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
時間:2022-09-10 10:44:04
導語:淺議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中,臨空經濟比較常見,該種經濟發展模式受到人們的高度認可,通過臨空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經濟做出巨大貢獻,不僅可以帶動稅收增長,還可以促進人員就業,有效促進了地區的經濟發展進程。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臨空經濟是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區域發展模式的有效創新途徑。文章對臨空經濟進行了概述,分析了臨空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提出了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希望對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各行各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發展需要充分利用航空港,加快臨空經濟的發展速度。針對臨空經濟區進行全面建設,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對相關企業進行集合,國家方面應該對此給予大力支持,不僅要在資金方面進行扶持,還應該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通過產業集聚,有利于實現臨空經濟的增長。
一、臨空經濟的概述
(一)臨空經濟的內涵。臨空經濟是隨著航空港的發展而形成的,主要以航空運輸為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概念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地理位置方面的概念。對于臨空經濟來說,需要以航空港為基礎,在臨空經濟發展過程中,航空港的規模、定位功能以及資源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第二,產業概念。對于臨空產業而言,根據產業角度來分析,主要指的是航空港利用自身的優勢與機場進行有效結合,使得相關產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在臨空經濟中,臨空產業占據著核心地位。第三,經濟概念。對于臨空經濟而言,屬于一種經濟現象,在其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經濟發展規律,并且在航空港的影響下對其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經濟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二)臨空經濟的類型。根據臨空經濟區的實際情況來看,臨空經濟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綜合樞紐導向型。在航空港中,具有完善的功能對相關產業進行了集聚,依靠與周邊基礎設施,使得航空樞紐服務得到進一步提升,加快了商務以及生活服務的發展。第二,航空制造業驅動型,在臨空經濟發展中,主要以飛機裝配制造為技術建設了航空制造產業鏈,在產業鏈的組成中,參與單位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使生產的產品能夠規模化發展。第三,區域資源環境導向型,在臨空經濟產業區中,經過資源合理配置,能夠對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再經過區域產業的領空化,促進了區域產業的一體化發展進程。
二、臨空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產業結構有待優化。現階段,根據我國已經形成的臨空經濟區來看其產業結構,以傳統產業為主,未能夠對領空方面的元素進行充分融入,處于規劃階段,這樣不能夠完全顯示出臨空經濟的特點,也會影響臨空經濟的發展。在臨空經濟域內,由于產業結構相對傳統,使土地資源更加緊張,進而增加產業結構與土地資源之間的沖突,比如說,在我國青島臨空經濟區中,以冶金、水泥、機械等行業為主,這些產業以海港物流為主,不能夠充分發揮航空物流的優勢。與傳統企業相比較,臨空偏好型企業與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尤其在運輸方面以及資源環境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由于未能夠協調好產業結構,所以制約了臨空經濟的發展。(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雖然我國在臨空經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臨空經濟建設也初具規模,不過,依然需要在產業發展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針對生活服務方面的產業應該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確保臨空經濟區能夠成為綜合性的經濟體。但是,根據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相關設施并不完善,無法成為綜合性的臨空經濟區。比如天津臨空產業區由于市區交通之間的銜接性不夠理想,使得臨空產業區不能夠全面依賴于濱海新區以及天津市的相關產業。(三)臨空經濟區的創新力不足在臨空經濟發展中,人才是實現經濟發展的關鍵,但是,根據我國現階段民航教育現狀來看,在學科設置方面還未能夠與臨空產業進行有效對接。不僅如此,在臨空經濟區中,現有的高層次人才比較缺失,其吸引力相對不足,不能夠充分吸引高端人才的進入,這樣也會對臨空經濟區的進一步發展帶來阻礙。
三、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臨空經濟的發展要素。近些年,隨著國際航空樞紐的不斷建設,進一步加快了臨空經濟發展速度,臨空樞紐的周邊也逐漸發展成為區域核心增長極。經過這樣的發展,腹地經濟能夠與臨空經濟進行有效互動,還可以將新的生產要素融入在腹地經濟發展中,特別是經過速度、時間方面的生產要素以及消費要素的融入,進一步推動了航空樞紐附近的經濟發展,使其規模也不斷擴大。國際化經營環境十分齊全的情況下,可以使臨空經濟以及腹地經濟形成更多的生產要素。經過新的生產要素的集合,會使人力資本結構等發生相應的變化,也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這樣可以使所在地的要素稟賦結構以及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不管是資本密集的產業,又或者是技術密集的產業,都會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變化也會隨之而來,承接更多的國際產業,在相關企業中,不僅會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產品的加工可以由低端轉向高端,從而使本地具有較多上市公司,有利于擴大當地的生產經營規模,促進經營主體的多元化發展,提升市場經濟發展速度。所以,為了發展臨空經濟,需要在微觀上調整腹地經濟要素,提升區域的資本化水平,優化產業結構,使得腹地經濟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力。(二)臨空經濟和區域發展產業耦合。在國際航空樞紐呈現了高速發展趨勢的情況下,為航空樞紐方面的配套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航空維修、航空服務、航空制造、航空物流等等,在這樣的環境下,腹地企業可以為航空產業提供相應的配套產品以及外延服務等,使區域和其他的企業進行有效合作,針對航空產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在較短時間內可以實現區域企業的快速發展,不管是管理水平,還是生產制造水平都能夠得到顯著提升,逐漸朝著國際化市場邁進。除此之外,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可以為航空產業堅守較多的成本,信息交互速度及效率都會得到提升,并且提升了信息的準確性,加大了信息的傳播范圍,這樣可以使航空產業理念得到進一步創新,實現生產技術的新發展,在全球價值鏈中都能夠占有一席之地,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區域特殊產業的鎖定效應,從而使得腹地產業進入國際市場實現自身的新發展。所以,根據航空樞紐發展實際現狀,應該實現臨空經濟與腹地經濟進行有效的產業互動,除了要進行產業鏈耦合,還應該進行產業之間的耦合,實現產業環境的耦合,進入實現國際意義上的產業耦合,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也為當地老百姓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三)加快區域稅收以及就業增長。在我國經濟結構中,航空港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可以增加航空產業的產出,有利于帶動更多的就業人員,促進當地消費,增加財政收入,也就是說,通過國際航空港的建設以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可以使航空港劇有較多的功能(詳情見圖1)。在航空港中,可以設置保稅區、商務區、出口加工區、跨境電子貿易區等等,有效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還能帶動區域經濟收入,減少人口就業壓力。通過對就業人口提升薪資待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消費,發揮了經濟輻射作用以及經濟擴散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擴大經濟增長范圍。當臨空產業園完成建設后,需要對園中的企業進行高度集聚,使得各企業充分實現資源共享,這樣能夠促進企業之間的交流,還可以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四、結語綜上所述,在臨空經濟中,對人力、物力、信息等進行了有效結合,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通過臨空經濟區的建設,能夠對城市經濟發展產生輻射作用,還可以對社會結構進行優化,并且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以及空間資源,因此,實現臨空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郝米嘉.淺談構建臨空經濟區對于區域文化和經濟發展的意義[J].美與時代(上),2014(05):24-26.
[2]王欣然.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臨空經濟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30):17-19.
[3]王紅.鄭州航空港區臨空經濟與航空物流協同發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08):82-83.
[4]付京.臨空經濟發展淺談[J].民航管理,2019(10):82-86.
作者:王坤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信貸+保險對蒙頂山茶的作用研究
- 下一篇:政策性農業保險完善措施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