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急救護理論文

時間:2022-01-22 04:40:00

導語:新生兒窒息急救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生兒窒息急救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我院于2008年1月-2008年6月共出生1551名新生兒,發生輕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3例;其中男嬰10例,女嬰7例。經復蘇全部存活,未出現并發癥。

1.2急救方法

1.2.1清理呼吸道首先在胎頭娩出、胎肩未娩出之前接生人員用手擠凈鼻咽部粘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接著用備好的紗布清理口腔內的分泌物和羊水。在斷臍的同時,搶救人員在新生兒第一次呼吸之前,用吸痰管或電動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咽部等呼吸道內的粘液和羊水。新生兒體位取仰臥位,頭略向后仰,頸輕度后伸。搶救時,應注意保暖,因為所有新生兒都容易丟失熱量而受抑制,處于窒息狀態下的新生兒其調節功能不穩定,更容易成低溫狀態。低溫會導致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及酸中毒,妨礙有效的復蘇[2]。娩出后應迅速擦干全身皮膚,減少蒸發散熱,有條件的最好在遠紅外線輻射臺上進行復蘇,溫度調至37-38℃,它能保持新生兒恒定的正常體溫。

1.2.2刺激自主呼吸如果呼吸道通暢后仍無呼吸,應立即促進自主呼吸,可快速摩擦背部,如果仍無呼吸,應立即按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搶救。

1.2.3人工呼吸輕度窒息處理無效或開始即為重度窒息者,在患兒呼吸道通暢后即給口對口人工呼吸。取一塊無菌紗布,覆蓋在患兒口鼻部,搶救者將患兒頸部托起,頭部后仰,另一手輕壓腹部,防止氣體進人胃部,將口對準患兒口鼻部輕輕向內吹氣,用力要均勻,不可過大,當患兒腹部微微隆起時停止吹氣,放在腹部的手輕壓腹部,協助氣體排出。如此一吹一壓20-30次/分,每做4次人工呼吸,給胸外心臟按摩一次,至患兒建立自主呼吸為止。

1.2.4胸外心臟按摩如心率少于60次/分或心跳停止,應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摩。兩手指按壓胸骨下1/3,如新生兒小,也可用兩個拇指重疊在一起,按壓深度為1.5-2cm,頻率為120次/分。經上述搶救,多數患兒能在短期內建立自主呼吸,然后給氧吸人。

1.2.5氣管插管氣管內插管的指征為:有羊水胎糞吸人需吸凈者;重度窒息需要較長時間加壓給氧人工呼吸者,或是極低出生體重兒;經人工呼吸胸廓不擴張或者仍然紫紺;需要氣管內給藥;擬診隔疝兒[3]。如有以上指證者,則采取氣管插管。

1.2.6藥物治療如果吸氧后心率仍少于80次/分,給1:1000腎上腺素0.5-1m1臍靜脈注射。窒息后無氧代謝易發生酸中毒,常用5%碳酸氫鈉按3-5ml/kg臍靜脈注射,用等量葡萄糖或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注射。

2護理

2.1復蘇方法按ABCDE復蘇方案。A是保持呼吸道暢通,是搶救的根本。B是建立呼吸,是搶救的關鍵。C是維持循環,保證足夠的心輸出量。D是藥物治療。E是評價。

2.2分娩前搶救準備工作由宮內窘迫所致窒息者,應在胎兒娩出前就做好搶救準備工作。搶救準備包括人員、遠紅外線輻射保暖臺、氧氣、吸痰管、復蘇器、喉鏡、氣管導管等儀器設備及復蘇所需藥物,注意藥物劑量及其他提示亦應貼在急救臺旁,以供快速參考。搶救要及時,動作要迅速、準確,避免損傷患兒,應熟悉急救藥品的用法、濃度、劑量。

2.3保暖新生兒出生時室溫比宮內溫度低,體溫明顯下降,加之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夠完善,新生兒寒冷時通過增加氧耗來提高代謝,增加產熱。最好把新生兒放人溫箱中,使患兒體溫維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溫度,同時應做好皮膚及眼部護理,給患兒取側臥位,有利于口腔粘液流出。

2.4觀察病情注意患兒面色、哭聲、呼吸、心率、嘔吐物、大小便等情況,如果出現煩燥而顫抖的尖聲哭叫并有難產或分娩損傷者,常提示顱內損傷;加之前囪飽滿,瞳孔不等大,提示顱內出血。如出現哭聲弱,呻吟狀伴有面色發紺、呼吸急促、心音弱、四肢抽搐,應提示有心肺功能異常可能。如出現以上癥狀應立即報告醫生,積極配合醫生一同搶救。護士應細心觀察,根據患兒哭聲原因給予處理,常能挽救新生兒生命。

2.5繼續吸氧新生兒復蘇后24h內,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窒息,所以需專人護理,給氧至皮膚紅潤,呼吸平穩后30分鐘。注意給氧時取側臥位,防止口鼻粘液及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再度引起窒息或并發肺炎。

2.6預防顱內出血給抗生素預防感染,給維生素K1預防顱內出血。同時盡量避免搬動患兒,注意動作要輕柔,可在床上進行新生兒油浴或擦浴[4]。

2.7喂養窒息患兒應酌情延遲開奶時間,重癥患兒適當考慮縮短靜脈營養時間,盡早開始胃腸內喂養以補充營養。復蘇的新生兒應延期哺奶,以免嘔吐。嚴密觀察患兒輸液滴速及入量,同時對患兒母親做好母乳喂養的宣傳和指導工作。

2.8預防院內感染病室內定時做好通風換氣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探視,加強對患兒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避免院內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茍文麗,昊連方.分娩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M],2003;378-383.

[2]劉陶,王以新,王惠.新生兒復蘇進展.中國醫刊,2002,37(5):2931.

[3]金漢珍,黃德氓,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M],2003:400-405.

[4]石樹中,圍產醫護人員必須掌握新法復蘇.中華圍產醫學雜志[J],1999,2(11):56-57.

【關鍵詞】新生兒窒息復蘇急救護理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因缺氧發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環障礙,其發生率5-6%,是圍產期小兒死亡和導致傷殘的重要原因。凡影響母體與胎兒間血液和氣體交換的原因,都可引起胎兒發生宮內缺氧、宮內窘迫,出生1分鐘無呼吸、僅有心跳,從而引起呼吸衰竭及一系列并發癥[1]。因此,成功搶救窒息兒,可有效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提高新生兒日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