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環法在兒科護理帶教的應用
時間:2022-01-08 09:54:32
導語:PDCA循環法在兒科護理帶教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運用pdca循環法提高兒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方法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兒科綜合區實習的40名護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名。實驗組護生按照PDCA程序進行帶教。計劃(Plan):兒科大計劃,病區小計劃。實施(Do):建立微信群以及采用PBL、情景模擬法等新穎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檢查(Check):日查,周查,出科查。處理(Action):不記名問卷調查及時總結調整教學計劃。對照組護生按照常規帶教模式進行帶教實習。在帶教實習結束后,對兩組護生進行平時考核(包含作業和抽考)、出科考核(包括理論筆試和操作考核)、醫德考核以及總成績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護生的平時考核和對照組的測試得分差異不明顯,出科考核、醫德考核及總成績高于對照組測試的得分,兩組護生的后三項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能提高兒科臨床護理的教學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PDCA;兒科;護理帶教護理
臨床教學是護生理論聯系實際,完成角色轉變、走向獨立工作的關鍵一步,也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為進一步提高我院護生對兒科護理臨床帶教的滿意度,我科采用了PDCA循環法進行護理帶教。該方法對于提高護生的理論及操作成績及醫德考核均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在我科實習的40名護生,其年齡為20-23歲,平均21.5歲,且已在校進行兩年或兩年以上護理專業知識的學習。隨機把40名護生分成兩組,實驗組20名,對照組20名,兩組學生的年齡,護理基礎知識及操作能力經檢驗無明顯差異。1.2帶教方法1.2.1對照組采取常規教學:護生通過觀摩老師,操作練習及臨床實踐對臨床護理操作的掌握及護理文書的書寫。1.2.2實驗組采取PDCA進行教學:①調查教學前對護生的個人信息進行收集,通過交流了解護生的性情根據情況安排相應的老師;②對兒科的教學大綱和師資情況及教學資源現存問題進行討論;③制定計劃制定兒科教學大計劃,兒科各病區教學小計劃。1.2.3實施:①由總護長為護生介紹兒科病區的發展歷史、科室組成、工作程序和實習重點。②由總帶教和主帶教為護生介紹兒科病區環境。③老師和護生們建立微信群,加強師生間的交流。④一帶一老師第二周結合臨床案例對學生進行兒科理論講解。⑤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采取PBL、情景模擬等新穎方法進行教學。指導護生進行床邊護理文書的記錄。1.2.4檢查:檢查主要包括:①日查帶教老師每日下班后對護生進行小結并檢查當天必須掌握的小目標。②周查第二周末對學生的基礎操作進行抽考指導,第三周末對學生的專科操作進行抽考指導。③出科查第四周周末對學生的理論及操作進行考核并分析。1.2.5處理:通過師生座談征求護生意見、采取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的內容進行科內教學的整改。1.3評分方法和標準。在實習第四周周末,由總主帶教及護長對護生進行統一考核。考核的內容包括平時理論考核、出科考核(包括理論和操作)、醫德評價考核等。評分標準參照我院《護理學基礎操作流程與評分標準》。考核滿分為100分,平時理論考核、出科考核、醫德評價考核分別占30分、50分、20分。1.4統計學處理。本次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χ2檢驗,P<0.01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護生考核總得分平均分為分(95.09±2.06),對照組護生考核的總得分平均分為(90.19±1.84),實驗組護生的出科考核得分,醫德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3討論
3.1PDCA循環的優點。采用PDCA循環法進行兒科護理帶教,不但可以增加護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增進感情,調動護生積極主動性,而且可以將帶教過程中的每一個行動細節分為不同層級的小循環,從而不斷提升護生帶教工作的質量[2]。3.2PDCA循環法在兒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優勢。①使兒科護理帶教工作更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②形成一種以總護長監督執行、總主帶教組織實施、臨床一帶一具體帶教的三級帶教體系,保證護理帶教的質量[3]。③有利于培養護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護生對兒科實習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衛洋麗,楊芳.淺談我院兒科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70-172.
[2]陳英.PDCA循環在帶教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雜志,2008(9):25-26.
[3]高翔.應用PDCA循環強化兒科護理帶教的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1,09(10):99.
作者:陳建娣 陳永昌 單位:1.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2.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臨床效果分析
- 下一篇:優質護理在兒科護理服務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