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論文

時間:2022-09-27 09:56:00

導語:提高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高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論文

【關鍵詞】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

臨床教學實踐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醫學院校學生從學校邁入工作崗位的橋梁課程,臨床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醫學院校畢業生的質量,臨床實習是基礎醫學教學的延伸,是不同教學形式的轉換點,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初始階段。骨科專業性強,新理論、新技術、新業務發展快,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促進醫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作者對如何提高骨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作的一些探討。

1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臨床思維是臨床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教學大綱無法將這一內容具體化,這就需要帶教老師將自己積累的工作經驗、思維過程傳授給學生,這種思維方式的培養主要通過教學查房、接診病人的問診、體格檢查時來完成的,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培養[1]。大多數實習醫生已經認識到臨床實習的重要性,但是自信心相對不足,主要與缺乏嚴謹的臨床思維方式有關。臨床教學有一套獨特的思維方式,它是指導醫生診斷治療疾病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與病人接觸、詢問病史和體檢中,醫生頭腦里產生知覺和表象并形成診斷假設之后,通過體檢、實驗室檢查及閱讀X光片等應證或推翻假說,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帶教老師本身就是臨床醫生,要總結自己的經驗指導學生掌握建立診斷的一般原則,尤其要讓初到臨床的實習醫生克服拿書套病的方法,教他們從整體出發,以臨床表現為依據,不斷提高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2]。

2強調對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的重要性

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是通過了解疾病的表現來認識疾病屬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從病人身上最方便、最直接獲取第一手資料的重要診斷方法。由此獲得的資料既可為索取其它資料提供線索,又可對其他輔助檢查方法提供的資料進行某種程度的核實與驗證。要完全掌握好體格檢查這項臨床實踐能力,達到體格檢查手法準確、技術熟練、項目完整,必須以診斷學理論為基礎,以臨床思維程序為引導,強化臨床實踐綜合能力鍛煉。在某種意義上,它已超出了簡單的操作技巧的范疇,而是一種以操作技術為表象的、綜合性臨床實踐能力。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體格檢查和病史采集常是交織在一起的,在充實的病史資料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進行體格檢查,通常能使臨床醫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珍貴的信息。有時在體格檢查中偶然發現,會使臨床醫生打破原來固有思維模式,擴展思維范圍,甚至產生創造思維,提高臨床診斷水平[3]。

3及時補充臨床所需知識

在大學學習期間,骨科學部分并未獨立分開,而是屬于外科學中的一部分,造成了內容多,學時少,而骨科的專業性又極強,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和記憶。骨科的新理論、新方法,在近十年中發展迅速,但在外科教科書中并未及時補充這些內容,與臨床實際距離加大,課本受篇幅所限,以及規范化要求,很難把這些新理論、新方法表達出來。在第6版《外科學》中,雖然加入了一些新名詞,但仍不足以傳達這樣的信息,相反,由于無適當的解釋,使學生產生更多的疑惑,教學內容與實際臨床工作脫節嚴重[4]。針對這種情況,帶教老師應先把《外科學》進行必要的復習,把書本上未涉及到的,但臨床工作又必不可少的最新方法、最新技術與外科課本及解剖、放射知識貫穿起來,結合臨床病人進行示教講課,通過這種講授,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更加豐富、拓展,與實際臨床工作更加貼近,對于這種方式的學習,同學們普遍反應臨床實習的自信心增強,不像初到臨床那樣茫然,這樣的帶教方法比重復課本的學習方式更加有實際意義。

4培養學生的讀片能力

骨科學與影像學有著密切的聯系,任何一種骨折、脫位的診斷及術后效果的評估均少不了影像學知識。在帶教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讀片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在直觀影像引導下,接受能力得到加強,又便于理解和記憶,其教學效果顯然要比單純理論教學理想[5]。在閱片過程中,不能僅看到骨折,要養成全面分析能力,掌握看片的順序,如:腰椎攝片,不僅要看椎體有無變形,還要看腰大肌陰影是否正常等,并把讀片放在最后階段,在未詢問病史及嚴格體格檢查前,不提倡僅靠X線片就下診斷,要結合解剖學的知識,完整的閱讀X光片,不懂的問題,需要將其他的諸如CT、核磁等資料放在一起研究、討論以得出準確的診斷結論。

5醫患溝通技巧及防范醫療糾紛的教育

實習既是醫學生通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醫學生接觸社會、服務病人、強化醫德意識、確立醫德信念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在醫患關系問題比較突出的今天,如何處理好醫患關系、避免醫療糾紛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臨床溝通不足是造成醫療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臨床溝通易被實習同學忽略,很多同學認為只要學好醫療技術,還怕以后無“飯”吃?因此實習時不愿意或害怕接觸病人和病人家屬,缺少必要的交流時間。為何特別強調臨床溝通?因為醫學模式已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發展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療成功的關鍵不僅是醫療技術本身的問題,還和病人的心理、家庭、社會等因素密切相關。帶教老師不但要傳授臨床技能,同時也要傳授他們如何與病人交往,這對避免他們畢業后因為初入社會,經驗不足而犯錯誤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宇楊,史冬梅.如何做好醫學生的臨床教學工作.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報,2006,10(28):183.

2胡海瀾,楊進順.把握醫學生心理特征,提高骨科帶教臨床見習的教學質量.國際醫師衛生導報,2006,12(30):118.

3李孝存,錢濟先.加強骨科實習醫生臨床技能的培養.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4(8):177.

4王敏,周躍.骨科新進展與教學內容的選擇.醫學與哲學,2004,15(12):730.

5葉正旭,朱錦宇.關于骨科臨床實習的幾點體會.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4,6(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