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析

時間:2022-04-29 05:51:50

導語:護理學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學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析

一、構建護理學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意義

毫無疑問,構建實習醫院尤其是社會實習醫院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可有效激勵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責任感,督促他們自覺地提高業務能力、職業素養和實踐教學水平,從而有效地提高護理學專業學生臨床實習的效果。構建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還能夠顯著地提高實習醫院的服務質量。師資隊伍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資源,高等教育的水平取決于師資隊伍的水平,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實習的效果。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不相適應[1]。為保證教學質量而構建并實施的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必定對臨床實習指導教師的護理實踐能力、帶教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提出一定的要求,而為了達到這一要求,就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基本具有帶教資質的護師進行業務培訓。這樣,必定能夠有效地提高醫院的整體護理質量。另外,高校的職能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高校護理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整體提高,也意味著醫院護理隊伍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護理學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構建原則

構建護理學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在于增強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責任意識,促使他們自覺地提高業務能力、職業素養和實踐教學水平,有效地提高學生臨床實習的效果,因此,其構建原則應為:(1)通過行政手段,將實習指導教師的帶教工作量及教學評價結果與其評先、評優、晉職等掛鉤,從而增強醫院護理人員參與臨床實習指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醫院、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門不同,因此,出臺這樣的措施,需要衛生、人事、教育等行政部門的協調合作。(2)在突出指導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評價的同時,注重道德素質評價。護理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大批道德高尚、知識全面、專業特色凸顯的護理人才,這在專業素質、思想素質、技術水平上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評價指標體系應該能力和素質并重。(3)評價指標要兼顧不同實習醫院的實際,適當增大應用技術方面的權重,切忌假、大、空。(4)要兼顧評價指標的全面性、科學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二)評價指標

根據護理學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目的和構建原則,結合醫院護理工作和高校教學工作的特點,筆者認為該體系的主要評價指標應包括:(1)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實習指導教師要明確教學內容,能夠較好地把握教學進度以及教學的難點與重點,能夠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提倡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教學。(2)指導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責任意識。實習指導教師要有樂于奉獻、教書育人、不圖名利、甘為人梯的精神,關心愛護所帶的學生,樂于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責任心強,盡量做到耐心講解,反復示范,“手把手、心貼心”。為了提高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醫院應為實習學生指定指導教師,條件許可時可采取一位教師帶一個學生的方案。(3)指導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目前,我們必須正視醫學護理學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要求與學生知識基礎普遍相對薄弱的矛盾[2],必須正視醫學護理學高水平高質量的專業要求與部分學生職業道德修養不高的矛盾。臨床實習指導教師是學生的楷模,為了把所帶的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職業道德高尚、基本功扎實、專業思想牢固的合格人才,指導教師必須強化自身修養,真正做到為人師表,以精湛的技術、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耐心周到的服務、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響學生。(4)對指導教師的專業要求。護理學實習指導教師必須是長期工作在臨床一線的專業護師,必須具有較高的學歷及專業職務,擁有全面系統的護理學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科研能力。(5)實習生入科和出科考核。護理學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一般包括內科、外科、兒科等科室,在每個科室的實習都有具體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在學生進入科室實習前應對其進行必要的筆試、口試或實踐操作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入科實習,一個科室實習期滿時也要對其進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進入他科實習,這樣既可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提高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

(三)帶教方案選擇

如上所述,構建并實施護理學專業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是通過增強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促使他們自覺地提高執教綜合素質,有效地提高臨床實習教學的質量,而實習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與實習醫院的帶教方案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找到最優帶教方案,我們在相關醫院配合下對以下4種帶教方案進行了比較研究:(1)常規帶教方案,即醫院護理部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實習生在各科室的實習時間,科室護士長隨機為實習生指定指導教師,實習生在一個科室實習期滿后輪轉到其他科室實習,直至實習結束,而帶教過程中指導教師沒有明確的責權利;(2)入科與出科考核帶教方案,考核由護理部統一組織,考核不及格的實習生不得到下一科室報道,出科考核結果與指導教師的評先評優等掛鉤;(3)綜合技能考核帶教方案,即在學生實習結束后,由學校、實習醫院統一組織綜合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各項臨床技術操作等,一個指導教師所指導學生綜合考核成績的平均值與其評先評優等掛鉤;(4)導師制帶教方案,即醫院護理部為實習生指定責任帶教老師,責任帶教老師為實習生實習期間的第一任指導教師,并對實習生的實習進行全程跟蹤,實習生到下一個科室實習時由責任帶教老師為其聯系指導教師,實習結束后由學校、實習醫院統一組織綜合技能考核,實習生的考核成績與其責任帶教老師的評先評優等掛鉤。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上看,在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操作基本功、與病人的交流技巧、病歷文書書寫能力、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綜合技能、畢業后用人單位的滿意度等方面,常規帶教方案明顯不如其他3種帶教方案,而導師制帶教方案教學效果最好。可見,實習醫院的帶教方案也應立足于提高指導教師的責任意識。

作者:張小兆工作單位:黃淮學院護理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