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及影響因素
時間:2022-02-12 02:53:34
導語: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及影響因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角色認知是一定社會關系所決定的個體的特定地位、社會對個體的期待以及個體所扮演的行為模式的綜合表現[1]。角色概念自從被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應用以來,已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社會角色理論,高級專科護士的角色得到越來越多的探索。凌健等[2]對我國專科護士的角色分為:直接護理者、系統支持者、教育咨詢者、護理研究者、專業管理者;也有研究對腫瘤、糖尿病等專科護士的角色職能進行了理論和實踐探討[3-4]。角色認知是角色扮演的先決條件,一個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種角色,取決于對角色的認知程度[5]。葉弘等[6]指出護士角色認知水平隨著年齡、學歷水平等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國內尚缺乏對兒科專科護士的角色認知及其相關因素進行探討。本文在凌健構建的我國專科護士角色職能基礎上,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對湖南省182名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同時分析影響角色認知的相關因素,以期為今后兒科專科護士的培養和角色定位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參加過湖南省兒科專科培訓并取得資格的護士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①目前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注冊護士;②具備3年以上兒科臨床工作經驗;③參加湖南省兒科專科護士培訓并取得資質;④愿意參與調查。本次調查182名兒科專科護士,均為女性,年齡為26~35歲占90.6%;學歷為本科占75.3%,學歷為碩士的有4人;其中護師占75.8%,主管護師占15.9%;專科工作年限10年以下占77%;按所在醫院級別,三甲醫院66人,二甲醫院88人,三乙醫院19人,二乙醫院9人;其中正式護士占53.3%,聘用制護士占46.7%。1.2方法1.2.1調查問卷問卷包含一般資料和專科護士角色認知情況2部分,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而成,主要包括年齡、學歷、專科工作年限、職稱、工作醫院等級、醫院勞動人事關系等。專科護士角色認知情況采用護士角色認知問卷測量,該問卷以國內凌健等[2]依據(STRONG)高級護理實踐模式、(HAMRIC)高級實踐護士核心能力等提出的專科護士工作角色規范為理論框架,結合兒科護理學的特點編制而成。問卷經5名護理專家進行評定,咨詢1名流行病與統計學專家,測得總體內容效度為0.87,對15名兒科專科護士進行預實驗,測得Cronbach’sα系數為0.85。該問卷包含直接護理者(5個條目),系統支持者(4個條目),教育咨詢者(4個條目),專業管理者(3個條目),護理研究者(4個條目),共5個維度20個條目。問卷采用正面描述,采用5級評分,根據調查者對該條目的認同情況從“非常不認同”(1分)到“非常認同”(5分),評分越高,角色認知越良好。1.2.2調查方法征得湖南省質量控制中心兒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項目組的同意,以培訓基地名義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給參加過培訓的兒科專科護士發放問卷,問卷采用當面發放和郵件發放2種形式,統一說明調查目的和填寫注意事項(注意問卷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均以無記名形式填寫。共發放問卷192份,角色認知部分每題都是相同得分和有空項的問卷視為無效問卷,剔除無效問卷4份,回收有效問卷182份,回收率為94.7%。數據處理階段,進行雙人2次核對,保證數據準確性。1.3統計學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人錄入核查,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和百分比描述,計量資料中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以x±s表示,單因素采用方差分析和獨立樣本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湖南省182名專科護士臨床角色認知情況2.1.1角色整體認同情況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總得分為89.89±7.39,各條目均分為4.49±0.37。見表1。2.1.2各維度及各條目的認同情況對角色認知各維度及條目進行分析,其中依次是:評估患兒病情變化得分為4.60±0.62;提出有關治療和護理的建議得分為4.58±0.68;實施特殊的兒科專科操作得分為4.58±0.66。2.2湖南省182名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單因素分析不同個人特征的湖南省兒科專科護士自我角色認知得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初始學歷、最終學歷、工作年限、兒科工作年限、職稱、所在醫院級別的兒科專科護士自我角色認知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湖南省182名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多因素分析對可能影響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的因素進入多元逐步回歸分析(進入:P<0.05,剔除:P>0.10),以角色認知總分為因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變量為自變量,包括年齡(21~25歲=1,26~30歲=2,31~35歲=3,36~40歲=4)、初始學歷(中專到碩士分別賦值1~4)、最終學歷(大專到碩士分別賦值1~3)、工作年限(3~5年=1,5~10年=2,>10年=3)、職稱(護士=1,護師=2,主管護師=3)、所在醫院級別(從三級甲等到二級乙等分別賦值1~4)。共有3個因素進入回歸方程,決定系數R2=0.576,說明擬合模型可解釋總變異的57.6%。見表3。
3討論
3.1湖南省兒科專科護士對于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得分較高本調查兒科專科護士對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各個維度的認同情況得分較高,說明角色認知總體情況較好,其中得分依次是直接護理者、系統支持者、教育咨詢者、護理研究者和專業管理者。兒科專科護士對護理研究者和專業管理者2個維度角色認知得分較低,可能與本次調查的護士初始學歷本科及以上的僅占18.7%,教育水平的限制使得參與上述角色職能表現出不自信有關,這與國內研究相符[7-8]。角色認知各條目排名前3位均為直接護理者的維度,體現了專科護士是面向臨床的高級護士,最重要的能力是臨床實踐能力[9]。兒科病房所面臨的是身心不成熟的患兒及其家長,需要具備更加有效的溝通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10],故兒科專科護士對教育咨詢者的認同度也較高。在提倡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科護理模式下[11],兒科專科護士作為系統支持者的角色的重要性也是日益重要,需要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共同制定和完成康復目標、與多學科團隊溝通保證高質量的服務。目前國外對專科護士的角色認知在進行積極探討[12-13],我國兒科專科護士的角色認知處于模糊階段,但是兒科專科護士對于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得分較高對于今后培訓與定位是非常有利的。3.2湖南省兒科專科護士自我角色認知得分的影響因素分析不同工作年限、最初學歷、所在醫院級別的護士其角色認知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兒科專科護士的角色認知水平與工作年限、最初學歷、所在醫院級別成正相關,工作年限越長、最初學歷越高、所在醫院級別越高的兒科專科護士對專科護士的角色認知得分越高。學歷越高的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得分越高,這與葉弘等[6]研究結果相反,其對研究發現國內普通護士角色認知水平隨著學歷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可能與專科護士比普通護士角色定位需要具備更高的能力,學歷越高的專科護士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專科護士身份參與科研、管理和決策的愿望越強烈有關[14]。兒科工作年限越長的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得分越高,這與工作年限長的專科護士在臨床上承擔著臨床科研、教學、管理等工作越符合專科護士的角色定位有關,也可能與所承擔的專科職能越專業化有關。所在醫院級別為三甲的兒科專科護士角色認知得分最高,可能與三甲醫院的科研、教學等配套設施完善,對專科護士的重視度較高有關。3.3本調查為兒科專科護士的培養和角色定位提供依據國內研究指出,腫瘤科護士認同腫瘤科高級實踐護士的5個角色職能為臨床實踐者、教育咨詢者、協調者、管理者、研究者[15],乳腺專科護士角色及功能定位為資料完善者、協調溝通者、患者的代言人、討論結果的執行者和反饋者[16]。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兒科專科護士角色及工作內容框架,KILPATRICK等[17]指出,缺乏角色明確的規范導致無法實施專科護士角色,是專科護士工作沒有價值感的緣由。本研究在理論架構上對兒科專科護士進行了角色認知的調查,以期為今后兒科專科護士的培養和角色定位提供依據。兒科專科護士的具體角色常因地區或國家的需要而有所區別,也會因崗位的變化而有所側重,或因工作經驗的積累而循序漸進地擴展,醫院應賦予培訓后的兒科專科護士更多的職權,讓專科護士在臨床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角色職責,不僅僅是直接護理者、系統支持者、教育咨詢者、護理研究者、專業管理者等5項職能,努力拓展為全程護理管理者、護理協調者、護理改革者等其他角色[18]。綜上所述,兒科專科護士護士角色認知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角色認知與工作年限、最初學歷、所在醫院級別成正相關。兒科專科護士培訓中應綜合考慮兒科工作年限、職稱、所在醫院級別等因素,灌輸專科護士更多的高級護理實踐的角色意識,注重全方位發展。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兒科專科護士角色及工作內容框架,兒科專科護士角色定位不明確,針對兒科專科護士的角色定位與規范化培養有待進一步探討。
作者:肖娜 石紹南 鄭露晴 劉娟娟 谷家怡 謝鑑輝 單位:1.南華大學護理學院 2.湖南省兒童醫院
- 上一篇:優勢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的應用
- 下一篇:死亡教育在腫瘤科護士培訓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