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09 02:39:00

導語:急性脊髓炎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性脊髓炎護理研究論文

關鍵詞:急性脊髓炎;觀察;護理

【摘要】目的幫助患者了解本病的各種護理問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生理、心理方面的評估,分析發現護理問題并制定護理計劃并實施。結果病人功能恢復良好,無一例死亡。結論預防各種并發癥是保證功能恢復的前提,護理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急性脊髓炎;觀察;護理

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質脫髓鞘或壞死所致的急性橫貫性損害。本病包括不同的臨床綜合征,可分為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種后脊髓炎、脫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發性硬化)、壞死性脊髓炎和副腫瘤脊髓炎等。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數患者出現脊髓癥狀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熱、腹瀉等病毒感染癥狀。急性脊髓炎可累及脊髓的任何節段,但以胸段(T3~5)最為常見,其次為頸段和腰段。病損為局灶性和橫貫性,亦有多灶融合或散在于脊髓的多個階段,但較少見。其臨床特點是急性起病,病變水平以下運動、感覺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病變常局限于數個節段。急性脊髓炎可發病于任何年齡,青壯年較常見,無性別差異,散在發病。病前數天或1~2周常有發熱、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癥狀、或有過勞、外傷及受涼等誘因。急性起病常在數小時至2~3天內發展到完全性截癱。首發癥狀多為雙下肢麻木無力,病變部位根痛或病變節段束帶感,進而發展成為脊髓完全橫貫性損害。胸髓最常受累。典型表現為運動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感覺障礙[1]。及時發現、及時治療,精心護理,預防并發癥和早期康復訓練對功能恢復及改善愈后具有重要意義。護理是救治成功的關鍵。現將筆者對于急性脊髓炎這一病例的觀察與護理體會闡述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我科自2003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了10例急性脊髓炎的患者,男7例,女3例;年齡18~46歲,平均年齡36歲。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其中1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癥狀緩解,部分自理,5例可完全自理,在此10例病例中,無一例死亡。

1.2輔助檢查

1.2.1血生化急性期外周血白細胞正常或輕度增高,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輕度增高,氯化物正常。少數病例脊髓水腫嚴重,可有不完全梗阻。

1.2.2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可正常也可增高,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質可輕度增高。糖、氯化物含量正常。

1.2.3核磁共振顯示腦脊液白質內脫髓鞘性改變。

1.3治療目前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以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為主。藥物治療如下。

1.3.1皮質類固醇激素急性期可用大量甲強龍短程沖擊療法,臨床改善通常出現在3個月后,也可用地塞米松。

1.3.2免疫球蛋白增加機體的免疫力及抵抗力。

1.3.3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泌尿系或呼吸道感染。

1.3.4其他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功能恢復。血管擴張劑如鹽酸、尼莫地平、丹參。神經營養藥如ATP、細胞色素C、胞二磷膽堿,可能對促進恢復有益。

2護理

2.1病情觀察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清,多數患者出現脊髓癥狀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熱、腹瀉等病毒感染癥狀,且起病急,認真的病情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以利于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采取措施。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神志的變化,尤其注意觀察神志和呼吸的變化。注意有無上升性脊髓炎的征象,如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觀察感覺平面的部位,下肢肌力、肌張力、腱反射的改變及異常感覺等等。注意觀察合并癥,如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敗血癥及腹脹等。發現病情變化,應及時通知醫生采取措施。

2.2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2.2.1合并肺感染的護理病變累及脊髓的任何節段,且多數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控制炎癥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協助患者采取舒適臥位,并保持呼吸道通暢,每2h翻身拍背1次,以利排痰,必要時給予及時吸痰,霧化吸入每日2~4次。囑患者多飲水,最好為熱偏涼的白開水。正確留取痰培養,依據不同的致病菌采取相應的抗生素治療。

2.2.2合并泌尿系感染的觀察與護理保持床單位的清潔整齊,嚴格無菌操作下進行導尿術,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沖洗膀胱2次,病人應經常排空膀胱,可除去感染的尿液。留置尿管應2~3h開放1次,以避免尿液淤積和膀胱過度膨脹。囑患者多飲水,每日的飲水量應在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觀察尿色及尿量,并觀察有無尿路刺激癥狀。留置尿管的患者尿道內分泌物較多,每日應用2%的安爾碘擦拭尿道口2次。加強心理護理,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增加營養,防止便秘,女性應保持外陰清潔,會陰沖洗每日2次。排便后清潔會陰部,使用衛生紙時由前往后擦拭。避免不必要的泌尿系機械檢查。2.2.3合并褥瘡的觀察與護理褥瘡的發生會增加機體的感染幾率,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一定要避免褥瘡的發生。保持皮膚的清潔干燥,床單位整潔平整,每日溫水擦浴1~2次,并輕輕按摩肩胛部、骶尾部、足跟及腳踝等骨突處。每2h翻身1次,以免皮膚長期受壓。可在小腿部墊一氣圈,將足部懸起,促進血液循環。有經濟條件者可用電動充氣氣褥。加強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長期臥床的患者應保持足部功能位,以利于愈后的康復鍛煉。

2.3機械通氣的護理急性脊髓炎的患者起病急,發展迅速,常在數小時至2~3天內發展到完全性癱瘓,由于病變累及脊髓的任何節段,出現呼吸困難。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注意呼吸機的濕化瓶應及時添加蒸餾水,以達到呼吸道的濕化作用。氣管套管的氣囊應保持充氣狀態,每6h放氣1次,放氣時間小于10min。保證呼吸機管路的清潔,每周消毒1次,氣管切開傷口每日換藥1次。保證傷口的清潔干燥。由于嚴格的無菌操作和精心的護理,傷口未有感染。

2.4排便的護理由于患者長期臥床,食欲減退,食量減少,胃腸蠕動減慢亦或無力排便,易引起排便困難和便秘導致腹脹等許多臨床癥狀。囑患者多食蔬菜和水果及粗纖維食物,并給予番瀉葉代茶飲,口服通便靈,開塞露射肛,必要時給予肥皂水清潔灌腸以助排便。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本組病例患者均未出現便秘引起的腹脹等病癥。

2.5睡眠的護理由于受各種監護儀器的影響,患者睡姿的不舒適,翻身不便等機體狀態的約束,心情煩躁,同室病人的影響,使患者不能有完整的睡眠。我們應將護理工作時間安排緊湊,盡量集中時間進行護理操作,向患者和家屬講明作息時間和探視時間,定時放窗簾,認真做好晚間護理。嚴格探視時間,做好病房環境的管理,護士巡視病房時動作要輕,提高個人素質,不可在病房內大聲喧嘩。調暗燈光,給患者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劑。

2.6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活動對疾病的轉歸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脊髓炎患者多有焦慮及恐懼心理,因本病為突發起病,患者及家屬均無思想準備,由于缺乏相關知識,病人多有過度緊張。故護理人員在救護的同時,應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開展健康宣教,盡量關心安慰患者,并同時做好家屬的心理安撫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架起護士與患者之間溝通的橋梁。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能起到輔助藥物治療的作用[2]。

3健康教育

自患者入院開始,我們就利用圖片及一些醫院編寫的疾病手冊,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向患者進行有計劃的健康宣教[3]。教會他們認識疾病的危害性,懂得護理、治療、飲食、藥物和衛生等方面的知識。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藥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患者面對疾病,做到心中有數。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健康教育使人得到了實惠,護患關系密切,病人滿意度上升。同時也培養和訓練了護士,護士自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理論水平,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的發展,以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預防疾病,增強健康,提高生存質量的需要。

4體會

通過對本組病例的觀察與護理實施,使筆者對本病有了更深的了解。多數患者在出現脊髓癥狀前均有感冒病史、腹瀉及病毒感染病史。應予以高度重視,且勿與普通感冒混淆,自行口服藥物解決,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適宜的診療時機,引發運動、感覺障礙,使病情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康復治療也應早期進行,肢體被動活動與按摩、改善肢體循環,部分肌力恢復時應鼓勵病人主動活動。護理極為重要,預防各種并發癥是保證功能恢復的前提。護理是救治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維治.神經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08.

2孟寶珍.臨床護理管理指南.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6,150.

3周士芳.基層醫院健康教育的實施.天津護理,2001,9(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