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論文
時間:2022-03-30 09:25:42
導語: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家樂生活污水主要是農家樂餐館廚房在營業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旅客住宿時產生的洗浴及清洗旅店用品的洗滌污水。農家樂生活污水排放時間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其排放的污水與普通的生活污水相比,成分比較復雜,有機物含量也高,具有排放量大、消耗集中、水量水質變化大、污水含油量高等特點。
2農家樂生活污水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由于農家樂多位于環境優美的偏遠地區,且很多是山區,排水設施及管網鋪設很不完善。農家樂經營戶較為分散,且我國目前缺少對農家樂生活污水超標排放的硬性處罰規定,造成相關管理部門對農家樂生活污水排放的監督和管理困難,因此農家樂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現象嚴重。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戶常將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水體。這必然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危害:農家樂餐飲廢水由于含有大量動植物油,會形成油膜漂浮于水面,阻礙動植物生長,甚至誘發其死亡,從而引發水體富營養化,降低水體使用功能;若農家樂廢水直排至農田進行灌溉,大量的動植物油則會吸附在土壤表面,隔斷了土壤與大氣之間交換空氣的通道,對植被的生長極為不利;農家樂排放的生活污水往往集中,未及時滲入土壤的污水由于有機物含量高容易滋生病毒和細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威脅;景區的優美環境也勢必會因此受到影響,對于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阻礙。
3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概述
根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已有研究,農家樂生活污水的主要處理方法分為物理化學法、電化學法、生物法、自然生物處理技術及組合工藝處理法。
3.1物理化學法
物理化學法可有效去除農家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油脂,且物化法具有操作簡單、投資少、體積小的特點,因而在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中應用較廣。常用的物化法有混凝法和粗粒化法。
3.1.1混凝法
混凝法是通過在生活污水中投加混凝劑,在壓縮雙電層、電中和、吸附架橋、網捕卷掃的單獨或共同作用下,使膠體和懸浮粒子脫穩之后形成大的聚集體,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進而與水體分離被去除的過程。于金蓮等通過對混凝過程的研究得出:決定混凝劑用量的階段主要為破乳階段;廢水經混凝處理后,油、CODcr的去除率與原廢水中油、CODcr含量有關,污染物含量越高,去除率亦越高。因而其處理效果受水質影響較大,處理效果往往不穩定。不適合處理水質波動大,CODcr濃度高的農家樂生活污水。
3.1.2粗粒化法
粗粒化法是利用油、水兩相對聚結材料親和力相差較大的特性,使油粒截流在材料表面及空隙內并形成油膜,隨著油膜厚度的增大,在水力和浮力等的作用下油膜脫落合并聚結成較大的油粒。聚結后粒徑較大的油珠則易于從水中被分離。該法現常用于農家樂生活污水的預處理。
3.2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利用陽極材料氧化生成的金屬離子溶于水后與OH-生成多核羥基配合物,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因發生混凝作用而形成大的絮凝體;陰極則還原生成H2等氣體,通過氣浮作用帶動絮凝體上浮而被去除,同時電場可直接氧化去除廢水中的某些有機物。其優點是既可以作為單獨的處理工藝,又可以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形成復合處理工藝;優點是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設備小巧、易操作。缺點是耗能較多、成本很高。電化學法主要包括電凝聚法、微電解-電解法、脈沖電絮凝法等。Chen等釆用電凝聚法處理農家樂餐飲廢水,研究發現:進水pH值、電導率和電流密度不會影響污染物的去除率;實驗中污水的油脂去除率高于94%;且電凝聚法還能夠調節廢水的pH值。該法在電價低廉的地區有一定的適用性。
3.3微生物處理法
微生物處理是指利用厭氧或好氧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使廢水中有機污染物被降解的一種處理方法。生物法處理污水具有二次污染少、能耗低、可有效防止環境惡化、加強資源持續利用、保護生態平衡的優點。但農家樂生活污水在經過生物處理前宜進行簡單預處理。應用較廣的有生物接觸氧化法、SBR法。
3.3.1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實質是在曝氣池內按一定體積比設置填料,使曝氣池中的微生物與污水中有機污染廣泛接觸,從而提高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生物接觸氧化技術沒有污泥回流和污泥膨脹,有機污染物去除率高,兼有脫氮功效。該法耐沖擊負荷,甚至在間歇運行時處理效果仍然較好,操作相對簡單,運行方便,非常適用于農家樂餐飲廢水的集中處理。其缺點是占地面積大,填料易堵塞,填料堵塞后會導致布水、曝氣不均勻,影響其處理效果。
3.3.2SBR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技術。SBR運行過程中,各階段的運行時間、反應器內混合液體的變化及運行狀態都可以根據具體要求靈活調節。于金蓮等對SBR工藝處理餐飲廢水的最佳運行周期條件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BR工藝耐沖擊較強,工藝流程簡單,維護管理方便,可以實現自動控制;SBR法的缺點是進水、出水不聯系,脫氮除磷率低,單池的造價高,技術條件和運行維護方面要求較高。該工藝對于廢水排放量小,且場地受限制的鄉鎮農家樂經營戶不適用,較適用于農家樂餐飲廢水的集中處理。除上述兩種微生物處理方法外,不少學者也在研究微生物處理的其他方法,如蘇翔等研究了好氧填料床對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去除效果在較低曝氣量0.25m3/h情況下,出水CODCr、氨氮、SS、動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別為:86%、86.6%、87%、91%,出水均可達標排放。
3.4自然生物處理
自然生物處理就是把污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復合系統的物理、化學、生物學作用,既降解了有機污染物,又使污水中的水、肥資源得到回收利用的工藝技術。在遠離城市、市政污水管網不完善的農家樂經營區,采用自然生物處理技術,可節約資金,就地解決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應用最為廣泛的是人工濕地系統。人工濕地是在填充了不同粒徑填料的填料床上栽種成活率高、生長周期長、根系發達、美觀及具有經濟價值的水生植物,使廢水流經填料床時得到處理的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人工濕地在凈化污水的同時,提供了生物多樣性的存在條件,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此人工濕地在偏遠的農家樂經營區應用最為廣泛。人工濕地均屬于無動力系統,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維護管理簡單,且有一定觀賞、生態和經濟價值,使其在農家樂污水處理工程中擁有較大推廣優勢。陳俊敏等開展了人工濕地處理農家樂污水的研究,結果表明:人工蘆葦濕地對CODCr、BOD5、氨氮及SS的去除率分別達47.97%、51.35%、76.19%、30.77%以上,人工蘆葦濕地末端的出水水質可以穩定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界定的一級標準。但人工濕地需定期修剪植物,清洗或更換填料。且人工濕地占地面積大,系統抗沖擊性差,處理效果易受到進水負荷、外界氣溫、濕地基質性質和濕地植物種類等因素的影響。
3.5組合工藝處理技術
由于農家樂生活污水成分復雜,單一的物理法、化學法或生物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但運用物理生物化學法組合起來的處理工藝卻能克服單一方法的缺點。王建翔[15]以上海市某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為例,探討了化學強化絮凝+垂直潛流人工濕地組合工藝在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在人工濕地處理單元之前設置化學強化絮凝預處理單元,可以去除水中懸浮物,防止其在濕地中積累并導致人工濕地的堵塞;去除污水中的磷,以減緩濕地基質吸磷能力在短時間內飽和;削減人工濕地有機污染負荷,降低人工濕地的占地面積。結果表明,該組合工藝處理農家樂生活污水具有投資、運行費用低,管理維護簡單,適合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陸燕勤等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厭氧池+斜板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潛流型人工濕地作為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組合工藝,COD的去除率在96%以上,氨氮去除率在95%以上,磷去除率在85%以上,SS去除率在93%以上。組合工藝是新的發展方向。
4農家樂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展望
農家樂現已成為很多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其經營模式也已由單純的“餐飲”模式逐漸向“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模式轉變。產生的污水成分越來越接近普通生活污水,但較普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排放時間集中,農家樂經營戶分布較散,不易建設管網收集處理。因此,在偏遠的平原地區土地處理系統和人工濕地技術較為適用。這些地區的規模較大的農家樂經營點未來污水處理的發展方向是耗能少、投資低的自然處理系統及其組合處理工藝,投資少、操作靈活的地埋式一體化設備是偏遠平原地區規模較小的農家樂經營戶中污水處理的發展方向;在市政管網建設不完善的鄉鎮及偏遠山區,耗能少、操作簡單、占地面積小的多工藝組合的一體化處理設備已呈現出一定的市場需求,這也是該片區未來農家樂廢水處理的發展方向。
作者:馮換影王曉雪蔣紅賓黃燚彭靜博王法理鐘成華單位: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市南岸區環境監測站
- 上一篇:納米催化電解技術與污水處理論文
- 下一篇:馬路市場專項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