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癲癇病患監測護理認識
時間:2022-06-11 08:35:00
導語:兒童癲癇病患監測護理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癲癇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神經元過度放電所致的反復發作和短暫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的一組綜合征。患病率為0.4%~0.5%,其中小兒占50%以上。腦電圖對癲癇的診斷有著其他檢查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確定發作性事件是否癲癇事件,確定發作類型,確定癲癇發作起源部位并評判癲癇治療效果等。長程視頻腦電圖長時間通過錄像觀察發作時的臨床表現,與同步腦電圖記錄對照分析,更準確地判斷發作性質和發作類型,同時可準確掌握患者在各個時間段的活動狀態及相應的腦電圖變化,及時發現并排除各種干擾偽差及電極故障,因此大大降低假陽性及假陰性率。我科2010年12月至今對42例小兒癲癇患者進行了長程視頻腦電監測?,F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齡1個月至12歲,病程1d至5年。臨床表現其中30例為發作性抽搐、口吐白沫、雙眼上吊、意識喪失。8例為發作性意識喪失、突然倒地,無四肢抽搐。2例為發作性腹痛,并伴有意識喪失。2例表現為夢游癥。
1.2方法
采用太陽電子科技公司生產的數字視頻腦電監護系統QDBS-1018V型,首先給患兒剃光頭,不能留毛茬,將21根頭皮盤狀電極固定在頭皮上。安裝電極時按照國際10~20系統放置用皮尺測量位置并做好標記,每個盤狀電極內置滿導電膏,用布膠條或火棉膠黏附電極,外戴網狀彈力帽。電極導聯線與監測床旁機連接。12~24h監測患兒,記錄患兒在日常自然活動下的腦電活動。
2護理
2.1監測前的護理
2.1.1心理護理:要求受檢者至少有1人全程陪護,耐心細致地對患兒及其陪護者講解監測中注意事項,說明本項檢查在其診斷中的重要性。主動給患兒及其陪護者介紹檢查室的各項功能及周圍的環境,消除其陌生感,并給患兒發放玩具,少兒圖書,使其盡快適應監測環境,消除心理壓力。
2.1.2檢查前患兒的準備:要求患兒洗干凈頭發,不要用護發素之類產品,讓患兒來院之前穿上前開襟的純棉內衣以避免干擾波出現。讓患兒在監測室安定下來,用熱水將頭發沾濕,把電極安裝部位的頭發用剃須刀刮干凈,不要留毛茬,使盤狀電極充分與頭皮接觸。如果醫生沒有要求停服抗癲癇藥物,應讓患兒繼續按時服用抗癲癇藥物,以免癲癇發作。
2.1.3檢查前物品的準備:將21根盤狀電極腦電圖線順序排列,擺放整齊,每一個盤狀電極內置滿電極膏備用。95%酒精棉簽,彈力帽、皮尺等。
2.2監測過程中的護理
2.2.1提供舒適的監測環境,空調溫度調至22~25℃,濕度60%,溫度過高,患兒出汗,電極容易脫落、移位,溫度過低,患兒肌肉緊張,容易產生肌電干擾波。房間內避免閑雜人員進出?;純翰〈仓車?m以內不準人員來回走動,病房內不準接打手機,不能聽收、錄音機。
2.2.2患兒的護理:患兒應盡量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閉目養神,肌肉放松,自然平靜呼吸。矚患兒監測過程中至少做3次深呼吸試驗,1次3min,如果患兒年齡偏小,不配合深呼吸者,矚陪護者用白紙放在患兒嘴前,用力吹紙3min(1歲以內患兒不做深呼吸試驗)。定期觀察監測屏上腦電波情況。如發現有干擾,電極脫落,及時調整電極。并重新固定頭皮電極,以達到滿意效果為止。指導幫助患兒在監測室內大小便并給予及時清理。監測過程中,及時詢問患兒有無不適癥狀,測量體溫等。如果患者癲癇發作時,記錄好準確時間,撩開被子,并囑陪護人員不要遮擋攝像頭,讓患兒充分暴露在攝像頭下,并及時調整視頻鏡頭,準確、全面的錄下全部發作過程。如遇癲癇小發作,無需處理,做好觀察記錄,繼續監測;遇到癲癇大發作時,此時,應解開患兒領扣、用壓舌板撬開牙齒,防止咬掉舌頭,同時可掐人中、合谷穴促使患兒蘇醒。注意保護頭部電極線,避免扯斷電極線或使電極脫落。并給中流量或高流量吸氧,以提高動脈內血氧飽和度。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處理。
2.2.3監測后護理:監測完畢后,取下彈力帽,囑患兒用熱水將頭皮上電極膏洗干凈,頭皮干燥后再離開,避免感冒。腦電圖檢查在癲癇的診治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常規腦電圖由于時間短,往往難以捕捉到癇樣放電位置。長程視頻腦電是在長程腦電圖監測基礎上增加攝像頭同步拍攝患者的臨床情況,較完整記錄到發作過程,可對癲癇診斷及定位診斷起到決定性作用,大大提高了癲癇患者的檢出率。
長程視頻腦電圖監測,由于其監測時間長,受檢者活動受限制,所以監測中整個過程中,護理工作是保證此項檢查圓滿完成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完整、準確、無偽差的記錄整個腦電信號的可靠保證。我科護士嚴格要求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為臨床大夫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做保障。
- 上一篇:市政辦城鄉環境整治意見
- 下一篇:腦出血病患護理認識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