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及監護

時間:2022-07-13 01:43:16

導語: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及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效果及監護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以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膝關節腫脹及畸形為主要臨床表現。但至今病因仍不十分清楚〔1〕。傳統的方法常采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和激素類藥物來治療,只能短期緩解癥狀,不能阻止或延緩疾病的進展〔2〕。近年來研究發現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具有良好的療效,副作用少〔3〕。本研究觀察了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的療效,并與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相比較,現將結果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骨科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膝關節OA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骨關節炎診治指南中膝關節OA診斷標準〔4〕,無明顯心、肝、腎疾病、無嚴重胃病、結締組織病及內分泌疾病。隨機分為玻璃酸鈉組和對照組。玻璃酸鈉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2~89)歲,平均(68?2±7?5)歲;左側18例,右側16例,雙側2例;病程6個月~8年,平均(3?9±1?2)年。膝關節X線分級:Ⅱ級26例,Ⅲ級10例。對照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39~88)歲,平均(67?8±6?9)歲;左側16例,右側17例,雙側1例;病程9個月~10年,平均(4?1±1?4)年。膝關節X線分級:Ⅱ級23例,Ⅲ級11例。兩組患者的上述資料比較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案

玻璃酸鈉組患者予以玻璃酸鈉20mg(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mg/2mL,批號20071023)關節腔內注射。具體方法:膝關節常規消毒后,選擇髕下內側穿刺點進入關節腔,抽出關節積液后,緩慢注入20mg玻璃酸鈉注射液,拔出針頭后,創可貼外貼,被動活動膝關節數次,使藥液分布均勻,每周1次。對照組患者予以口服布洛芬緩釋片(葛蘭素史克公司,規格:0?3g/粒,批號20070917)0?3g,1日2次,飯后服用。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治療1療程,停藥后1周后進行療效評估。關節炎癥表現為消失、減輕、不變或加重三等,關節指數按觀察表記為:0分,1~4分,5~7分,8~10分,11~13分和14分以上6個等級。臨床緩解:治療后炎癥表現消失,關節指數達0分;顯效:關節指數進步超過3個等級;有效:炎癥表現減輕,關節指數進步1~2個等級;無效:炎癥表現不變或加重,關節指數進步<1個等級。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4周并停藥后1周進行臨床療效的觀察,玻璃酸鈉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8?30,P<0?01)(見表1)。

2?2不良反應

玻璃酸鈉組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2例,其中關節腫痛1例,皮疹1例。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10例,其中上腹部不適6例、惡心泛酸4例。玻璃酸鈉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7?01,P<0?01)。兩組上述不良反應均較輕,未予停藥,予以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治療前后復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能均未見明顯異常。

3護理

3?1注射前準備

①了解患者的病情,檢查血常規、血沉、凝血功能、抗“O”、類風濕因子。檢查膝關節情況;②嚴格掌握關節腔內注射的適應癥及禁忌癥;③穿刺前根據患者不同心理狀況,進行的心理護理,消除緊張和質疑的情緒;④向患者講解關節腔內注射治療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并發癥,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主動配合治療。

3?2注射中護理

①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膝關節常規消毒后,選擇髕下內側穿刺點進入關節腔〔5〕;②膝關節有積液者,應將積液抽出,再注入藥物,避免藥物被稀釋;③注射中嚴密觀察患者的面色、神志、呼吸、脈搏及血壓的變化,以防過敏及過敏性反應發生〔6〕。

3?3注射后護理

①注射完畢囑患者緩慢屈曲伸展膝關節數次,以利于藥液均勻涂布膝關節內,達到最佳效果〔7〕。②觀察穿刺針口處有無紅腫、疼痛、滲液、滲血情況,保持穿刺處無菌狀態,如發現感染及早處理。③術后應臥床休息1~2h,膝關節應限制運動1~2d,避免劇烈活動,避免擠壓關節。

4討論

膝關節OA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病因復雜,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關節軟骨基質和關節滑液中內源性透明質酸濃度或含量減少,使關節軟骨彈性降低,纖維成分明顯增加,引起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改變,骨板層骨質硬化,出現軟骨下及邊緣骨贅形成,繼發關節滑膜炎、關節囊攣縮、關節間隙狹窄。關節腔內滑液減少,增加了骨關節軟組織和關節面的碰撞和摩擦,關節滑膜、關節囊和軟組織損傷及炎癥反應。通過關節腔內注射外源性的透明質酸鈉是治療膝關節OA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8〕。玻璃酸鈉主要成分為透明質酸,是關節滑液和軟骨基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玻璃酸鈉注入關節腔后能提高關節腔滑液透明質酸的含量,恢復關節液粘彈性;還可促進內源性透明質酸的合成,增加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性,起到潤滑作用,同時抑制滑膜炎癥,減少滲出,抑制軟骨變性及抑制致痛物質所引起的疼痛〔9〕。顧月蘭等〔10〕研究發現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關節OA具有良好的療效,能明顯緩解膝關節的腫脹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玻璃酸鈉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且玻璃酸鈉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22,P<0?01),均未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表明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關節OA的療效肯定,能迅速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安全性較好。但膝關節腔內注射技巧較高,注射時定位要準確,避免穿刺針刺傷關節軟骨或藥物注射于關節腔外組織,同時加強注射前后的護理、注意無菌操作,避免發生難以治愈的關節腔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