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的實踐分析
時間:2022-09-10 08:25:37
導語: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的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療護理工作中每個環節都有安全風險,兒科具有嬰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缺乏安全意識等特點,就是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應急管理能力,面對突發事件時做出有效的應對和急救處理。尤其在護理高峰期,只有提高應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降低護理風險,提高嬰兒的護理水平,減少安全隱患,保證醫療護理安全。文章對兒科嬰兒護理高峰期存在的護理風險進行分析,以期提高護理人員在嬰兒護理高峰期的應急水平。
關鍵詞:應急管理;兒科;護理;高峰期;實踐
護理風險是指護理各環節都會發生的不安全事件。兒科高峰期護理時,如節假日、中午、晚上、周末等時間段,醫生與護理人員配置少于平常,患兒等候時間過長,患兒很容易發生護理風險。再加上嬰兒年齡過小,免疫系統和代償能力均低于成人,一旦發病病情變化就會很快,臨時處置多,護理時有很大的風險性[1]。再加上父母過于緊張,對護理人員要求過高,治療不滿意時會產生急躁的不良情緒,很容易產生醫療糾紛。因此提高護理人員在嬰兒護理高峰期的應急能力十分重要。
1兒科嬰兒的護理風險分析
1.1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由于對護理人員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導致個別護理人員出現護理不良事件時也不及時上報,醫生沒有及時了解情況而沒有對嬰兒不良事件有效預防,從而增加了嬰兒的護理風險。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會導致管理不當,從而引起的護理缺陷和差錯,導致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對護理記錄沒有及時記錄,有些護理記錄還出現不準確、不規范書寫等問題,容易引發醫療糾紛。尤其是患兒如果病情突變,護理記錄就成為重要的證據。1.2技術與專業水平不足。護理人員經驗不足,技術水平差異較大,這些都會給嬰兒的護理帶來安全隱患,如護理高峰期時嬰兒口唇發紺,停止呼吸,護理人員不具備應急能力,操作前也未對家屬進行告知,家屬不了解操作作用而出現不配合的情況,都會引發糾紛,引起安全隱患。護理技術也在不斷更新[2],臨床對嬰兒的護理難度更大,這也就增加了護理風險。護理人員如果沒有熟練掌握新技術,不能熟練操作新設備,對潛在不安因素就無法做好預見性的安全護理。1.3人員自身問題。各大醫院每年都要增加不同學歷和水平的新護士,護士個人素質與護理水平參差不齊,面對護理高峰期的工作任務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這就增加了護理風險。有些醫院為控制人力成本,對編制限制較多,導致年資低護士在需要高年資護士才能勝任的崗位上工作,無法實施有效的應急管理,增加了護理風險。護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護理人員也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勝任。而新護士短期培訓后,在操作上、急救知識上缺乏經驗,導致兒科嬰兒應急管理工作忙亂,增加了護理風險。1.4患兒方面的問題。兒科的嬰兒家屬如果未正確使用電熱毯或熱水袋、TDP燈理療等物品很容易引起燙傷,如果病房或走廊過于光滑或有水漬也容易導致家長懷抱嬰兒時發生跌倒,引起突發事件[3]。
2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高峰期的實踐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對自身權益患者也越來越重視,人們已開始普遍關注醫療風險,對臨床護理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兒科患者均為嬰兒和年齡小的患兒,自身抵抗能力較差,在制度上、管理上、技術上等方面容易出現不良安全事件。醫院護理管理者不能只重視每年統計的事故結果,更要重點抓日常的應急管理工作,加強團隊風險管理建設,從而提高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尤其在兒科護理高峰期加強應急管理水平,與患兒家屬進行良好溝通,減少不必要糾紛,保障患兒的住院安全。2.1建立應急風險管理小組。由分管護理院長作為主任,由護理部主管作為副主任,重點科室護士長、醫院護理專家作為組員,對嬰兒護理進行定期的質量控制和管理,通過會議討論的方式,分析風險事件原因,針對可預見風險提出有效的應急管理對策,并將對策向各科室護士長、所有護士進行反饋,及時消滅護理隱患。以風險信息網的方式,共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護理隱患,并及時對隱患進行整改,消除護理不安全隱患。由被動預防向主動找出問題消滅問題的方式轉變,實現應急管理的可預見。2.2完善應急管理制度。評估嬰兒護理高峰期時的護理風險技術操作,通過制度規范操作的流程,對護理人員進行防范措施管理,使臨床護理工作保持安全性和科學性,從而建立起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在面對護理高峰期時,護理人員也能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措施,有效降低護理風險[4]。2.3建立不良事件上報機制。對護理不良事件要及時發現并改進,將不良事件上報到系統中,重視問題的改進方法,而不僅僅在乎護理人員個人的錯誤行為。通過系統反饋可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對此類風險提出有預見性的防范措施。分析護理中的問題發現,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多為眾多環節中的一環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出現連鎖反應。通過系統上報機制分析,總結出護理潛在缺陷,制定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2.4嬰兒專科護士培訓。醫院要定期組織嬰兒專科護士參加培訓,到高級別醫院進修,以提高護士的應急護理水平。對新護士加強崗位培訓,提高新護士的質量管理意識和應急安全護理意識,應急護理培訓包括如下內容。(1)采用集中授課、操作示教等方式,講解嬰兒的急救知識和護理技術,了解兒科常用的急救藥物使用劑量、藥物作用、注意事項等,掌握嬰兒常規的護理急救流程,意外突發事件的應急流程,如嬰兒發生高熱驚厥、溺水、心跳驟停等危急情況下,護理人員要實施的應急處理方式。(2)提高急救操作技術。指導護士學習徒手為嬰兒進行心肺復蘇的方法,使用簡易呼吸囊的方法,為嬰兒氣管插管的方法,留置靜脈針、采集動脈血等方法。(3)掌握搶救儀器的操作規范。掌握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方法與簡單故障排除方法,熟練使用呼吸機。(4)提高護理人員對嬰兒病情的觀察能力。能夠準確評估患兒的病情,及時發現問題,上報醫生處理,做好嬰兒各項生命指標的檢測和記錄,準備好搶救物品,準確選擇急救藥品的使用劑量,可以根據程序完成應急處理各項操作,配合口頭醫囑準確執行各項操作。(5)情景模擬培訓。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準備好的儀器、物品,模擬嬰兒搶救,設置意外事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搶救,根據病情變化聯合其他科室參與到搶救工作中。新護士要根據急救流程掌握正確急救措施,通過訓練培訓新護士搶救患兒,與家屬溝通及其他科室配合的搶救程序,保證搶救的順利實施,以此減少安全隱患。
3結語
綜上所述,應急管理在兒科護理高峰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機制,推動科學化管理,才能及早發現潛在風險,找出護理隱患,實施有預見性的管理對策,從而改進護理質量,為嬰兒提供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鄧書霖.品管圈活動對降低兒科護理風險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5):2107-2109.
[2]龔麗歡.六到位管理法在兒科病房夜間安全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23):2452-2454.
[3]雷小麗,劉蓉,朱燕華.風險管理在兒科急診見習期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18):119-120.
[4]王永霞.兒科新護士護理安全問題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8):1294-1295.
作者:王寧歡 單位: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
- 上一篇:手術室護理人員護理安全知識研究
- 下一篇:強化危險因素管理在兒科護理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