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皰性類天皰瘡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9 05:14:00
導語:大皰性類天皰瘡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大皰性類天皰瘡;治療;護理
大皰性類天皰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瘡病,臨床上好發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典型損害為外觀正常的皮膚上或紅斑的基礎上發生水皰或大皰,皰壁較厚、緊張呈半球狀,直徑約1cm~2cm,內含漿液,少數可呈血性,皰不易破,糜爛面常覆以痂皮或血痂,尼氏征陰性。有的患者開始表現為非特異性皮疹,如風團樣、濕疹皮炎樣或浮腫性紅斑,好發于軀干、四肢伸側、腋窩和腹股溝,約10%~35%的病例出現口腔黏膜損害,表現為水皰和糜爛,病程大多進展緩慢,水皰不斷愈合及新生,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癢,若治療不及時,皮疹可逐漸增多泛全身,機體日益衰弱,可因繼發感染等而導致死亡[1]。2005年12月我科收治1例大皰性類天皰瘡的患者經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向光明,男,67歲,入院前2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全身皮膚紅色丘疹并逐漸增大,形成水皰伴皮膚搔癢,于當地醫院治療(具體藥物不詳)無明顯好轉,并出現皰疹破潰、滲血,由此來我院就診,以“大皰性類天皰瘡”收入我科。體格檢查:體溫36.2℃,脈搏8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壓110/75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全身皮膚可見大小不等的皰疹,皰壁緊張,皰液混濁,部分破潰、滲出,可見明顯的破潰面,無膿性分泌物,可見滲血滲液、雙下肢水腫、口腔黏膜靡爛。皮損面積100%。實驗室檢查:白細胞16.75×106/L,紅細胞3.59×109/L,ALT26μ/L,AST26μ/L,TP57.72g/L,HLB28.30g/L,IgG13.8g/L,C31.34g/L。中性細胞比率76.30%,紅細胞壓積0.36,IgM0.45g/L,血糖6.99mmol/L,尿糖(-)、大便隱血(-)。診斷為大皰性類天皰疹。入院后給予大劑量地塞米松(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并每日遞減,同時給予阿奇霉素、轉移因子、抗言欣、氨基酸等藥物抗感染、護肝、營養支持治療,并涂皮康霜、恩膚霜、百多邦軟膏。護理上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嚴格消毒隔離措施,重視心理護理。入院后第2周大部分皮損干燥并開始結痂―脫痂,第4周痂下皮膚逐漸愈合,肝腎功能各項指標正常,5周后皮損基本愈合,第41天痊愈出院。
2護理措施
2.1心理護理全身嚴重皮損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而且起病急,病程進展迅速令患者及家屬十分恐懼和焦慮,擔心疾病的預后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負擔,因此要同情和理解患者,以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言耐心細致解釋發病原因,疾病的轉歸,強調配合治療的重要性,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2采取保護性消毒隔離措施由于患者的皮膚完整性嚴重受損,且治療過程中大劑量使用激素,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極易發生感染,因此,采取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住單間,嚴格限制探視;醫護人員進入病房戴好口罩,帽子,穿隔離衣,使用一次性物品,防止發生醫源性感染;病室內地面及物體表面用0.5%84液擦拭,3次/d;行紫外線空氣消毒2次/d,1h/次;床單、被套、內衣等直接接觸患者創面的物品,均采用棉質物,并用0.5%84液浸泡、清洗再用0.5%84液浸泡消毒后使用,每日更換。
2.3皮膚黏膜的護理全身受損皮膚用1∶5000高錳酸鉀液泡浴后用0.9%生理鹽水棉球清洗,用碘伏消毒水皰及周圍皮膚,再用生理鹽水或滅菌蒸餾水再次消毒,使用TB針頭的2ml無菌注射器抽吸皰液,避免因針頭過粗或抽吸力量過大而造成局部損傷面積擴大的不良后果,并選擇利于引流的水皰最低點作為穿刺進針,將水皰內的皰液充分吸凈后拔出針頭,用生理鹽水再次消毒。再外涂皮康霜、恩膚霜、百多邦軟膏,2h/次,交替使用。指導患者勿抓搔皮膚,保持患處皮膚清潔干燥。
2.4口腔護理患者的口腔黏膜糜爛,輕微擦拭即可導致出血。采用朵貝爾漱口液漱口,6次/d,0.9%生理鹽水棉球行口腔護理2次/d,口唇周圍消毒凡士林紗布覆蓋。
2.5飲食護理給患者及家屬解釋營養治療的重要性,制定合理而詳細的飲食計劃,以牛奶、雞蛋、瘦肉、蔬菜、水果等高蛋白、高維生素食品為主,根據患者口腔黏膜的愈合情況,從流質、半流質逐步向普食過渡,多攝入含鉀高的食物,防止低鉀血癥,水的攝入量不低于2500ml/d。
2.6密切觀察用藥后反應本病需要大劑量使用激素,且用藥時間相對較長,因此需要注意觀察治療過程中各種副作用的發生: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嚴格記錄24h出入量,保持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定期作生化檢查肝腎功能變化,觀察患者有無黑便,警惕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病情穩定后激素的劑量逐步減少,要嚴密觀察是否出現惡心、嘔吐、發熱、低血糖等。
3出院指導[2]
飲食指導:多食水果、蔬菜、豆類,禁魚、蝦、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貼身內衣選擇純棉衣物;皮膚瘙癢時勿用手搔抓;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30.
[2]李文珍,王虹,張用娥.疾病護理常規[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