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護理論文

時間:2022-09-07 07:01:00

導語: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臨床護理論文

關鍵詞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護理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又稱特發性妊娠黃疸,易引起早產、胎兒窘迫、胎死宮內和產后出血等不良結局。是近幾年來導致圍產兒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文獻報道ICP早產的發生率可高達30-60%(1),羊水混濁發生率為25%-43.9%(2)(3),故加強ICP病員的臨床護理,降低圍產兒死亡率是產科護理領域的一項重點工作之一。本文現將本院自1988年初至1999年10月期間收治的ICP患者53例的臨床分析和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53例,平均年齡27歲;分娩孕周平均37+3W,初產婦47例,占88.68%左右;經產婦6例,占11.32%;主訴孕期出現皮膚搔癢并實驗室檢查符合診斷者46例,占86.79%;無自覺癥狀,實驗室檢查符合ICP診斷者7例,占13.21%;53例患者孕期二對半均(-)。其中陰道分娩3例(包括產鉗助娩1例),占5.66%;剖宮產分娩50例,占94.34%;自然早產6例,早產率11.32%;干預早產(因胎兒宮內窘迫)9例,占16.98%;產后出血1例(該患者合并血小板減少,中度貧血),占1.89%。

1.2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見表1和表2)表1妊娠期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

檢測項目檢測例數(例)異常例數

表2產后十天內的主要實驗室檢查及結果

分析ICP患者的實驗室檢查結果:由于ICP患者肝小葉中央區毛細血管內膽汁淤積引起發病,病因尚在研究中,有學者認為與遺傳有關。由于血清膽汁酸孕期均有明顯升高,故使肝臟損害,使肝酶指標升高,如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以及其他相應指標變化;但是產后從所查病例中反應,血清膽汁酸、直接膽紅素、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等相關指標均有明顯下降并趨向正常范圍。

1.3ICP患者的妊娠結局分析

1.3.1ICP患者分娩時羊水污染情況資料(見表3)

53例病例共58名新生兒(5例為雙胎),死胎1例(由外院轉入我院),活產新生兒57名,平均體重2759克。

表357名新生兒羊水污染情況分析

分析上表主要由于胎盤組織也有膽汁沉積,引起胎盤血流灌注不足,胎兒缺氧。

1.3.253例ICP患者分娩時新生兒(57名)Apgar評分資料(見表4)

表453例ICP患者分娩時新生兒(57名)Apgar評分資料

1.4方法

回顧性資料分析

2、臨床護理

ICP患者為高危妊娠婦女,為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整體化、動態化、個體化的臨床護理和極積有效地配合醫師治療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職工作。

2.1針對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動上的支持幫助

2.1.1焦慮

焦慮是ICP患者首先出現的心理問題,因大多數ICP患者最早出現的癥狀是皮膚搔癢(本文皮膚搔癢者達86.79%),皮膚搔癢率明顯高于Lunzer報道的48%[4]。皮膚搔癢一般出現在孕中晚期,經常性的搔癢干擾孕婦的睡眠,使之產生焦慮(5)??梢圆捎眠呑骱媒忉尮ぷ鳎嬷袐D此癥狀一般于產后一周內消失,邊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配合物理療法減輕癥狀,逐漸消除孕婦的焦慮心理。

2.1.2自責、自悲

從表1反應,由于ICP患者在妊娠期實驗室檢查報告出現谷丙轉氨酶升高,諸多孕婦會自責自己飲食不當心,并且會擔心是否患肝炎。同時,擔心是否會傳染給下一代、是否會傳染給親友等等,有些會產生自悲心理。此時需要護士運用豐富的理論知識向患者作好解釋工作,告知該病乃妊娠肝損,而并無傳染性,消除不必要自責和自悲,同時告之產后該病自然會緩解(通過表1和表2可以反應),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2.1.3緊張、擔憂

由于文獻報道ICP早產的發生率可高達30-60%(1),(本文自然早產率11.32%),產時出現羊水混濁發生率為25%-43.9%(2)、(3)。(本文達50.88%),孕婦極易由于擔心胎兒的質量而產生緊張擔憂的心理。護士應針對性向孕婦和其家屬介紹成功病例,幫助其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妊娠,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幫助孕婦降低情緒的緊張度和減輕擔憂心理。

2.2妊娠期的護理特點

2.2.1及時、準確地落實激素治療

本院對于ICP藥物治療,除給予保肝治療外,對于病情較重者給予強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膽酸水平,以便盡快消除搔癢癥狀,改善肝功能(6),孕周較小時及時給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對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應及早進行解釋,以及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2.2.2積極主動的母胎監護

由于ICP會造成早產,胎兒窘迫和胎死宮內等諸多的不良結局,所以目前認為加強產前監護,適時終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圍產兒預后的重要手段。作為一名護士應主動指導和了解孕婦的胎動情況,正確留取血尿標本,了解雌三醇濃度,掌握胎盤變化情況。并及時協助孕婦完成胎兒監護,B超和生物物理五項指標等監測,及時了解胎兒、胎盤情況。同時特別注意患者膽酸濃度變化,一旦異常升高變化,及時迅速的配合醫師終止妊娠,防止胎死宮內。

2.3分娩期的護理特點

2.3.1ICP患者行剖宮產術時,可根據患者的孕周和胎兒具體情況,新生兒接生者提前進入手術室進行新生兒搶救準備工作,本文由于搶救及時無一例發生新生兒死亡。

2.3.2對于準備陰道分娩的ICP患者應加強動態觀察,和持續的母兒監測,一則觀察產程進展、破膜情況和羊水顏色變化;二則加強胎心變化監測,防止發生胎兒窘迫,以便及時處理。

2.4產褥期的護理特點

2.4.1防止產后出血

由于文獻報道產后出血率高達12.6%(3)、(7),所以及時有效地使用催產素,術前預防性的維生素K110-20mg/d,這樣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并防止產后出血。由于本院采取了正確的措施,故產后出血率僅1.89%,且該患者同時合并血小板減少。

2.4.2回乳護理

根據具體情況,對于產后需回乳者,應采用大劑量維生素B6口服或麥芽煎茶飲,配合皮硝外敷乳房1次/日,或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外敷次數,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類針劑注射回乳,因應用大劑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膽汁淤積。

2.4.3新生兒的護理特點

從表3和表4反映出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兒特點是早產兒率、新生兒窒息率和宮內窘迫率高,故需根據新生兒出生時Apgar評分、羊水混濁程度和胎齡評分等情況,采取相應護理措施。如:新生兒窒息者的護理、羊水混濁者Ⅰ°~Ⅲ°的不同護理、早產兒的護理,及時有效的搶救復蘇(ABCDE復蘇等);持續密切的觀察生命體征、反射、肌張力、膚色、大小便、哭聲等;必要時作心電圖、心電監護和無創氧飽和度測定等;低流量適時的氧氣吸入(氧氣濃度20%-40%);緩慢有效的補液輸入(維持3-5ml/h輸液泵維持);循序漸進的喂養護理;恰當舒適的保暖工作等等,所有這些及時到位的護理,明顯降低圍產兒的死亡率。本文除帶入一例死胎外,無新生兒死亡。

3、小結:

通過護理人員對ICP患者有效的臨床護理,醫護間的積極配合,真誠地護患交流和支持,使ICP患者早產率、產后出血率以及圍產兒死亡率得到了明顯降低。同時,本文通過回顧性的總結,不僅加深??评碚撔轮R的掌握,而且可以拓寬護理人員的思路,同時更懂得整體的、動態的、個體化的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地ICP患者的護理,保證母嬰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