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病區護理安全探討
時間:2022-08-16 08:59:21
導語:兒科病區護理安全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病區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以及對策。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兒科患兒76例為研究對象,分析影響病區護理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相關對策。結果分析可知,影響兒科病區的安全因素為護患溝通、專業能力、病房管理、用藥和家屬患兒等。結論分析影響兒科病區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后,依據相關對策一定可以提升護理按安全性。
關鍵詞:兒科病區;影響因素;安全風險
兒科病房主要收治語言以及心理、行為尚未發育成熟的小兒。此種患兒年齡較小,病情變化較快,癥狀也并不典型,因此護理時意外情況較多、護理工作量大,容易出現護理失誤。針對兒科護理特殊性,護理中一定要對影響安全的因素進行分析,同時依據各種不良因素,提出對應防范策略,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患兒,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齡1-10歲,平均(5.64±3.16)歲,病程1-7個月,平均(4.30±2.41)個月。所有患兒均為兒科常見疾病,排除特異性疾病患兒,且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在研究時間內本院兒科護理人員共26例,未出現離職等人員調動,平均年齡(26.15±2.16)歲。1.2調查方法。研究時確保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并對治療方式有充分了解。觀察記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出現護理糾紛的事情進行分析,匯總、總結;找出影響安全護理的因素,制定出對應處理方式。在對護理中風險事件進行分析時可在兒科主任同意下進行集體問卷調查,主要分析護理人員自身狀況,主要包括,護理態度以及技能等各種影響因素。1.3問題預測。分析本次問卷可知,首要影響因素為護患溝通問題。出現護患溝通不暢的重要原因為患兒年齡較小,且治療依從性納差。自身不適時無法良好表達,同時對護理人員的操作有一定缺陷。極易因為吃藥、注射等出現哭鬧。患者家屬陪伴時焦慮、煩悶因此也會遷怒于護理人員,對護理人員產生誤解、懷疑。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缺乏溝通技巧也為重要問題。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問題。出現此種問題和護理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護理操作未依照操作流程有重要關系。研究中發現,部分護理人員在護理中會因為工作量大簡化操作步驟,并未依照有關程序認真、按時做護理記錄。由于兒科疾病發展較快,因此醫生無法依據患兒病情發展情況,及時提供有效治療。部分護理人員入職時間短,理論知識無法熟練融合到實踐中。由于醫療和護理器械更新較快,因此會出現操作不熟練的問題,均為護理造成較大限制、障礙[1-3]。護理人員意識問題。護理時個人崗位意識、責任意識薄弱為營養兒科護理安全的重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交接班不認真、對操作制度執行力度差。治療以及護理時并無嚴格遵循要求流程。巡視不及時,營養患兒搶救實際。病房管理因素,病房為患兒治療疾病的主要場所。但換季時,上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會持續增加。患兒多造成房間內擁擠,恢復期、急性期共處一室的情況。消毒和隔離措施執行不嚴則會造成較差感染,此種因素也為兒科病房重要護理安全因素[4]。用藥因素:小兒用藥由其特殊性,藥劑量較小、個體性差異較大,用藥程序較為復雜,新藥多,劑量各異,因此護理中會出現劑量、配藥失誤。兒童血管壁較薄同時通透性高,輸液時采用血管等刺激性藥物會使得穿刺位置發生皮膚蒼白,滲出腫脹以及壞死,為患兒造成較大痛苦。此種問題也為影響病房安全護理重要隱患。同時家屬也會由于失誤出現未遵醫囑用藥的情況。由于家屬醫學知識匱乏,同時對護理配合度差,便會出現治療依從性差的問題。以上各種行為均為影響病房安全護理重要因素。
2結果
通過前4個月護理中安全影響因素分析,對記錄結果分析后發現,可能造成醫療糾紛的事件有12件。會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主要為護理人員、管理、患者。依據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問卷報告分析后發現,依據因素強弱可分為:護患溝通、護理技能、護理意識、護理人員分配、患兒。分析可知進行對應干預后總體風險事件有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3討論
兒科護理時由于工作量大且難度高等特點,風險因素較多,為降低護理風險進行良好的護理管理便十分重要。現主要依據其它學者分析經驗和本次研究數據,提出對應干預措施。提升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溝通能力,強化護理意識、工作態度。護理人員一定要重視和家屬以及患兒溝通。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端正自身工作態度,為溝通打下基礎。交流過程中采用注意語氣和態度,多使用敬語,為患兒和家屬講解護理中出現的問題,并為其分析護理、治療過程中的疑問,提升理解以及合作。研究發現良好的護理溝通方式方可保證高效、和諧的護理確保患兒家屬對充分理解藥物使用功能方式、護理操作方式,積極配合護理,且護理滿意度95.60%較高[5]。提升自身護理能力以及水平。醫院要確保護士隊伍整體素質,首先要重視護理人員實際操作技能。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技能考核,對不合格的護理人員則要進行專題培訓。引進新設備和儀器時也要引導護理人員進行知識更新,提升其護理專業能力、技能。在安排工作中,注意護理力量搭配,做到老帶新和不同特長之間的互補,通過此種方式降低護理中由于專業技能造成的護理風險。重視護理管理。首先對護理人員要合理分配其工作時間,彈性安排工作排班,降低護理人員自身工作壓力。規范護理制度,對常用藥物和器械以及生化指標檢查,均要嚴格記錄,規范操作。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引導護理人員提升自身護理專業性,強化護理安全性。強化病房管理。改善患兒就醫環境,將患兒分期分室。不同病種患兒禁止交叉,并做好消毒工作,地面要進行濕式打掃,每天至少開窗通風3次,確保室內空氣清新,溫度適宜。每月對無菌物品、空氣、工作人員實施檢測。強化醫護人員手部消毒,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提升護理人員責任意識。完善護理制度以及崗位責任制度,確保護理人員可有章可循。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臨床護理服務等法律法規。也可請專業人員講解有關案例,提升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強化風險意識和責任心。定期組織我是患者活動,引導患者換位思考,體驗患者情感,提升共情心[6]。用藥安全。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安全用藥知識,主要通過收集藥品說明書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行兒科用藥劑量知識學習,確保配藥時精確計算,做到不慌不亂;對輸液速度要嚴格控制,條件允許可采用輸液泵、推注泵。對于以上內容可時常進行操作培訓,技能比賽,時刻保持護理技能的提升。在學習用藥知識時也要為患兒家屬進行普及,確保家屬了解用藥目的,注意事項。主要有禁忌食物和配伍注意事項。做好宣傳教育,多為患兒進行關愛,也可以微笑和撫摸的方式激勵患兒配合治療、護理。對醫療知識缺乏的護理人員可指導其合適的護理方式,例如專人護理,睡眠時要在有床欄位置,禁止私自調節滴注速度,保護留置針的方式,遵守醫院制度,禁止私自換床,擅自離開醫院。
綜上分析,兒科護理人員一定做好安全防范,消除各種不良因素,提升專業理論和護理操作技能,認真落實規章制度,強化病房管理,以患兒為中心,提升護理質量,確保患兒得到良好的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李愛芳,李敏,王秀琴.兒科護理安全隱患影響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醫學信息,2016,29(28):203-204.
[2]孫宇紅.兒科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23(20):89-89.
[3]張浩.兒科護理安全隱患相關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1):355-356.
[4]蘇娥.風險預防護理在兒科病區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6):209.
[5]李嵐.兒科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及安全護理對策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0):00104-00104.
[6]邵瑞娜.兒科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1):260-261.
作者:羅紅 單位:金堂縣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