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的運用

時間:2022-11-24 09:05:35

導語: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的運用

骨科是醫院當中的一個重要科室,主要負責對骨折等患者進行治療和護理。與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骨科患者通常行動不便,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同時,受到肢體功能障礙、骨折疼痛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在治療及護理期間,容易產生一些身體及心理問題,出現一些常見的骨科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康復及預后。對此,在骨科治療的基礎上,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以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預見性護理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護理方法,在骨科護理中進行應用,能夠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诖?,本文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醫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4例作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醫院收治的骨科患者124例,其中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5例,按照時間順序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62例,年齡在24~76歲,平均年齡為(41.8±3.5)歲;對照組患者62例,年齡在22~72歲,平均年齡為(40.2±3.4)歲。兩組患者在骨折類型、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為骨折患者,其中包括上肢骨折53例,下肢骨折51例,胸腰椎骨折20例。排除標準:不包括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病的患者,不包括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的患者,不包括治療及護理依從性差的患者。1.2方法。1.2.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包括治療后的基礎日常護理、用藥護理、輸液護理、飲食指導、健康宣教等。1.2.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方法進行護理。1.2.2.1入院后對患者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對患者性別、年齡、自理能力、疾病情況、心理狀態等進行了解[1]。嚴密觀察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對護理當中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判斷和預估,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護理。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監測,如果發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并上報醫師,分析后續可能發生的狀況,并采取預見性措施進行護理。1.2.2.2骨科患者存在行動不便、疼痛等特點,因此在長期住院臥床當中,可能會出現焦慮、煩躁、不安的心態。護理人員應當與患者進行親切的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發生不良心理狀態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措施,排解和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在患者住院期間,對患者心情變化進行實時觀察,如果發現患者有可能產生不良情緒的征兆,及時與患者溝通,通過預見性心理干預,避免患者產生不良情緒。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日常治療及護理。1.2.2.3在患者住院期間,對患者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進行仔細評估,評估患者發生不良事件的種類及可能性,提前采取預見性措施進行處理。保證病房底面的清潔、干凈,降低患者發生跌倒的幾率[2]。在患者病床兩側加設防護欄桿,避免患者發生墜床的不良事件。對于跌倒、墜床發生可能性較高的患者,在醒目位置張貼警示標志,提醒患者注意對自身安全的保護。1.2.2.4骨科患者由于長期臥床休息,因而容易發生各類并發癥狀,影響康復及預后情況。對此,護理人員應當采取預見性措施,對可能引起患者并發癥的因素進行提前處理[3]。在病房中,注意每天開窗通風,嚴格按照規程進行病房消毒。讓患者適當多飲水,增加排尿量,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由于骨科患者行動不便,臥床時間過長,因而可能發生壓瘡等并發癥,對此,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采取正確臥姿,勤翻身和變換體位,避免患者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同時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4統計學處理。研究得出數據通過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以數(n)或率(%)表示計數資料,以珔X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為4.8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97%,護理滿意度為95.16%,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0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工作和生活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對此,由于意外、疾病等因素引發的骨折、骨科疾病的幾率也明顯提升,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等,都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如果骨科疾病或骨折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將有可能引發其它的疾病,嚴重時還有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4]。在臨床上,對于大多數的骨科疾病或骨折等,都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在治療后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進行護理。不過,患者在治療及護理期間,由于存在肢體功能障礙,行動不便,需要長期臥床休息。同時受到骨折疼痛的長期影響,因而容易對患者的身體、心理等各個方面造成不良影響。發生壓瘡、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各類相關的并發癥狀,同時容易產生焦慮、煩躁、不安等負面的心理情緒,對患者的恢復及預后都是較為不利的。因此,在骨科患者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護理。在以往的常規護理中,雖然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但是整體護理效果不夠理想,患者發生相關并發癥的幾率仍然較高[5]。與之相比,采取預見性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能夠取得更好的臨床護理效果。預見性護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護理理念,在臨床護理中,以預防先于治療的基本原則指導具體的護理工作,使護理人員的預見性思維得到增強和提升。采用預見性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能夠在患者發生不良情況之前,對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準確預測,同時針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和消除,從而減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6]。在骨科護理當中,護理人員對預見性護理方法進行應用,能夠提前發現骨科護理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時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對護理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確定,從而進一步提升骨科護理的效果和質量。骨科患者通常都是骨骼發生了嚴重疾病或遭受了嚴重的損傷,因而有時需在常規治療后,還需要進行骨牽引術、石膏外固定等治療及護理方法,容易造成患者產生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效果,干擾患者的康復及預后[7]。對此,在骨科護理預見性護理中,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心理情緒,提前做好心理干預工作,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及治療方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同時,對于患者住院臥床期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要進行系統的評估,并針對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預見性護理干預,以降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此外,應注重對患者病房環境的保持和營造,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和消毒,讓患者能夠在良好、舒適、溫馨的環境中修養,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及心理狀態,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經本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采用預見性護理的方法進行骨科護理,發生并發癥的幾率為4.84%,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0.97%,護理滿意度為95.16%,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0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當中,對預見性護理的方法進行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住院期間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同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從而取得更為理想的臨床護理效果。

作者:王曉麗 姜曉芳 單位:山東省威海市中心醫院骨二科

參考文獻

[1]趙紅,史新春,王淑勉.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醫療,2015,(3):147-148.

[2]甘燕群,王翠翠,戴雪梅.淺談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2015,(9):108-108.

[3]王越,陳玉芳,高毓汶,等.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A01):599-600.

[4]全威,任素琴,宋迪煜,等.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業,2015,(B12):249-250.

[5]周運彩,夏翠蘭,陸淑仙,等.骨科護理中預見性護理指引模式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6):87-88.

[6]范璐,高鳳輝,冷佳俐,等.預見性護理指引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9):164-165.

[7]丁艷麗,孫迎春.探討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1):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