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輸液患者的護理責任制論文

時間:2022-10-14 11:51:00

導語:門診輸液患者的護理責任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門診輸液患者的護理責任制論文

[摘要]目的對責任制護理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方法將2008年1月一2009年3月門診輸液的患者548例,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273例和責任制護理組275例。常規護理組行門診輸液常規護理,責任制護理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責任制護理,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比較2組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和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r檢驗。結果責任制護理組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同時,責任制護理組的健康教育效果也明顯好于常規護理組。結論在門診輸液患者中實施責任制護理有助于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加強健康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責任制護理;門診;輸液;效果評價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也由功能制護理向責任制護理轉變。責任制護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護理制度。是護理工作的一個重大改革,它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給予全面、系統、整體的護理。責任制護理不僅對患者的機體進行護理,還對患者的心理、社會和家庭生活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復需要,給予最佳護理。輸液是醫療工作中最平凡而重要的治療手段,實施責任制護理是保證和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本研究旨在探討在門診輸液患者中實施責任制護理措施的效果,并與常規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收集2008年1月一2009年3月在我院門診進行輸液的患者548例,按門診輸液順序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273例和責任制護理組275例。2組患者年齡、性別、基礎疾病、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常規護理組接受常規護理,責任制護理組在此基礎上實行以下措施。(1)加強穿刺技術。我們每年都會制訂詳細的年度培訓計劃,對于新人科的護士,采取傳、幫、帶的方法加強穿刺技術的培訓,如小兒頭皮靜脈由經驗豐富的護士操作或帶教,力求一針見血。手背靜脈穿刺時宜選擇皮膚神經分布相對較少的第2、3掌背靜脈,該處神經痛閾高且血管粗大、同定,易于穿刺和減輕穿刺時的疼痛。每位患者穿刺前均用消毒液噴手,按要求做好各項消毒措施。(2)加強巡視制度。主管護士應隨時巡視輸液室。主動詢問有無不適,觀察輸液局部有無疼痛、腫脹、液體不滴、針頭移位或脫落,輸液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藥物的不良反應,如皮疹、胃腸道反應等,如果發現患者有輸液反應,要迅速處理并向主管醫生匯報。對于患兒要善于觀察面部表情、精神狀態,從哭聲中判斷其有無不適。在巡視過程中,隨時與患者溝通,協助生活護理。(3)健康宣教。主管護士向每位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的預防保健知識,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告知所用藥物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項,讓其了解輸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加強對青霉素、頭孢菌素類藥物的管理,做到現配現用,掌握輸液速度,根據病情、藥物的藥理作用調節滴速,告知患者不能擅自增加或減慢輸液速度。主管護士需要告訴患者按壓針頭的方法、時間及輸液后的注意事項,輸液結束后應休息15min再離開輸液室。

3.觀察指標。由醫院護理部按照護理持續質量管理標準分別對2組護理質量進行評估,具體評價包括輸液患者和家屬滿意度調查評分(分別對2組患者的家屬各1名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及輸液患者健康宣教情況調查2項內容。滿意度調查包括:輸液室環境、護士的服務態度、操作技術和巡視輸液的安全程度及等候時間等10個方面。健康宣教調查包括:介紹藥物知識及不良反應,疾病防治知識,輸液中滴速的調節和輸液后針孔按壓方法等10個方面。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并將2組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4.數據處理。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討論責任制護理自上世紀80年代開展以來,對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

專科護理理論水平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責任制護理注重護理質量和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及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責任制護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內涵,使患者在輸液過程中不僅得到治療,還可使患者在生理、社會、心理方面達到愉快的狀態,同時也使護理人員發揮主觀能動性、預見性,激發護士學習工作的熱情,使護理內容更明確、更具體。與傳統護理比較,責任制護理具有以下特點。

1.改善護患關系。傳統護理以單純完成醫囑為目標,護士對患者缺乏主動性,也缺乏對患者的身心護理,護士只是被動的執行醫生的醫囑,護士在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后,較少再與患者接觸,難以了解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使護理程序簡單化。在患者眼中,護士工作就是“打針、發藥”。而實施了責任制護理后,其中一項基礎下作是向患者或家屬收集有關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家庭狀況及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資料,制訂出全面而有效的護理計劃。要達此目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責任護士必須關心、理解、體貼患者,與患者進行交流。心理的溝通,必然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程度,愿意把心里話告訴護士。

2.加強醫護合作。臨床實踐中護士與醫生在工作上的關系常非平等協作的關系,責任制護理的實施,使得護士不再簡單的是醫生的助手,而是和醫生同樣擔負有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責任。護士除掌握本專業知識外,在疾病的發生、發展、病理變化等方面虛心向醫生求教,同時,憑借著可隨時接觸患者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又使她們成為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的“哨兵”。知識面的拓寬必然使護士頭腦靈活,反應敏銳。為醫生提供可靠病情資料,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護在工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示。形成合作的伙伴關系。公務員之家

3.提高護士整體素質。挑選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同志擔任責任護士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可以激發護士的自尊心,從某種意義上講,能擔任責任護士是領導及大家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但也不是一成不變,責任護士輪換1次,月,在任期內如不能勝任工作隨時撤換,這又使護士在工作中有緊迫感,從而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和鞏固專業知識,從而加強了護士的整體素質。在靜脈輸液時,常規護理組護士與患者缺乏交流,護士的任務就是將藥液輸入患者體內,不需要多講話,很少將患者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看待,忽視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更談不上人文關懷。在本研究中,我們對門診輸液患者改善輸液環境和服務態度、提高穿刺技術、隨時巡視;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加強安全輸液等措施后,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且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顯著提高,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姚青。對門診輸液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評價。上海護理,2007,7(3):42.43.

[2]鄭海霞,趙榮美。診輸液患者的不遵醫情況分析及護理。護理學報,2009,16(6):54-55.

[3]黃萍,周瑞珍。患者對節假日護理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分析。南方護理學報,2005,12(9):21·23.

[4]王艷春,王躍平,薄明香,等門診輸液室健康教育實施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5,11(10):569.570.

[5]張秀敏。人性化護理在輸液患者中的運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9B):75.

[6]于姝麗,趙素峰,兀麗仙。實行醫護合作組的探討。護理研究,2001,15(2):114.

[7]李曉英,李金華,李玉風,等。整體醫療護理責任制管理在婦科病區的應用。護理研究,2005。19(i0):2148.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