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患骨科護理分析
時間:2022-05-15 11:11:05
導語:老年病患骨科護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健康心理護理。大部分老年病患入院后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擔憂等不良心理,基于此,護理人員需積極與老年病患交流、充分溝通,了解其所需所求,注意掌握其心態,以便于進一步對其心理進行分析;與老年病患主動打招呼,為提高老年病患心理舒適度,投其所好、合理稱呼、噓寒問暖、耐心解疑答惑,不能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的狀態,針對老年病患的啰嗦、健忘予以理解、諒解。若條件允許,可邀請治愈成功的相同病例患者,現身說法,旨在加強患者治愈的信心[2]。在老年病患全程治療過程中,貫徹落實心理護理。宣教內容主要以加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疾病保健知識為主,由于老年患者比較健忘,每次進行宣講時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內容不要太多,盡量通俗易懂,多次反復宣教。1.2環境護理。骨科中大部分的老年病患都是因為突發所致的骨折,比如不小心摔倒、車傷等,而喪失自理生活的能力,加之對醫療環境不熟悉,面對石膏固定、骨牽引、穿刺等操作時極易產生嚴重的緊張不安情緒。胡靜[3]研究中指出疾病的臨床療效與預后轉歸與適宜的環境具有密切的關系,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會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故而,患者入院接受治療期間,盡量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且溫馨的治療環境;盡量在白天實施護理操作,操作過程中避免儀器碰撞所發出的聲響,旨在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充分休息;患者靜養時,嚴控室內溫度、濕度、光線,保持新鮮的空氣和良好的通風條件。良好的環境對患者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利。1.3合理飲食。由于老年病患體衰、年邁,消化能力較正常年輕人更低,胃腸容易紊亂,加之長時間臥床靜養,缺乏活動鍛煉,故而在飲食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為骨科老年病患進行飲食護理時,需保證多樣化,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容易消化,合理搭配魚蝦、瘦肉、牛奶以及蛋類食品,遵循多餐少量原則,同時與鈣類藥物相配進行治療[4]。禁止麻辣、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攝入綠色果蔬,以避免排便不暢。合理飲食對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支持性作用,適宜、科學、均衡膳食可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1.4預防并發癥。部分老年病患認為自己平時比較健康,但因為年老體弱,諸多并發癥未能夠及時被發現。加之長期臥床靜養,極易引起多種嚴重并發癥,如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褥瘡等。對此,護理人員應當定時幫助患者變換體位,并對受壓位置進行按摩,若有必要可予以防褥墊,以免引起褥瘡。輕扣患者背部,促使其痰液排出,同時鼓勵患者有效咳嗽,予以呼吸指導,以免引起肺部感染。為預防泌尿系統感染,需注意外陰部干凈衛生,囑咐患者多喝水,充分發揮尿液沖洗作用。若患者的患肢存在觸覺障礙,需注意壓傷、燙傷。1.5康復訓練。臨床治療骨折中,康復訓練是至關重要的內容,楊奕妙,魏道華[5]研究中指出行骨科手術治療后配以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復患肢功能,且效果十分滿意。按照老年病患骨折情況及生理特點,并遵循從輕到中、從小到大、循序漸進原則開展患肢功能鍛煉。針對未制動或未固定的關節部位,護理人員指導其盡早實施床上鍛煉,使全身血液良好循環,以免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康復訓練時需做好相關告知,平時鼓勵患者多散步、打太極拳,加強身體抵抗力,注意鍛煉力度不可過快、過大、過重。1.6出院指導。出院時,按照老年病患的教育背景以及疾病類型,實施疾病保健知識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項的告知,并著重向患者家屬說明患者入院期間的治護效果及心理狀態。為每位患者制定相應的康復方案,并將有效的咨詢方式詳細予以詳細告知,說明下一次復查時間,讓患者在家依然能夠獲得專業的護理服務,消除其后顧之憂。摘要:隨著現代科技深入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在醫療改革以及現代醫療技術不斷成熟的背景下,老年病患骨科護理工作成為了臨床護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探討課題。我國當前面臨著社會老齡化、人口老齡化這一嚴峻問題。基于此,了解老年病患需求,關愛老年病患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為當前臨床護理人員需面對的主要問題。關鍵詞:老年病患;骨科護理;護理經驗中圖分類號:R816.8文獻標識碼:B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32.190本文引用格式:朱惠.老年病患骨科護理實踐經驗骨科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2):248-249.
2老年病患骨科護理方法與效果
羅彩霞等[6]研究中對照分析了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100例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結果發現,圍術期通過心理護理、并發癥預防、康復訓練、合理飲食等干預后的觀察組滿意度96%高于常規護理后的常規組74%,同時術后并發癥8%低于常規組28%(P<0.05),提示圍術期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降低、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具有積極的影響。張秀珍等[7]中分析了全髖關節置換術后老年股骨頸股骨折患者的康復護理,結果發現,研究組術后髖關節功能(65.6±4.5)分高于常規組(56.5±4.5)分。提示早期功能訓練對骨折術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復具有突出的作用。
3結論
老年病患骨科護理以患者心理、生理特點為基礎,為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這樣一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以及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同時也促使其自護力顯著提高,消除了后顧之憂,讓患者身心始終處于高度舒適狀態。在老年病患骨科護理中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郭霞.老年病患骨科護理實踐經驗骨科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85):16737.
[2]趙丹.護理干預對骨科老年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2):56+59.
[3]胡靜.優質模式病房護理在老年骨科患者康復訓練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02):107-108.
[4]趙立新.骨科老年手術患者風險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4):116-117.
[5]楊奕妙,魏道華.探討康復護理在老年骨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1):276-277.
[6]羅彩霞,聶玲.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骨科老年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6,24(12):144-146.
[7]張秀珍,王小玲,張葉芳.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護理方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7):246-248.
作者:朱惠 單位:武安市中醫院 骨傷二科
- 上一篇:預見性護理在骨科護理的作用
- 下一篇:手術室循證護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