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尿潴留護理

時間:2022-03-12 11:43:00

導語:產后尿潴留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后尿潴留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院婦產科共發生產后尿潴留16例,其中10例為剖宮產術后24h拔除留置導尿管后發生,6例為陰道分娩后發生。

1.2方法產后尿量明顯增多,應鼓勵產婦產后盡早自解小便。產后4h即應讓產婦排尿,若排尿困難,應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鼓勵產婦坐起排尿,對不能自行排尿者,用溫開水沖洗尿道外口周圍誘導排尿,或下腹部正中放置熱水袋,刺激膀胱肌收縮,也可針刺關元、氣海、三陰交、陰陵泉等穴位,對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1mg,興奮膀胱逼尿肌促其排尿[1]。應用宮底按摩,用左(右)手尺側面壓在宮底部,其五指并放在產婦腹部用掌力向下向腹壁方向按摩,揉時動作要輕,力度逐漸增加,以病人能耐受為度,同時囑病人放忪腹部,按摩10min~15min即可。若上述方法無效,應給予留置導尿并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拔除留置尿管前給予溫熱生理鹽水200ml~300ml+慶大霉素8*104U+阿托品1mg膀胱灌注后20min~30min讓產婦下床自解小便。

2結果

護理人員通過上述方法,加強臨床護理,降低了產后尿潴留的發生。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院婦產科共分娩1206例,發生產后尿潴留16例,發生率為1.49%。

3預防措施

3.1簡便的誘導排尿方法1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緩和排尿抑制,使產婦產生尿意,促使排尿;2熱敷法:將熱水袋或熱毛巾置于產婦下腹部膀胱區,利用熱力使松弛的腹肌收縮,腹壓升高而促進排尿。3按摩法:將手置于產婦下腹部膀胱膨隆處,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10次~20次,再用手掌自產婦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以減少膀胱余尿;4熱氣熏蒸外陰部:產婦取蹲位,將盛有開水的水盆置于產婦會陰部,利用水蒸氣刺激尿道周圍神經感受器而促進排尿。

3.2.2宮底按摩法按摩宮底,可以使周圍的穴位如關元、氣海、水道、中極等受到刺激。中醫理論認為中極、關元、氣海均按任脈走行,是治療小便光潴留的常用穴位。水道屬足陽明胃經位于臍下旁開2寸,按摩此穴位,也有促進排尿的作用。按摩宮底,可以間接地按摩、擠壓膀胱,刺激和誘導膀胱收縮促進排尿[2]。

3.2.3穴位應用或肌肉注射法可以用蔥泥均勻貼敷于臍下氣海穴及關元穴,蔥泥上可覆蓋塑料薄膜其上置熱水袋熱敷,以促使蔥泥局部滲透發揮作用;將產婦置于蹲坐位,用左手扶在產婦腰部,右手以拇指按壓關元穴,由腹部向后(脊柱方向)向下由輕到重地按壓,同時囑產婦下腹部放松屏氣并用力解出小便,直至小便排空方可停止按壓[3];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新斯的明對膀胱平滑肌的興奮作用較強,可為產后尿潴留的產婦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mg~1.0mg,以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縮而排尿。

4討論產后尿潴留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多見于初產婦。產后尿潴留使病人十分痛苦,因此關鍵還在于預防。大部分產婦發生尿潴留是因為產程時間長、疲勞過度以及未進食物體力不支所致,護士在接待時要做好宣教工作和心理護理,加強病房巡視,對于尿潴留的高危因素病人,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膀胱功能。護理時應尊重理解產婦,給予安慰、開導和鼓勵,使產婦思想放松,認識到盡早排尿的好處,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顧慮,充滿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預防措施實施越早越好,宜在產后1h之內進行。護理時要熱情,耐心向病人解釋清楚,不要應付病人,并要多次督促產婦排尿。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99-101.

[2]徐蘊華.新編婦產科臨床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48-49.

[3]劉志英,孟繁榮,薛玉艷.分娩鎮痛對產后尿潴留的影響[J].護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