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護理論文

時間:2022-08-20 05:13:00

導語: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108例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的原因及提高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個體化護理對策。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108例高血壓病人進行調查,分析其服藥依從性差造成血壓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結果知識缺乏;藥物的不良反應;所服藥物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相適應;聯合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是影響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據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制定合理的護理對策。結論提出加強健康教育;減少藥物副反應;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選用降壓藥物;按梯度給藥;盡可能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須做好家屬工作,配合做好護理工作,是提高老年人服藥依從性,確保降壓效果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個體化護理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嚴重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種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長、控制難、服藥時間長、不易根治,多數需終身服藥是本病防治的難點。據最近InterAsia在我國抽樣調查35~47歲高血壓病患者的資料顯示,知曉率為44.7%,治療率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僅為8.1%,其原因除醫生正確診斷與治療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按醫囑及時足量服用降壓藥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壓效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區醫護人員在為老年高血壓患者診療過程中,往往忽視影響高血壓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以致達不到理想的降壓效果。本文通過對本所2003~2006年間收治的108例高血壓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找出影響96例(135人次)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對服藥依從性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藥依從性的個體化護理對策,取得滿意的療效。現將影響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2003~2006年間收治的高血壓病患者共156例,發病年齡在35~59歲者占48例,占31%,60歲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過不按醫囑及時、及量服藥,或不經醫生同意私自換藥、停藥、拒服降壓藥等不依從治療現象者96例,占88%,累計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學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職業:農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農村43例。

1.2調查方法問卷設計根據護理社會學,治療依從性的原因進行設計的,以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調查。通過對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問卷調查,影響病人服藥依從性的相關因素為:(1)知識缺乏;(2)藥物的不良反應;(3)聯合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4)所服藥物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相適應,超過其經濟負擔;(5)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項內容,由專人負責調查,根據病人直接回答的問題歸納分類。由2名調查員調查的結果,相符率達95%,本次調查問卷的信度可靠。

1.3調查結果見表1。表1影響96例135人次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因素構成比表1中結果顯示:知識缺乏;藥物的不良反應;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總人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和其他原因,4項原因占88.15%,是影響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剩余2項原因占11.85%。

2討論

服藥依從性是指病人對醫囑的服從或遵守,充分的依從是病人完全服從醫囑用藥及護囑,并產生相關的有效作用。服藥依從性,即遵醫行為,是指病人求醫后其行為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循醫囑的行為活動。高血壓病服藥依從性的高低直接影響高血壓的效果。

2.1知識缺乏調查發現,不同性別、不同職業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對自身所患高血壓病認識不足但無顯著差異,年齡組顯示P<0.05,隨年齡的增大,對疾病認識不足更為明顯。調查過程中通過問詢發現,病人對高血壓病病情特點的認識不清,缺乏相關知識,以為該病同急、慢性胃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常見病一樣,病好了就可以停藥了,血壓降至正常了,也就可以停藥了,不知道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多數需靠藥物維持,且多需終生服藥,在無監測血壓的情況下,不可以私自停止治療,以免發生嚴重心、腦血管并發癥。對高血壓病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特別是部分自覺癥狀輕或無自覺癥狀者,認為不痛不癢,不是什么大病,從而不重視服藥治療,導致服藥依從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知識缺乏而致治療依從性下降者40例,占29.63%。

2.2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些降壓藥物有某些不良反應。如鈣離子拮抗劑所致的雙下肢水腫,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所致的干咳,使病人不能耐受,或因恐懼、擔心發生其他相關危險,不能接受長期維持用藥,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29例,占21.48%。

2.3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多數老年人合并有較多的慢性基礎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大型臨床實驗HOT、UKPDS等證明要嚴格控制血壓,約70%的患者需聯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降壓藥,目標血壓越低,聯合用藥的比例及藥物種類越多。這樣一來,患者每日服用較多種類、較多劑量的藥物,時間長了形成一種負擔,部分患者雖然懂得堅持治療的重要性,但因實施醫囑的意志力薄弱而造成拒服或漏服,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可見,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23例,占17.04%。

2.4 年服用藥物的費用與其經濟狀況不下適應,超出其經濟負擔能力本次調查中,有10例因經濟困難造成不遵醫囑,其中7例為農民,居住在經濟條件差的邊遠山區。醫生在制訂治療方案中未能考慮到患者的實際經濟狀況,所服藥物價格較為昂貴,經濟上負擔不起,加重了家庭負擔,不能長期堅持服藥,導致患者私自停藥,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10例,占7.41%。

2.5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部分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發生不同程度的腦萎縮、腦血管病并發癥等疾病,而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現誤服、多服或漏服,導致服藥依從性下降。通過問卷調查由于該種原因而致服藥依從性下降者6例,占4.44%。

2.6其他因素如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強,能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有關知識,因此依從性好。對醫囑了解不清:由于醫生交待不清,病人沒有記住服藥方法,而導致服藥依從性不好。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使護患之間能經常互相溝通,護士能了解患者不依從的原因并進行有效的干預,幫助其服藥依從與日常生活之間達到平衡,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這部分病人共27例,占20.00%。

3對策

3.1加強健康教育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立,通常需要終生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經過降壓藥物治療后,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劑量,一般仍需長期用藥,終止治療后高血壓仍將復發,所以及時進行有關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措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及時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知識,使他們了解該病的特點、常見的并發癥及其危害性,讓病人及家屬認識到高血壓除了本身癥狀外,長期高血壓還可以成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并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提高在思想上的重視程度,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2處理藥物不良反應服藥前向病人講解藥物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其臨床表現,使病人心中有數,不慌亂,不恐懼,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及時就醫,采取相應拮抗措施,保證不中斷治療:或用藥前有預見性,估計可能發生的副反應,提前給予預防措施,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3按階梯給藥,合理用藥在治療過程中,能通過非藥物治療,則不用藥治療;在不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條件下,能單用,不聯合,盡可能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以減輕服藥的負擔。也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一些長效制劑、緩釋劑、控釋劑,以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及每日服藥的次數,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4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合理選藥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盡可能選用價格低、療效肯定的降壓藥物,不追求新、貴、進口藥物,使病人既能長期堅持治療,又不失治療效果,從而提高服藥依從性。

3.5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爭取家屬配合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做好家屬工作,指導病人家屬學會觀察病情變化,監督指導病人服藥,爭取家屬互動參與,配合做好病人的護理工作提高服藥依從性,保證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4小結

知識缺乏,藥物不良反應,聯合服藥的種類多或每日服藥的次數多、持續服藥時間長,老年人智力衰退、記憶力、理解力下降,是影響老年病人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強健康教育,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根據病人家庭經濟狀況,選用降壓藥物,按梯度給藥、盡可能減少服藥的種類和劑量,根據老年人身體生理狀況做好家屬工作使之配合做好護理工作是提高血壓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重要護理措施。根據上述影響因素,按照老年病人的具體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個體化護理對策,配合醫生正確治療,使45例病人的血壓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取得了理想的降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