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體育論文:小議航空體育的現狀與形勢
時間:2022-01-29 08:50:14
導語:航空體育論文:小議航空體育的現狀與形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蕾芳工作單位:北京體育學院
航空體育運動開展的相對其他城市較早,但是同樣因為北京特有的首都地位和政治環境,航空體育運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約。由于航空體育運動的特殊性,使其對環境、天氣等外界因素要求較為苛刻,且有在兩會、國慶、奧運會期間等特殊時期內,禁止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進行各類體育廣告娛樂性飛行活動的政策性限制。因此,余下適合飛行的時間急劇減少,這對航空體育的發展特別是草根航空體育是非常不利的。據了解北京市現有航空體育運動俱樂部十一家,開展項目各不相同,有主打滑翔傘的、有專注輕型飛機,也有熱衷熱氣球飛行的,雖然開展項目各有特色,但是他們都渴望政府更大的支持、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更多的航空體育愛好者參與其中,使這個新興行業不斷注入新鮮血液,蓬勃發展。隨著我國《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的頒布,我國航空體育運動史又揭開了新的一頁,我國低空領域的開放,將為航空體育事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而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有序推進,對航空體育運動來說更可謂及時雨,草根航空體育如何借助國家低空空域改革的東風,在這新的契機和改革背景下,抓住有利時機增進自身的發展,開拓廣闊前景,這不僅是草根航空體育也是所有航空體育組織和個人要充分考慮和準備的。航空體育在中國是一個未開發的大市場,潛力非常大,為了促進航空體育事業的發展,在培養人才方面除了以正規的航校進行專門的培養訓練外,開展群眾性的航空體育運動也是一個重要途徑。民間各種飛行俱樂部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這種趨勢,無論出于什么目的,他們確實滿足了飛行愛好者學習駕駛飛上藍天的需求,也從客觀上促進了飛行運動在中國的普及。社會各界對于航空體育的認識正在得到積極改變,草根航空體育也在蓬勃的發展和壯大。有需求就有市場,航空體育業人士內普遍認為,民間對于飛天的渴望猶如暗行在地表以下的巖漿,等到一個合適的契機,將以磅礴之勢迸發。難以想象,如果政策允許,中國通用航空這塊蛋糕將是一只怎樣大的巨無霸。“航空體育產業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中國的天空有多大,這塊產業就有多大!”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張露新斬釘截鐵地說。
草根航空體育存在問題
草根航空體育組織面臨的問題雖然航空體育面臨著有利的改革機遇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也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草根航空體育運動,與體制內體育民間組織不同,草根航空體育組織的主要社會資源,包括人、財、物、信息、管理和相應的組織資源等,主要來自于市場和社會。其基礎在于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所帶來的民主化和廣泛的公民參與,其基本特征具有轉型時期典型的多樣性、自發性和隨意性,生存在體制默許的邊緣地帶。在政府控制著巨大社會資源的前提下,草根航空體育組織獲取資源的制度化渠道有限,由于大多數的體育草根組織處于“非法”狀態,因而從政府得到的體制性資源很少或者根本無法獲得來自于政府的資金、人力、組織網絡等各種有利資源。草根航空體育發展受限的政策原因草根航空體育發展受限的原因主要是政策上,而政策上的瓶頸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國家航空空域管理政策對空域開放的程度低;二是體育行政管理部門對航空體育運動重視程度不高,管理體制與模式不能有效滿足該項目廣泛依靠社會發展的需要。草根航空體育組織自身機制問題在運作機制上,草根航空體育組織盡管在形式上具有社團所應具備的內部組織構架,但其運作只為辦事機構的少數人操作,不存在權威有效的權力機構和科學民主的決策機構,更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它既沒有國家的資金投入和支持,也沒有形成相對規范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發展模式,缺乏規范的準入標準和飛行教學,行業準入標準也不盡完善和健全,往往給世人呈現出游兵散勇的印象,大眾對航空體育運動的了解缺乏整體和全面的認識。由于航空體育的雙重特性,它的發展對于社會資源、對于地方政府的依賴,比其他體育項目要強。從事航空體育的運動員里,除了跳傘是國家隊以外,剩余的幾乎都是草根來自社會各行各業,連半專業運動員都不算。“同為冠軍,不同禮遇”現象的背后國家對航空體育投入和重視不足,表現在很多方面,最明顯的區別是與國家的金牌戰略的運動項目相比,金牌戰略的運動員們由國家出資培養訓練,一旦拿到世界冠軍,大到國家,小到各級政府都會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獎勵,可是作為本身就非奧運項目的航空體育運動來說,所受的關注和支持就微乎其微,據了解09年6月份在克羅地亞舉辦的第五屆世界滑翔傘錦標賽中,北京某航空運動俱樂部個人會員張樹鵬以優異的成績勇奪(定點)冠軍,實現了中國航空體育運動在世界滑翔傘比賽中該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這是零的突破,可遠不如其他固定奪金項目的金牌累積。同樣冠軍,不同禮遇,這也揭示了草根航空體育發展的尷尬。草根航空體育發展受限的社會原因草根航空體育組織發展受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宣傳、扶持力度不夠。現階段我國舉辦或承辦的賽事產業化程度相對較弱:賽事質量、水平還不能達到高觀賞性的品牌賽事的要求;賽事無型資產難以形成品牌,不易得到市場認可;贊助商往往忽視航空體育這個潛在市場,或因缺乏媒體的關注不能達到贊助商的預期宣傳效果等問題使航空體育賽事鮮為人知。近年來,社會上對草根體育社團在體育事業以及全面健身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認識,但總體而言,對于體育類的民間組織、特別是對體育類草根的宣傳和政策扶持力度還很不夠。同為冠軍,不同禮遇就是鮮明的例子。航空體育發展一方面需要國家的投入和扶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利用民間資本,走社會化、產業化道路,帶動航空體育的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草根航空體育產業的未來
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的有序推進和進行,政府日漸增進的支持,航空體育運動產業也將獲得新的生機,推廣其產業和開發其市場,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推動這項運動在社會中的影響,帶動相關領域的發展。
雖然草根航空體育的生存和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喜憂參半,兩者并存于其前進的道路中,但是機遇大于挑戰,國家正在推進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將為我國航空體育事業開辟更大的發展空間。草根航空體育組織的生成和發展的背后,是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壯大、社會活動自組織能力的提升和城市社會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實踐的必然結果。同時,中國草根航空體育組織面臨社會合法性與法律合法性沖突,生存在體制默許的邊緣地帶,從中國的”權威主義,政治體制出發,提出”行政吸納’的政策建議。用好現有的各項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措施,拉長航空運動產業鏈條,加快相關產業發展,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促進航空運動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北京航空體育產業的發展,將可優化北京的產業結構,均衡北京產業布局,豐富北京的旅游元素,提升北京的體育文化,增加就業機會。航空體育上下游的產業鏈,將帶動相關會展業、制造業、傳媒廣告業、餐飲住宿業、信息服務業等行業的經濟增長,以及空中旅游、飛行執照培訓、私人飛行等通用航空業務發展。總之,航空體育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加強領導,從政策措施上鼓勵、發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支持。國家不僅要興辦營利性的航空體育組織,對非營利性航空體育組織,特別是草根航空體育組織,更應該列入鼓勵和支持的范疇。各級體育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安排資金,鼓勵和支持體育類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開展航空體育的研究、推廣、宣傳、培訓和咨詢等服務,為體育類民間組織開辟多種發展渠道,促進航空體育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