割正常又不易斷絲。此外,需借助一個過渡輪將電極絲按“8”字形繞在聚氨脂輪上,由一個小壓輪壓住,這樣布置可避免原系統的電極絲在張力輪上的纏繞方式易產生溝槽的缺陷,使電極絲不易打滑,張力也更穩定。收絲輪用于纏繞經過加工區放電后的廢銅絲或廢鎢絲,由軟特性力矩電機SYL2.5驅動,需具有一定的拉緊力,使廢絲不會被拉斷,同時對走絲輪沒有影響。廢絲輪的前面是排絲輪,排絲輪在SD2.5交流伺服電機和凸輪傳動下實現往返運動,使廢絲在收絲輪上排列均勻。在重錘輪的下方設置有斷絲開關,電極絲斷,則切斷放電電源,同時走絲輪、放絲輪、排絲輪和收絲輪停止運轉。
2新型細絲導向器
導向器具有導絲、進電、供液三大功能。絕大部分的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其導向均采用整體封閉式金剛石圓導向器,電極絲在各個方向上的導向精度一致,同軸式噴嘴可承受高壓水的壓力,使放電間隙沖液更充分。但直徑0.02mm的微細電極絲,其彈性差、易斷,且彈性模量幾乎為零,與棉絲相當,如果采用過去的“插入”式穿絲方法則根本無法穿進整體封閉式金剛石圓導向器。為了保證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穿絲更方便及運絲穩定、精確,同時保證細絲切割時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開發了如圖2所示的新型細絲導向器。圖3是新型單方向窄縫敞開式細絲上、下導向器的示意圖。電極絲采用平移“掛入”的方法實現穿絲,非常方便、可靠。新型導向器的創新點在于采用帶錐臺的雙圓柱氧化鋯陶瓷棒,能對直徑0.02mm的微細電極絲進行定位,解決了整體V型導向底部圓角直徑≤0.02mm時無法加工的問題;還設計了三個圓柱形陶瓷棒壓板,使電極絲導向精度高、準確度好;為了適應電極絲“掛入”的要求,將噴嘴設計成“哈夫”結構,即穿絲時打開、加工時閉合,靈活方便。
3微精加工電源
納秒級超精脈沖電源是實現微細電火花脈沖放電的關鍵部件。因此,要實現微細加工,必需能提供超窄的納秒級的放電脈沖。同時,由于絲徑很細、放電間隙很小,如果無合適的主振控制策略,極易產生斷絲。本文采用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編制了較科學的主振控制策略,并根據適時放電狀況及歷史放電狀態,綜合決策當前適時放電脈沖的參數,實現了硬件級、脈沖級的脈沖參數自適應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斷絲概率;同時,還優化設計了微精加工電路,將全部微精加工電路濃縮于一塊功率板上,以提高抗干擾性能;采用高速同軸鍍銀放電線與加工間隙連接,以及進口大功率高速功率管及前置功放驅動器,實現小于20ns的功率脈沖的放大及傳輸,從而達到加工最佳表面粗糙度小于Ra0.1μm的技術指標。脈沖電源的結構框圖見圖4。控制脈沖電源的脈沖放電能量是實現微細電火花線切割加工的關鍵技術[1]。針對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的放電切割,本文對脈沖電源進行了改進。有別于針對粗加工大效率切割的納秒級超窄高峰值電流無電阻放電回路和針對精加工光潔度要求的可控RC充放電脈沖電源放電回路,本文增加了有阻分檔雙極性納秒級超窄超精脈沖電源回路,還對探測電流回路進行了改進,并經過大量加工試驗發現,放電效果良好、可控。同時,還依據超窄脈沖電源電路的放電狀態檢測電路,對納秒級脈沖電源進行自適應控制,使主振電路產生正確、有序的脈沖,使加工更穩定,不易斷絲。
4加工參數及加工實例
影響微細絲電火花線切割加工質量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對微細電極絲材料、張力、工作液種類、壓力、流量、電導率、微能量電源參數及微當量伺服進給等工藝參數進行系統研究,進一步優化運絲速度、張力、工作液流量和壓力、脈沖電源等微細絲切割工藝參數的影響與匹配。在工藝試驗研究基礎上,獲得了穩定、可靠、實用的微細絲切割功能。本文用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對厚度約1mm的不銹鋼板進行了加工試驗,探索高頻脈沖電源參數對加工效率及表面粗糙度的影響。4.1脈沖寬度對加工效率及表面粗糙度的影響由于微細絲電源主回路結構采用有阻分檔雙極性納秒級超窄超精脈沖電源回路,放電回路的電感L對電流的上升率起次要作用,若放電回路的限流電阻分檔固定,則脈沖電流峰值也分檔固定,這主要取決于供電電壓V及回路電阻R的參數。其中,回路電阻R為一個常量,供電電壓V一旦設定,也是一個常量,因而脈沖電流峰值分檔固定。放電能量隨著脈沖寬度成正比變化,即脈寬Ton越大、放電能量越大,加工效率也越高。當然,Ton的增大是有限制的,特別是對于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而言,當電流增大產生的瞬間熱量超過微細電極絲的承受能力時,就會發生斷絲。顯然,Ton越大,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也越大,但變化關系并非線性;當Ton較小時,加工表面粗糙度對此敏感度較大,當Ton大到一定量時,加工表面粗糙度漸趨穩定。4.2脈沖停歇對加工穩定性及加工效率的影響脈沖停歇Toff越小,放電頻率越高,平均放電能量越大,加工效率就越高。但如果脈沖停歇Toff太小,放電間隙恢復時間太短,放電期間產生的熱量得不到充分冷卻,將會增大斷絲概率。脈沖寬度Toff時間是幾十納秒~幾百納秒,脈沖停歇Toff時間則是幾微秒~幾十微秒,脈沖占空比達十倍以上。脈沖停歇Toff的少量變化將會引起平均加工電流較大幅度的變化,對加工效率隨之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往往在加工過程中將脈沖停歇Toff設置為一個較佳參數,較少改變。4.3供電電壓對加工效率及表面粗糙度的影響當Ton參數不變,僅改變供電電壓V的大小,即可改變脈沖電流峰值Ip的幅度,從而影響加工效率及加工表面粗糙度。因此在加工過程中,供電電壓必須恒定,為此設計了SCR可控硅三相橋式穩壓電路,以確保加工過程中的供電電壓穩定。此外,在精加工時,若要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值,除了減小脈沖寬度Ton以外,還可降低供電電壓V,以達到所需的加工表面粗糙度。4.4加工實例本文基于自制的微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進行了大量的工藝試驗及典型件加工,可切割厚度最高達到2.8mm,并在厚度為1mm的不銹鋼板上切割出最窄切縫0.023mm。加工所得實物見圖5。
5結束語
本文研制了具有無電阻防電解電源、高效、高精度、高表面質量的微細絲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可實現電極絲直徑為0.02mm的微細電極絲放電切割。該研究成果的關鍵技術如微細電源,還可應用于微細電火花小孔加工和微細電火花成形加工。總體而言,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的放電切割是極其復雜的系統過程,特別是針對各種復雜形面和各種難加工材料的加工,在保證一定效率的情況下,既要求切割精度又要求高光潔度,在控制系統的進給伺服控制方面如拐彎控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加工穩定性和加工效率等方面,國內外技術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因此,研究人員在未來還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多的工藝試驗,不斷完善直徑0.02mm微細電極絲的放電切割性能。
參考文獻:
[1]狄士春,黃瑞寧,遲關心,等.微細電火花線切割加工關鍵技術[J].機械工程學報,2006,42(1):221-226.
[2]李文卓,趙萬生,于云霞.微細電火花加工的關鍵技術分析[J].石油大學學報,2002,26(3):65-68.
[3]趙星,云乃彰,陳建寧.電火花線切割微細加工的實踐[C]//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專輯.重慶,2005:224-227.
[4]許慶平,朱寧,陸曉淳.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微細絲運絲張力系統的研究[J].電加工與模具,2012(5):37-40.
[5]王佑,奚學程,趙萬生.桌面式水平走絲微細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研制[J].電加工與模具,2012(4):49-52.
作者:劉斌 吳強 成哲 單位:蘇州電加工機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上一篇:機械數控加工編程技術探究
- 下一篇:數控機床結構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