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風險對策

時間:2022-08-12 03:39:06

導語: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風險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風險對策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消化機能的減退,脾胃的各項功能也隨之減弱。因老年人消化內科疾病的護理工作和年輕人有所不同,因此在此向在職的內科護理工作人員或在讀的護理專業學生推薦一本書,即關于消化內科護理知識的圖書《消化內科護理工作指南》。《消化內科護理工作指南》在一定程度上為消化內科護理工作提供了幫助,也促使學者們在護理工作中積累經驗,滿足了對于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工作的要求。

本書共有4篇,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內容新穎、有更新:它及時將新疾病和學科新進展引入本書之中,比如胃腸動力、腸內腸外營養護理進展等。(2)制度化理念:突出臨床護理的規范性,用細致的制度規范臨床護理工作。(3)題材新穎:考慮到臨床護理工作的特點,盡量通過護理個案,幫助讀者了解罕見病和少見病的知識和相關進展。(4)結構新穎:本書共分為6個章節系統介紹,第1章分為6個小節,主要講消化內科的護理管理,系統地介紹了消化內科的整個系統管理、崗位職責和管理制度和消化內科護理的工作內容。強調無論是年輕患者還是老年患者都需要護理工作做到位,才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從而大大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第1章中的第6節指出了消化內科常見的風險評估和防范。第2章主要闡述消化內科的護理技術與操作配合。對于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視,包括消化內科的幾種常見疾病的護理與操作配合。前兩節和第6節主要闡述腸道和結腸的護理及關于腸道鏡檢查的護理細節。第3節簡單介紹了膽道引流的護理技術,第8~15節則分別說明了護理肝臟等器官所需要做的各種檢查項目。第3章主要闡述消化內科疾病常見癥狀與體征護理。對有癥狀患者的護理直接關系到醫患關系的好壞,這就要求護理工作人員要細心和專業,而這一章節細致地列舉了常見的消化內科病癥患者的護理方法,比如食欲不振、嘔吐、腹痛、腹瀉、便秘、黃疸、腹水、消化道出血、腹脹、水腫和低血糖等。第4章是第3章的延伸,介紹了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和規范,掌握了這些操作方法就會消滅一定的安全隱患。此章分為20節,每一節為一種疾病的詳細護理方法。第5章屬于疑難病例的護理,這也是護理最難做的工作種類,比如中毒性巨結腸、急性重癥胰腺炎、急性蜂窩織炎性胃炎等近20種疑難病癥。第6章也是此書最后一章,也是本書的精華,共分為4節,第1節介紹了消化內鏡護理的發展趨勢,第2節介紹了腸內腸外營養護理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第3、4節則介紹了胃腸的護理現狀和發展趨勢。結合全書可發現,消化內科的護理中風險較大的是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

消化內科老年患者護理風險如下:(1)護理人員自身的問題。如護理態度、護理不當、技術欠缺、無風險意識、用藥及健康宣教不力等方面的問題。(2)經驗不足。如操作技術不熟練、對設備操作不熟練、護理經驗不足,這些都是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因此,我們應加強業務培訓和學習,采用有經驗者與無經驗者搭配組合的模式,相互交流與學習,從而提高護理水平,達到臨床急救最佳療效的目的。醫院也應采取一些強有力的措施,比如日常工作中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加強用藥管理、重視陪護工作及加強宣教力度等。通過有效地降低護理風險,有效地杜絕老年患者護理的安全隱患,達到提高護理質量和安全性,更好地改善醫患關系的目的。

總之,該書涵蓋了消化內科的護理常識、常見病癥的護理措施及疑難病癥的檢查和護理措施等,讓廣大消化內科護理人員可學習到不同的病癥應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從而積累護理經驗,避免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該書可以作為消化內科臨床護理人員學習用書,也可以作為在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課外學習輔導書籍,也可供消化內科護理方面學者參考借鑒。此書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護理工作指南,希望通過此書的全面介紹能夠指導臨床相關人員業務水平的提升。

作者:譚琳 李云帆 李莉 單位:重慶市開州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