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2-13 09:15:19
導語: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了解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法對護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的效果。方法對我院實驗班74名護生進行為期一年的理論實踐一體化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對照班77名護生進行傳統教學,比較兩班病例分析考核成績、閉卷理論考試成績、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和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自評問卷結果。結果兩班病例分析考核成績、閉卷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專業能力得分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專業知識、專業技術、態度/價值觀、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法有助于提升護生崗位勝任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崗位勝任力;內科護理學
項目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以項目帶動教學,完成項目的過程實際就是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過程,學生全員參與,獨立制訂計劃并實施,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學習,激發了學習動力和潛力,提升了自我效能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1,2]。護士崗位勝任力是指能夠促使護士勝任本崗位工作并在該崗位上產生優秀工作績效的工作動機、個人特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價值觀等[3]。本研究通過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探討項目教學法是否有利于培養護生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對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形成是否有幫助,為今后開展行動導向教學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從我院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二年級4個自然班中隨機選擇兩個班作為實驗班(共74人),另兩個班作為對照班(共77人)。護生年齡19~21歲,平均19.8歲,均為女性。1.2方法。1.2.1研究方法。內科護理學由兩位教師教授,每位教師隨機選擇一個實驗班和一個對照班進行為期一年的教學。實驗班按照項目教學法進行內科護理學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對照班按照課堂理論講授+實驗室技能實訓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內科護理學教學。教學結束后,比較兩班病例分析考核成績、閉卷理論考試成績、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和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自評問卷結果,檢驗項目教學法對護生崗位勝任力培養的效果。兩班病例分析考核、閉卷理論考試以及技能操作考核內容均完全相同,病例分析考核滿分20分,閉卷理論考試滿分100分,技能操作考核滿分100分。1.2.2項目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者依據內科護理學課程內容特點,參考相關文獻[4~6]以及3位護理教學專家、3位臨床內科護理專家的建議,設計了20個學習項目,每個項目又根據難度遞增原則或邏輯順序設計了2~5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任務(見表1),各項目任務有所側重,或強化某方面專業知識,或突出訓練某方面技能,或培養某項重要的職業能力,或強化重要儀器設備的使用等。實驗班實施行動導向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學生課前預習并填寫預習記錄表,課上教師根據預習情況講解難點,然后護生依據項目學習任務書的要求,進行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擬完成學習任務,并書寫護理文件。學習任務書以臨床案例的形式引導護生按照內科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流程完成病人的入院護理(入院安置與護理評估)、住院護理(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治療護理)、出院護理(健康指導、協助辦理出院手續),之后進行成果展示,師生共同評價。教師點評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強化要點。每完成一個項目,護生需繪制一份思維導圖。為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課前教師認真備課,并與實驗教師集體備課,為護生提供PPT、視頻、參考資料、學習資源獲取途徑;實驗教師除了按照項目任務書的要求準備實驗用物外,還在課后開放實訓室,為護生提供練習機會,保證教學1.2.3問卷調查。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自評問卷由研究者依據美國學者R•博亞特茲提出的勝任力洋蔥模型[7],參考有關文獻[8~14]編制,并請3位三甲醫院內科護理專家進行效度檢驗,問卷Cronbach’α系數為0.979。問卷共70個條目,分為7個方面,用以測試護生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其中反映專業知識的條目10個,反映專業技術的條目27個,反映專業能力的條目17個,反映態度/價值觀的條目9個,反映自我概念的條目2個,反映人格特質的條目2個,反映動機的條目3個。問卷采用5點計分法,完全不同意計1分,完全同意計5分,分數越高,說明該方面能力越強。實驗前后分別發放問卷151份,收回151份,有效問卷147份,有效回收率97.4%。1.2.4統計學方法所得有效數據輸入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和獨立樣本t檢驗。
2結果
2.1兩班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比較(見表2)表2顯示,兩班病例分析考核成績、閉卷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2.2兩班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評分比較(見表3)表3顯示,兩班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自評問卷中專業能力評分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專業知識、專業技術、態度/價值觀、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3.1項目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習效果。表2結果顯示,內科護理學學習結束后,實驗班護生的病例分析考核成績、閉卷理論考試成績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班,證明理論實踐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有助于提升護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以小組學習為中心,以課程項目為主線,以任務目標為使命,強調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三維培養[15]。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與交流獲得直接經驗,從而形成職業能力,逐步提升崗位勝任力。實驗班護生課堂上以完成護理工作任務為目標進行學習,避免了學習的盲目性,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記憶,同時對所學疾病有了感性認識,認識到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學習主動性,提升了學習效果[5]。3.2項目教學有助于培養護生綜合素質和崗位勝任力。表3結果顯示,實驗班內科護士崗位勝任力中的專業能力得分高于對照班。職業教育不僅注重知識學習,而且重視職業能力培養。項目教學有助于培養護生綜合素質、團隊精神,以及解決問題、與人溝通、信息處理和自我學習等職業核心能力,有利于提高護生崗位勝任力。但本研究中,實驗班護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術、態度/價值觀、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得分與對照班護生無顯著性差異,與表2結果不相符。因此,研究者與實驗班護生進行訪談,訪談中護生表示“在理實一體的課堂教學中,經常發現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因此盡管考試成績還不錯,但自我評價并不高”。盡管如此,實驗班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平均分仍高于對照班。由此可見,項目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護生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升護士崗位勝任力,為就業打下良好基礎。此外,表3中實驗班護生的態度/價值觀、自我概念、人格特質和動機得分與對照班護生無顯著性差異,這主要是由于這些是崗位勝任力模型最里層、最核心的部分[7],需要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逐步積累,實現從量變到質變。3.3項目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咨詢者與幫助者、項目與情境設計者、教學資源準備與開發者,護生也不再是被動接受者、被灌輸者,而是知識與技能的主動學習者、積極探究者和建構者,師生關系平等。教師需要不斷鉆研業務,自覺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強化專業技能,提升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相長。總之,內科護理學項目教學的實施,有利于提升護生崗位勝任力,激發學習動機,改變學習行為,增強學習效果,提高護生專業素養,使其成為滿足崗位需求的合格護理人才。
作者:閆瑞芹 賈小瑩 王燕燕 支玉惠 吳俊紅 單位: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 上一篇:微視頻資源在護理學的應用
- 下一篇:高階思維能力在骨科護理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