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教育中自主學習應用探究論文

時間:2022-03-04 04:01:00

導語:兒科護理教育中自主學習應用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科護理教育中自主學習應用探究論文

1自主學習的涵義及特征

對于自主學習的涵義,國內外研究者所持觀點不盡相同。20世紀90年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有Zimmer-man[1]提出:當學生在元認知、動機、行為3個方面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時,其學習就是自主的。在元認知方面,自主學習的學生能夠對學習過程的不同階段進行計劃、組織、自我指導、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在動機方面,自主學習的學生把自已視為有能力、自我有效的自律者;在行為方面,自主學習的學生能夠選擇、組織、創設使學習達到最佳效果的環境。

我國學者龐維國[2]主張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來界定自主學習:從橫向角度是指從學習的各個方面或維度來綜合界定自主學習,即如果學生本人對學習的各個方面都能自覺地做出選擇和控制,其學習就是充分自主的;從縱向角度是指學習的整個過程來闡釋自主學習的實質:如果學生在學習活動之前自已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做好具體的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學習進展、學習方法做出自我監控、自我反饋、自我補救,那么他的學習就是自主的。

綜合上述觀點,自主學習應具備以下特征:①主體性: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指導作用;②選擇性:強調自主學習首先體現在學生自主選擇權上;③獨立性:自主學習并非絕對的獨立學習,而是盡可能擺脫對教師或他人的依賴;④能動性:即自主學習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和主動性為前提;⑤有效性:一般來說,學習的自主水平越高,學習的過程也就越優化,學習效果也就越好;⑥相對性:自主學習不是絕對的,絕對自主學習和絕對不自主學習都比較少,學生的學多是介于兩者之間。

2自主學習在兒科護理教育中的應用

2.1樹立互敬互愛、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中專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嚴重,自我認同紊亂,常常依賴外界的評判。目前在社會上,護理專業上有研究生、本科生、大專生,中專生是最底層,因此他們心理壓力大,既有沒能上大學的失落感,又要面對就業困難的社會現實,同時又怕被別人忽視和看不起。一些研究發現,許多中專生心情壓抑、消沉、沮喪、自暴自棄、學習興趣低下。因此,老師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應注意運用肯定和鼓勵的情感誘導功能,真誠與學生溝通和相互理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情境,讓學生感受尊重、享受學習的快樂、克服心理障礙、勇敢面對現實,激發起自主學習的強烈愿望。

2.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營造一個既嚴肅又活潑的課堂氣氛,給學生自由發揮和獨立思索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喜歡或愿意在課堂發言。但實際的情況是積極主動發言的情況很少,很多時候需要教師點名,這似乎是矛盾的。其實不然,很多學生往往是礙于情面或擔心自己出錯而放棄了主動發言的機會。因此,不但要尋找真正讓學生感興趣的討論主題,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之間和諧互動的空間,讓學生在這種自由探索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增強對課程的興趣,才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創新性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在講授《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一課時,教師首先引導性幫助學生復習人體維生素D的來源、維生素D在體內的代謝及其生理作用,確定本課的學習目標,以后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并分組討論:①什么原因可導致維生素D的缺乏?②本病的發病率你認為在哪一季節較高?南方和北方有區別嗎?城鄉有什么區別嗎?為什么?③本病應該怎樣預防?④你怎么指導家長正確地給小兒曬太陽?⑤用自己的語言或肢體表演描述一下本病的癥狀和體征。學生在這些問題的討論中,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常常超越課本原有的內容讓知識的認知更形象、更具體,掌握得更全面、更牢固。同時,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師生能夠相互交流,學生真正被放到學習主體的位置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只有把學生看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并且在教學進程中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時,教師才可能有效地實現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如果教師只相信自己的“一言堂”,從不敢輕易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勢必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臨床學科中,兒科護理學比較起內、外科而言似乎是“小科”,教材的內容較少,在護理專業的統考中僅僅只占了50分的分值,再加上學生往往存在“小兒就是成人的縮影”這一不正確的觀念,因此造成了學生對兒科護理學重視程度較差、缺乏興趣。所以在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多利用模型,教學掛圖、多媒體等教具來創設一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這種教學情境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如講授《小兒腹瀉》時,先播放一段多媒體動畫:“穆罕,男,1歲零4個月,因嘔吐、腹瀉兩天入院,嗜睡不易喚醒,雙眼干燥無淚,眼窩深陷,口唇極度干燥,腹壁皮膚彈性完全消失?!边@是一個典型的重度脫水的案例??催^動畫,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應因勢利導地提出以下問題:小兒腹瀉和成人腹瀉完全相同嗎?危險性在哪里?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表現呢?學生開始討論、發言,教師適當引導、及時激勵,順理成章地推出小兒腹瀉的臨床特征和護理要點。這樣的理論學習強調了對疾病的理解,學生有著較濃的興趣和較大的自主權,也使學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在探尋中獲得快樂和成就感。

2.4妥善處理學生自學和教師指導的關系

在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同于傳統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關系,雙方既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的指導和教學服務要以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為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學生的自學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形式,不僅不能排除教師的指導,還必須加大對其能量的吸收。教師的指導應是有所側重的、有針對性的、有一定高度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在自主學習中產生師生之間的互動效應。

總之,自主學習以觀念上的與時俱進、方法上的靈活多樣、過程上的開放互動及質量要求上的層次遞進,得到了教育者的普遍肯定。此外,當我們的學生離開學校,走向護理崗位時,自主學習能力也是他們應對知識技術的更新、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的必備素質。但是,由于中專衛校教學資源有限、課程繁多、生源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再由于專業特殊性等因素的影響,致使自主學習在護理教育中的研究和應用受到限制。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及終身學習觀念的樹立,相信自主學習會在護理教育的探索和改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ZimmermanBJ.Developmentofself-regulatedleaning:whichanekeysubprocess.ConteporaryEducationPsychology,2005,16,307-313.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