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06 03:13:33

導語: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研究

[摘要]軍隊院校對人才培養要將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航空火控專業作為技術性較強的特色專業,很長一段時間的建設重點都是在完善專業知識架構,對素質目標研究不深入。通過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在全面分析軍隊院校思政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完成了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通過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教員思政能力、梳理構建思政圖譜、靈活教學方法手段和加強學員情感交流五個方面總結了一些適合軍隊院校課程思政改革的方法。

[關鍵詞]軍隊院校;航空火控;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廣泛開展思政教育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一直以來,軍隊院校通過開設政治理論課程系統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了更好地落實總書記“三全”育人的指示精神,軍隊院校應扎實推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軍隊院校培養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軍事人才的堡壘作用,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貢獻力量。

一、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淺析

軍隊院校要求學員既要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又要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在校期間通過系統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養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能打必勝的精神,并在長期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形成具有軍校特色的政治教育方法和制度。

(一)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軍隊院校教育的首要原則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院校的教學工作應把思想政治教育建設擺在首位。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學員的政治素養,以滿足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的政治要求。

(二)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軍隊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政治理論學習,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要求開設思政課程,幫助學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形勢政策教育,主要是開拓學員眼界,了解國內外大事、國家安全形勢,牢固樹立打仗思想。三是經常性思想教育,主要針對學員現實的思想問題而進行的日常教育,通過主題教育、黨團活動、個別談心等形式聚焦思政熱點、貼近學員實際、解決現實問題。這三個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課堂政治課與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互為補充、配合開展。

(三)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趨勢

2018年9月,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軍隊院校應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使立德樹人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使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基層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構建軍隊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新格局。

二、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思路

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改革是保證航空火控專業課程原本的知識和能力目標不變的前提下,積極探索或尋求在素質目標上的進一步突破。在分析對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初步形成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路。以“展現課程魅力、激發學習熱情、樹立遠大理想”為切入點,根據每節課的具體情況滲透愛崗、敬業、責任、奉獻、創新等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點滴間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全面更新教學理念

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員要打破以往教學中形成的固有的專業教學思維,要時刻保持動態更新教學理念的思想準備。首先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教員的任務,專業教員只需要對學員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就可以的教學理念。其次要打破課程思政孤軍奮戰的教學理念。對于一個專業來說,課程思政改革要有主、有次、有序推進,避免各自為政打亂仗的現象發生。第三要打破課程思政方法拿來主義的教學理念。我們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過程中要時刻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政元素融入。最后還需要打破“課程思政”一勞永逸的教學理念,思政元素融合不是一次性工作,需要與時俱進,動態更新,不斷地充實和完善方能達到最佳效果。

(二)認真搞好學情分析

從目前本專業承擔的教學任務情況來看,本專業主要培訓層次為生長干部任職教育學員和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員。這兩類學員從教育類型來看,前者屬于學歷教育,后者屬于任職教育;從教育層次來看,前者屬于本科教育,后者屬于專科教育;從崗位情況來看,前者沒有崗位任職經驗,后者具備崗位任職經驗。而這些是從宏觀上對不同層次的學員進行分析。除此之外,還應發揮專業課程教學小班化的特點,盡可能對學員個體有所了解。選取的思政元素要以學員身邊的、關注的、現實的問題為切入點,確保選取的思政元素直擊學員內心,形成共鳴。還要結合學員任職崗位情況,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引導學員深入思考,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

(三)深度挖掘思政元素

航空火控專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且具有實戰化特點的專業。通過設置不同類型的課程,不僅要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培養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同時應該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塑造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戰斗精神等飽含責任心和榮譽感的任職情感。通過專業知識內容體系的學習和任職崗位履職能力的實踐兩方面對思政元素深入拓展。除了尋找能夠與本專業緊密結合或者聯系密切的思政理論和原理外,還可以通過情感、創新、價值觀這些隱性但又十分重要的育人要素,培育學員好學、能學和善學的學習精神,將任職情感和學習精神進行優化組合、有機融合、確保,達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的。

三、航空火控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

航空專業課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其目的是潛移默化地使學員真實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以專業的視角汲取思政教育。在梳理改革思路的基礎上,使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落地生根應該從專業頂層設計、教員思政能力和教學方法手段三方面入手。

(一)完善人才培養方案

課程思政改革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補充、修改及完善是為了從頂層設計中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行引導與規范,從而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融合。“思政味”要體現在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中,而且要貼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建立知識傳授向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多維度聯系。以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確定專業層面的人才總體培養目標,有效加強教學頂層設計思政引導,從而實現全部專業課程對專業思政元素的系統梳理。建立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聯動效應,全面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二)提升教員思政能力

眾所周知,專業教員是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導,專業教員思政能力的高低對“課程思政”改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思政教學改革的效果。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思政素養好的教師隊伍,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至關重要。軍隊院校應發揮自己的特有優勢,有效提升專業教員的思政能力,促進課程思政改革落地生根。開展課程思政改革的首要任務是通過教員自我武裝,促進教員自身的道德修養及思政能力的雙提升。道德修養和思政能力不是天生的,是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獲得的。專業課教員要在系統學習、領會和掌握思想政治基本理論,從中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要求和規范表述,并做到學以致教、教以促學,提高運用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梳理構建思政圖譜

課程思政元素不應該一成不變,也不應該天馬行空,而是要實現全面覆蓋。這就需要針對課程特點構建思政圖譜,通過構建思政圖譜較為直觀地展示思政元素與知識點的對應關系,既避免了思政元素選取單一,引起學員思想反感的情況,又避免了思政元素選取漫無邊際,無法引起學員思想共鳴的情況。思政圖譜構建主要完成知識架構和思政架構的深度融合。根據課程標準整理出每節課的重點、難點及考點,在此基礎上對這些內容進行梳理分析,歸納涉及的思政元素,最后將內容重復、超出認知范圍的思政元素進行剔除,確保每節課有1~2個思政點,并將這些知識點和思政點按照可視化表格的模式進行整理完善,完成思政圖譜的構建。(四)靈活教學方法手段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體現了這個時代對教育的需求,教學方法既要傳承又要創新。專業內容融入思政元素通常是案例式、啟發性、反思型的教學方法更加容易開展。如用學員身邊熟悉的先進人物案例引導,可以引起學員的共鳴,激發學員的事業心與責任感。我們還要善于應用互聯網信息化資源,如思政內容在慕課、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的體現,在拓展學員視野的同時,符合年輕人的特點,增強學習的趣味性。通過使用互聯網交流工具,使教員與學員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從另一方面增加對課程學習的熱情。靈活融合課內外資源、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教學,進一步拓寬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視野。

(五)加強學員情感交流

無論是思政教育還是課堂教學,都屬于改造人思想的活動,其難度不言而喻。軍隊院校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很多專業教員只是“匆匆過客”,授課與聽課都為了應付考試。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專業知識的灌輸,與學生缺乏交流,更不用提思想和心靈的溝通。課程思政要有溫度,就必須加強與學員的情感交流,了解學員的思想動態,打開學員的思想之門,完成課程思政入腦入心,潤物無聲。

四、結語

軍隊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目前正處于廣泛發動、積極探索的階段。要想更好地完成軍隊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需要政府持續支持引導,專家精心提煉總結、教員努力探索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將課程思政有效落實,完成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楊躍,匡曼玉.論教師教育者的核心專業素養及其培育[J].現代教育管理,2020(1).

[3]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

[4]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7).

[5]高德毅,宗愛東.課程思政:有效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6]馬秋麗.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理性提升的困境及化解[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6).

[7]林健.新工科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和課程建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

作者:楊明緒 李林 程春華 單位:海軍航空大學青島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