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家庭整體護理策略論文

時間:2022-12-02 09:45:00

導語:老年糖尿病患家庭整體護理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糖尿病患家庭整體護理策略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患糖尿病的現象相對增加,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識,提高患者對家庭護理重要性的認識是患者康復的關鍵。本文就糖尿病人的家庭護理進行了分析、討論,提出具體護理方法。

關鍵詞:糖尿病家庭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疾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臨床綜合癥(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是由于人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缺乏所至,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是一種終身疾病。糖尿病發生后,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糖大量從尿中排出,并出現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頭暈、乏力等癥狀。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進一步發展則引起全身各種嚴重的急、慢性并發癥,可導致眼、腎、神經、皮膚、血管和心臟等組織、器官的慢性并發癥,以致最終發生失明、壞疽、尿毒癥、腦中風或心肌梗死,嚴重威脅身體健康。

糖尿病具有家族遺傳易感性,但這種遺傳尚需外界因素的作用,這些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體力活動減少,飲食結構不合理,病毒感染等。由于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的發病率和致殘致死率已躍居威脅人類生命和生活質量的第四位。老年人群體中糖尿病患者的比率在逐年增加。然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實際在醫院病房中的時間卻是比較少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的護理和自我保健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往往人們缺少這方面的知識或缺乏對糖尿病主要癥狀的了解,因此就需對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護理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包括飲食結構,體育鍛煉,精神神經因素,化學物質和藥物,血糖監測和控制,預防和定期檢查等內容。

一、合理的飲食結構

無論在我國還是在西方,人們的飲食結構都以高熱量、高脂肪為主,而熱量攝人過多超過消耗量,則造成體內脂肪儲積引發肥胖。同時,高脂肪飲食可抑制代謝率使體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發Ⅱ型糖尿病。老年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更易使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并易并發心血管病。常年食肉食者,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高于常年素食者,主要與肉食中含脂肪、蛋白質熱量較高有關。所以飲食要多樣化,以保持營養平衡,避免營養過剩。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血脂癥,高血脂促使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

老年人新陳代謝減慢,碳水化合物代謝也減慢,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減少,致糖耐量減退,另一方面也可能食人過多,轉變成脂肪儲存下來。在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多吃粗糧,粗糧可減少患糖尿病的危險。一定要注意每日的熱量攝入量不能超過人體需要量,對含糖量多的食物絕對不吃。避免貪食,少吃動物脂肪和精制食品,多吃魚類、蔬菜、豆制品和水果,水果最好只吃含糖量在4%以下的,如橙、西瓜、杏、草莓、菠蘿、檸檬、李子、西紅柿、黃瓜等,而且每天的攝入量不要超過400克。含糖量在10%以上的不能吃,它們是蘋果、柑桔、香蕉、水蜜桃、石榴、荔枝、梨、龍眼等,吃水果最好在進食后約2小時左右。老年糖尿病患者應做到不吸煙、不喝酒,與不吸姻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煙的糖尿病患者發生大血管病變,如動脈粥樣硬化、腦中風、心肌梗死、下肢脈管炎和壞死的危險性大大增加;酒會加重糖尿病病情或引起低血糖并掩蓋低血糖癥狀,使甘油三脂和乳酸水平增高。控制體重增加、防止肥胖,但控制體重不宜提倡節食的方法,而采用少吃多餐等方法,糖尿病的自我保健和食物療法比藥物治療更重要。

二、適當體育鍛煉

體力活動可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改善代謝,減輕胰島素抵抗,使高胰島素血癥緩解,降低心血管并發癥,因此體力活動減少已成為Ⅱ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應安排適當的體育鍛煉,每天早、中、晚散步30分鐘,也可視條件開展其他健身活動。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及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宜,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恒,否則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為了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可隨身攜帶一些食品備食。特別是飯后應進行室外活動,不宜立即臥床或睡覺。總之,運動是糖尿病人的輔助治療,它能促進糖的氧化作用,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三、精神神經的因素

在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精神神經的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近年來中外學者所公認的。因為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激動,心理的壓力會引起某些應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與胰島素對抗的激素,這些激素長期大量的釋放,勢必造成內分泌代謝調節紊亂,引起高血糖,導致糖尿病。老年患者必須學會精神放松,遇事不急不躁,保持情緒穩定,大喜大怒會升高血糖。

四、化學物質和藥物

已經查明有幾種化學物質能引發糖尿病,兩種臨床用藥,戍雙咪(用于治療肺炎)和左旋門冬酰胺酶(一種抗癌藥)也能引起糖尿病。

老年人過去有肝炎、腎炎史,在用藥前應先查肝腎功能,在肝功能異常時不能用雙胍類及胰島素增敏劑,否則易產生肝功能衰竭,許多降糖藥在肝內代謝,經腎排出,所以在肝腎功能不良時應慎重選藥。在老年糖尿病肝腎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時,應及早應用胰島素治療,但是用胰島索更要防止低血糖,劑量不可過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視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錯劑量。作為一名糖尿病患者,應該及早制定好長期的控制目標,對糖代謝,脂代謝,血壓等指標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出現眼底病變,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等各種并發癥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各種危險因素,以防病情變化。這包括必須戒煙,控制飲食,保持適當運動和采用藥物治療。

五、血糖監測、控制、預防和定期檢查

老年人雖然易患糖尿病,但如果能進行積極的預防,其發病率是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5.1保持心情舒暢,心胸開闊,有利于防止血糖升高。

5.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制,勞逸適度。

5.3定期檢查血糖,尿糖及血脂,防止動脈硬化和及早發現本病,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每月復診一次,平時常測尿糖,有條件自測血糖更好,特殊情況下,如發燒、腹瀉或全身不適,及時就診,經常量血壓,保持血壓在正常值,高血壓可加快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每年做一次全面檢查,包括測視力、看眼底,查24小時尿白蛋白和神經系統體檢,進行經常性的血糖和血壓控制。公務員之家

5.4做好各種記錄,包括飲食和藥物治療,血糖、尿糖和其他有關檢查等。以上的糖尿病知識和家庭護理安排,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應該是適用的,就絕大多數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的,可影響全身各個臟器和組織的,但也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控制及其并發癥的防治,防止低血糖反應是控制糖尿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糖尿病人在正規藥物治療的前提下正常作息,合理飲食,勞逸適度,心情舒暢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