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組長對兒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
時間:2022-08-08 10:33:33
導語:護理組長對兒科護理管理質量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兒科護理人員20名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7.1±2.6)歲,從事護理工作的時間為2~19年,平均時間(4.5±1.6)年,學歷:8名大專、6名大專、6名中專,技術職稱: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9名,助理護士2名。
1.2方法
1.2.1責任組長的納入標準。首先對全科護士進行考核,考核標準有:專業技能、工作態度、學歷、工作時間、對突發事件的反應及處理能力等等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其次規定進行專業護理工作5年及5年以上,學歷為大專以上,工作經驗豐富,工作態度積極,溝通能力較強。最后要求護理人員自主報名,民主投票。1.2.2護理組長的工作職責。護理團隊的中心就是護理組長,他的工作首先就是完善患者的護理工作;其次要把團隊中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安排妥當并做好檢查工作,對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落實,對護理質量進行評估;然后要做好溝通工作,交流工作經驗,使整個護理團隊的工作質量做到最好[2]。最后就是負責一些難度較高的工作,例如突發狀況的處理、病情嚴重患者的護理工作、具有挑戰性的靜脈穿刺。1.2.3責任組長工作重點內容。(1)監督床邊交接工作的順利進行。經常對病房進行巡視,熟悉每個患者的病情,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多與交接班護理人員進行交流,對每一個關鍵環節仔細處理。之后對交接班的護理工作進行評價,檢測基本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2)晨間交班工作的進行。要求夜班護士把夜間工作情況進行匯報,匯報內容包括患者的病情變化、是否有突發狀況以及突發狀況的處理等等。(3)與主治醫生一起查房。責任組長要第一時間掌握患者病情變化,了解患者最佳治療方法以便配合最佳治療方法制定出最佳護理方案。(4)規劃護理計劃。關鍵就是巡點患者,安排并調節下級護士的工作,隨時檢查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情況[3]。(5)對疑難病例的護理工作的研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遇到難以處理的問題要及時進行護理會診,對重點患者包括疑難雜病患者的護理方法要進行討論解決,進而對不恰當的方法進行及時的改正。(6)責任組長對患者進行各個方面的評測,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導工作,對出院患者做好健康知識普及,對患者做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指導,進而提高護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對于護理管理質量進行評測,采用不記名的方法來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為實施前后護理質量開展評估,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健康教育情況、主動巡視病房、主動與患者溝通、告知出院注意事項等。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護理組長責任制后兒科護理管理質量顯著優于實施前(P<0.05)。見表1。
3結論
在科技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在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以及對醫療保健的向往在與日俱增。所以層級式責任管理在護理工作中發揮著極其大的作用,尤其是護理責任組長在這種管理模式中發揮著主心骨的力量。護理責任組長憑借已有的豐富的工作經驗對資歷較淺的護士進行指導,培訓并考核[4]。通過護理組長的指導與監督,能夠進一步落實日常護理工作,提升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以及專業技能,進而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把非同層級護理人員的功能充分體現出來。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護理組長責任制能夠顯著提高兒科護理管理質量(P<0.05)。綜上所述,兒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重視護理組長職責,有利于提高層級式責任制管理效果,提高兒科護理質量。
作者:張曉芳 單位:老河口市第一醫院
參考文獻
[1]季林梅,林海鳥,洪雪佩,等.組長負責制在兒科ICU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1(13):63-65.
[2]蔡金娣,韋麗.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究[J].飲食保健,2015,4(8):124-125.
[3]陳英,黃春霞.層級責任模式在小兒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3(2):134-136.
[4]邱麗娜,陳倪,謝偉純.護理組長查房對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8):1109-1110.
- 上一篇:小型房企工程管理研究與分析
- 下一篇:手術室親情護理模式價值分析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