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時間:2022-08-26 08:53:45
導語: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收集了2014年以來在我院就診的兒科患者35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2例,女184例。年齡在一個月到9歲之間,平均年齡5.6歲。其中有162例患兒采取了防范措施前就診作為對照組。
2.方法。分別記錄兩組患兒在醫院內的投訴情況和患者的反應,分析風險因素,觀察防范措施實驗前后的護理效果。
3.結果。相對比較,經過防范措施的護理,風險發生情況比較少,患兒家屬投訴的比例比較少。
二、風險因素分析
1.患兒的特殊性質。兒科護理和其他護理最大的不同的就是面對的是兒童。第一,兒童由于年齡比較小,對于自己本身的情況不是非常的清楚,出現問題不能及時的發現,不能及時的處理。第二,由于患兒在住院的時候由于病痛常常哭鬧,患兒的家屬疼惜孩子,對護理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對醫院的期望比較高,希望患兒能夠一下子就好起來。患兒家屬和護理人員溝通的時候難免缺少重視,對于護理知識不夠了解,常常提出一些困難的要求。護理人員在面對這些無理的要求的時候,常常不會理會,造成患兒家屬的情緒不高,對于護理人員的誤解,出現投訴的情況。第三,由于兒童的皮膚比較細膩,血管比較細小,護理人員在操作的時候容易出現失誤,患兒家屬面對操作失誤和患兒的哭鬧事情會產生不滿。
2.護理文件書寫錯誤。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時候,需要做好護理的記錄。但是護理人員常常會在護理記錄上出現問題。第一,護理人員對患兒的入院的基本情況的記錄不重視。護理人員對患兒初次入院的記錄上由于患兒的年齡較小,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的溝通不及時,對于患兒的情況記錄不詳細。比如:患兒對于某種藥物過敏,如果不記錄清楚,很容易出現極大的風險。引起醫患之間的糾紛。第二,對于病情記錄不夠清楚和完整。護理記錄不僅能夠反映患兒的病情變化和健康情況,也是能夠反映護理過程的依據。對于每一個階段的護理過程都求有著完整和仔細的記錄表現。比如:患兒經過了物理降溫過程,但是在記錄當中沒有記錄。第三,護理記錄不規范。一些護理人員對于護理記錄的書寫不夠規范,字跡不清,簽名隨便。
3.特殊的護患關系。由于患兒的年齡比較小,在患兒住院之后,護患關系涉及到患兒、醫院、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再加上患兒常常會大聲的哭鬧,導致家屬特別的焦慮,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極大。如果護理人員處理一時不慎,容易產生醫患糾紛。
4.護理人員沒有按照規定操作。兒科患者常常會出現患者集中患病的高峰期,容易出現護理人員的工作數量極多,需要的工作強度大,人員相對不足的情況。理人員為了減少工作的數量和任務,降低工作難度,在護理的過程中,不遵守規章制度,把操作程序簡單化,存在偷懶的心理。出現護理人員對于病房巡視和護理的遺漏情況。
三、防范措施
1.加強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技能。作為一個兒科的護理人員,必須有著愛心,細心和同情心。兒科護理人員面對患兒的時候,要有著寬容和忍耐,學會哄勸患兒,對于不配合的患兒,一定要耐心的溝通,學會春風化雨式的溫暖和笑容。面對患兒家屬的不理解,一定要使用委婉的語言進行解釋,避免發生沖突。護理人員的職業技能需要進過嚴格的培訓,能夠熟練的處理各種情況,必須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護理人員熟練的掌握急救、頭皮針、靜脈穿刺等基本技能。
2.加強溝通的技巧。由于醫院的工作量大、壓力大、護理人員的脾氣不好、服務意識不強。和患者發生糾紛多數是護理人員的缺少耐心,和患兒家屬溝通出現問題。護理人員要學會交換位置,體諒患兒家屬的心情,加強和患兒家屬之間的溝通,主動為患兒及其家屬提高高質量的服務。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3.嚴格執行健全的護理制度。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嚴格的執行醫院的護理制度,不能因為貪圖方便就放棄護理的規章制度。避免出現拿錯藥等錯誤執行醫院的護理規章制度,交接班要交接好任務,平時注意護理的記錄,要求書寫規范,記錄詳細。護理記錄過程要完整。落實責任制,確定每一位護理人員的基本責任。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存在著一些風險,我們需要防范風險的發生。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職業的道德和職業技能,嚴格準守醫院的規章制度,加強溝通技能,和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把風險排除在外,減少醫患糾紛,提高護理的質量,保證醫院的工作正常運行,保證醫院的經濟效益。
作者:盛鷹 單位: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
- 上一篇:三嚴三實大力轉變作風研討材料
- 下一篇:兒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