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窒息搶救論文
時間:2022-02-28 05:31:00
導語:新生兒窒息搶救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總結我院產科2006年5月~2008年5月活產新生兒2010例,窒息兒126例,窒息發生率6.27%,其中,剖宮產18例,胎吸8例,宮內窘迫22例,正常分娩78例。重度窒息20例,占窒息總人數的15.87%。對輕度窒息兒給予清理呼吸道、觸覺刺激和常壓給氧后很快恢復正常,對羊水Ⅲ度糞染及重度窒息兒則給早期氣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正壓給氧部分配合胸外按壓或藥物等搶救。經積極搶救,精心護理,96例治愈,28例轉新生兒科,死亡2例。妊高征合并胎盤早剝新生兒娩出重度窒息死亡1例,臍帶脫垂死亡1例。
1.2窒息診斷標準
可按新生兒生后1min內Apgar評分法來衡量窒息的輕重程度。4~7分為輕度窒息,0~3分為重度窒息[2]。如生后1min評8~10分,數分鐘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也屬窒息。
2搶救措施
按ABCDE步驟進行復蘇。
2.1迅速開放氣道,保持呼吸道通暢
胎頭娩出后,不要急于娩出前肩,接生者用左手自鼻根向下擠壓擠出口鼻內的黏液和羊水,應用吸球迅速清除口、咽、鼻、喉器官中的黏液等異物,斷臍后用消毒毛巾擦干嬰兒全身,置復溫臺保暖。并迅速擺好體位(頭略后伸,肩部墊高2~3cm),輕度窒息盡快用嬰兒吸痰器吸凈口腔、咽喉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注意電動吸痰負壓不超過13.3kPa,抽吸時動作輕柔,邊吸邊前后左右轉動,每次的抽吸時間不超過10s直到吸干凈為止[3]。羊水混胎便或重度窒息者,可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在直視下清理呼吸道,防止胎糞吸入致吸入性肺炎。
2.2觸覺刺激,促進呼吸的建立
清理呼吸道后仍無自主呼吸,可采取用手輕彈新生兒足底,用手在腰背部沿身體長軸快速、輕柔地摩擦嬰兒皮膚1~2次等方法誘發呼吸,仍無效者或雖有自主呼吸,但不充分,心率仍<100次/min者,立即使用氣囊面罩加壓給氧人工呼吸。注意選擇合適的面罩,以能罩住上下頜尖、口及鼻為宜,面罩緊貼面部,先放于頜下緣然后再蓋沒鼻子,一般壓力為2.94~3.92kPa,流量5L/min,給氧濃度60%~80%,頻率40次/min。
2.3恢復循環
有效正壓通氣30s后,患兒仍未復蘇,心率仍小于80次/min且無上升趨勢,應給予胸外心臟按壓,以保證充足的心搏出量。可采用雙指按壓法,按壓部位為胸骨中下1/3處,壓迫胸骨下陷1.5~2.0cm,按壓頻率為100~120次/min每按壓3次,正壓通氣1次,按壓心臟30s后,心率>100次/min,出現自主呼吸、皮膚轉紅后,停止加壓繼以面罩給氧,此時應逐漸降低吸氧濃度,直到呼吸空氣時皮膚紅潤后停止給氧。如果停氧又出現青紫,再給予能保持皮膚紅潤的最低氧濃度,以免引起氧中毒。本組重度窒息20例,通過以上處理復蘇成功12例。
2.4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很少使用藥物,藥物治療包括腎上腺素、血容量擴充劑和碳酸氫鈉,臍靜脈是最好的給藥途徑。嚴重窒息注意保留臍帶6cm以上。當沒有靜脈通路時,氣管內導管是給腎上腺素最容易的途徑。重度窒息者經用100%氧適當通氣和胸部按壓30s后心率仍低于60次/min時,可用1∶10000腎上腺素(0.1~0.3)ml/kg,臍靜脈推注或氣管內注入。5min后可重復1次。母親產前4~6h用過鎮痛藥或麻醉藥致新生兒呼吸抑制時,可用納洛酮0.1mg/kg,臍靜脈推注或氣管內注入,對于加壓給氧后仍有呼吸抑制、心率慢、肌張力差和代謝酸中毒者,用5%碳酸氫鈉3~5ml/kg加25%葡萄糖液10ml臍靜脈緩慢推注。
2.5評價
復蘇過程中,每操作一步的同時,均要評估患兒呼吸、心率和皮膚,然后決定下一步操作。對于窒息嚴重,新生兒情況較差者每5~10分鐘按上述標準再評,直到總分>7分為止,或在嬰兒窒息期內每隔2~4小時重評1次,直到24h。3護理
3.1搶救前的準備
了解病史,嚴密觀察產程變化,產房備齊急救藥品及器械,藥品及器材處于備用狀態,紅外線輻射臺預熱,一次性用物拆包備用,估計有重度窒息發生時,通知兒科醫生進產房參加搶救[4]。
3.2搶救要點
在復蘇過程中,動作要迅速,技術要熟練,操作要輕柔,盡量避免創傷,每一項操作做到及時、準確、無誤。
3.3提高助產技術
接產時注意胎頭娩出后,胎肩、軀干不要急于娩出,盡量緩慢用左手自鼻向下將羊水、黏液擠出,清理呼吸道,在呼吸道分泌物未吸凈前,切忌刺激啼哭。
3.4保暖
整個復蘇過程中必須進行保暖。新生兒娩出后立即置于預熱的遠紅外線搶救臺上,并用溫熱干毛巾擦干頭部及全身,以防止熱量丟失。
3.5加強監護
復蘇后除密切監測體溫、心率、呼吸外,還要嚴密觀察意識、瞳孔、前囟門張力、肌張力、抽搐、吸吮反射、尿量、皮膚顏色及窒息所致的各系統癥狀等變化,并注意輸液速度及不良反應,認真做好護理記錄。
3.6哺乳
窒息復蘇新生兒哺乳時間應適當推遲至24~48h,喂奶后取側臥位,避免移動,防止嘔吐。
4體會
臨產后隨宮縮出現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一些潛在的危險往往在此時表現出來,尤其是高危產婦臨產后動態觀察產程圖,及時了解宮口擴張及胎先露下降情況,產程長特別是潛伏期延長,使孕婦處于極度疲勞狀態,加之可能出現的相對性頭盆不稱,以致胎兒受壓,胎兒缺氧,產程延長使胎兒承受缺血缺氧的時間延長,最終將導致不可逆性缺氧而發生新生兒窒息。宮縮過強宮腔壓力急劇升高也可導致胎兒急性缺氧,胎膜破裂后注意羊水性狀,有無臍帶脫垂,嚴格掌握催產素催產的指征及劑量,需要時應專人守護觀察[5]。
新生兒窒息復蘇的關鍵是迅速糾正缺氧[6],做到早預防、早判斷、早復蘇。同一組復蘇人員必須配合默契。操作迅速、準確無誤、熟練掌握每一項操作,根據新生兒窒息嚴重程度,均采取ABCDE復蘇方案,其中,A是根本,B是關鍵,評估貫穿整個復蘇過程。呼吸、心率、皮膚顏色是窒息復蘇的三大指標,并遵循評估→決策→措施→再評估→再決策→再措施程序,如此循環往復,直到完成復蘇,對重度窒息患兒及時轉NICU治療。本組126例新生兒窒息患兒嚴格按照ABCDE步驟進行復蘇,其中98例經過AB步驟即可復蘇,20例經過ABC步驟可復蘇,8例經過ABCD步驟,29例轉NICU治療。復蘇后嚴密觀察病情、精心護理、積極治療,從而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王得智,徐蘊華,陳自勵.胎兒窘迫與宮內復蘇新生兒窒息診斷與急救[J].中華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1):3.
[2]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338-358.
[3]陳自勵.新生兒窒息的現代概念和診斷治療進展[J].中華實用兒科雜志,2000,15(5):307-310.
[論文關鍵詞]新生兒窒息;復蘇;護理
[論文摘要]目的:更好地認識新生兒窒息的護理診斷與搶救措施,提高新生兒窒息搶救成功率。方法:對2006~2008年分娩的126例窒息新生兒復蘇方法及復蘇效果進行觀察,其中,輕度窒息106例,重度窒息20例。結果:經過及時搶救和恰當的護理,治愈96例,轉新生兒科28例。死亡2例。結論:采取有效助產技術與恰當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阻止新生兒窒息而導致的不良后果,快、穩、準的復蘇技術及復蘇后全面細致的護理可減少并發癥,提高新生兒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