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喉炎護理體會心得

時間:2022-05-29 09:08:01

導語:小兒急性喉炎護理體會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急性喉炎護理體會心得

【摘要】目的:總結小兒急性喉炎不同病情階段的臨床護理要點。方法:對94例急性喉炎患兒實施病情觀察、氧氣吸入、霧化吸入、氣管切開護理、生活護理、飲食護理等護理措施。結果:經過治療及護理后,94例急性喉炎患兒中死亡1例,其他患兒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療效果滿意。結論:根據急性喉炎患兒病情發展需要,制定并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和護理質量,促進患兒康復。

【關鍵詞】急性喉炎;小兒;生活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飲食護理;霧化吸入;生活護理;吸氧

小兒急性喉炎又名急性聲門下喉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小兒急癥之一,多發病于1~3歲小兒,這與小兒喉部解剖生理特點有關。小兒喉部呈漏斗形,喉腔狹窄,氣道阻力較大,咳嗽反射差,一旦繼發喉黏膜炎癥,喉部分泌物不能及時排出,加上喉部水腫,容易造成喉梗阻[1]。早期以喉部痙攣為主,多表現為聲音嘶啞,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發展為呼吸困難、陣發性犬吠樣咳嗽、發紺甚至窒息死亡。小兒急性喉炎發病突然,病情變化迅速,臨床中應根據患兒不同病情程度,給予合理有效的護理,以提高患兒搶救成功率。現將臨床診治94例急性喉炎患兒的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在南陽市中心醫院診治的急性喉炎患兒9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2例,女32例;1周歲以內20例,2~3周歲45例,4~6周歲22例,7周歲以上7例;平均年齡(2.2±1.7)歲;患兒存在1種或多種臨床表現,其中高熱82例,聲音嘶啞18例,喉鳴72例,咳嗽66例,呼吸困難69例;Ⅰ度呼吸困難43例,Ⅱ度呼吸困難21例,Ⅲ度呼吸困難5例。

1.2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兒科學》中小兒急性喉炎的診斷標準及急性喉梗阻分級標準[2]。

1.3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急性喉炎患兒;無先天性肺部疾病及心臟疾病;先天發育正常;患兒配合度良好,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4排除標準近期有糖皮質激素服藥史;有支氣管炎或其他肺部疾病;有小兒哮喘、喉部先天性疾病或過敏性疾病者。

2護理方法

2.1生活護理對于呼吸困難者,應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向家屬詢問疾病史和過敏史,準確建立患兒病例,調整病室內合理溫濕度,為患兒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保證充足睡眠。指導患兒家屬正確的哺乳和輸液體位,盡量減少患兒頭頸部過多扭轉或過度前后仰動作。

2.2密切觀察病情給予心電監護,密切監測患兒血壓、心率、呼吸、體溫、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其中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監測尤其重要,可配合監測患兒精神狀態、意識狀態、嘴唇皮膚顏色、呼吸頻率與節律等來間接判定患兒是否存在呼吸困難。若發現患兒存在發紺或口唇蒼白、鼻翼翕動、煩躁不安、血氧飽和度下降甚至抽搐等癥狀,則提示患兒存在嚴重呼吸困難,應盡快給予糾正,為醫生搶救爭取寶貴時間。

2.3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存在Ⅱ度或Ⅲ度呼吸困難患兒,護理人員應根據患兒缺氧程度,給予間斷或持續性氧氣吸入,在保證患兒機體氧耗量的同時,減輕呼吸困難癥狀,緩解心臟負擔。氧氣吸入時最好給予濕化及溫化處理,以增加吸入氧氣的濕度和溫度,減少對患兒呼吸道的刺激。對于喉部或氣道內分泌物較多的患兒,可刺激喉部,引發反射性咳嗽,促進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對于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應給予超聲霧化吸入稀釋痰液,取0.9%氧化鈉注射液10~20mL,加入地塞米松5mg或吸入性布地奈德1mg,慶大霉素4~8萬單位進行霧化吸入,鼓勵患兒口鼻同時吸氣,吸氣要深,盡量吸入肺深部,霧化吸入時應由家屬陪護。若患兒哭鬧不止,應暫停霧化,霧化頻率及時間根據患兒病情酌情安排,以每日2~3次,每次20min為宜[3]。

2.4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護理對于出現喉梗阻,且達到Ⅲ度呼吸困難的患兒,應密切觀察患兒呼吸困難程度及變化。若呼吸變快,呼吸困難程度進一步加重,應立即報告醫生,同時做好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準備[4]。患兒一旦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應做好相關護理,定期吸痰和霧化吸入,時刻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氣管切開患兒,應定期消毒切開傷口,更換套管處無菌敷料,每日消毒至少3次。每次消毒時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同時密切觀察切開處是否有紅、腫、熱、痛或滲出液等感染跡象,一旦出現感染,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抗感染治療[4]。每班認真交接氣管插入長度,并準確記錄。

2.5飲食護理小兒患病期間機體消耗較大,應加強營養攝入,指導合理搭配飲食,鼓勵患兒多飲水,既可滋潤喉部,又利于機體代謝產物的排出,忌食生冷、堅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高熱量、高蛋白、低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為主,以半流質或流質飲食為主,在保證機體所需營養攝入的同時,鼓勵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和嘔吐、腹瀉等不適發生。

3療效觀察

94例急性喉炎患兒均根據病情需要實時調整護理策略,經過治療及護理后,1例患兒因出現呼吸衰竭發展為多臟器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他患兒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逐漸痊愈出院,患兒家屬對治療及護理效果表示滿意。

4討論

研究表明,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急性喉炎患兒預后,提升其生存質量[5]。生活護理措施是所有護理措施的基礎,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自理能力較差,通過對其實施基礎生活護理,能夠提升患兒舒適度,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其精神緊張情緒,同時吸氧、輸液護理、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是治療順利進行的有利保障。在基礎護理基礎上還應根據患兒病情及護理級別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通過生命體征監測可間接判斷患兒病情進展,為治療及制訂護理方案提供參考依據。小兒喉炎最常見且嚴重的臨床癥狀是氣道梗阻,因此呼吸道護理是小兒急性喉炎的護理重點,保障呼吸道通暢就是保障患兒生命。在護理過程中,護士應嚴格根據患兒病情給予科學護理,合理調節吸氧時間及氧氣濃度,避免長時間高濃度吸氧導致氧中毒。對于氣道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應給予超聲霧化吸入,霧化吸入過程中應實施預見性護理,以提高患兒依從性。對于病情嚴重的氣管切開患兒,應嚴格給予無菌操作,避免造成肺部感染,同時做好搶救物品準備與藥物準備,熟練掌握急救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隨時準備協助醫生進行搶救護理。對于病情處于康復期患兒,應加強其營養攝入,給予科學的飲食指導,必要時可幫助其家屬制訂科學食譜,以提升患兒機體抵抗力,促進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根據患者病情,制訂科學合理的護理計劃,并嚴格遵循標準護理規程實施護理,是保障患兒康復的重要措施,有效保障了患兒生命安全,為醫生搶救提供可靠保障,從而提升小兒急性喉炎的治愈率,改善其預后,提高其生存質量。

作者:姬曉蕊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