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職業現狀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4 11:49:00

導語:護理職業現狀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職業現狀探討論文

我院是一所具有155年歷史的綜合性教學醫院。現有床位900張,在編護士600名左右。隨著我國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探索護理管理科學、有效、規范的模式和思路越來越受到護理管理者的重視。管理“以人為本”,首先必須了解管理對象對職業、學歷、個人與家庭及衛生系統改革等一系列問題的認知狀況,因人施管。為此我們對453名護士進行了問卷調查,目的通過分析,尋找對策,科學地指導護理管理實踐。1、對象和方法1.1對象:調查對象453人,年齡20~55歲,平均年齡30.24±9,大專學歷占5%,中專學歷占95%,其中主管護師占3%,護師占34%,護士占63%。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內容分四個方面,職業、學歷、個人家庭,對管理者的要求共20個問題,其中三分之一為多選題,其余均為單選題。2、結果調查共發問卷470張。收回453張,問卷回收率96%,問卷有效率100%。2.1對工作性質認知調查(表1)表1對工作性質認知調查表結果顯示:87%的護士對職業的穩定性予以認可,但有47%的護士曾打算及很想離開護理隊伍,說明護士隊伍內部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性。2.2個人奮斗目標調查(表2)表2個人奮斗目標調查表結果顯示:在個人奮斗的目標中,提高學歷層次的迫切性最高占60%。由此可見,護士隊伍中要求提高學歷層次已成當務之急。2.3生活、工作壓力的調查(表3)表3壓力調查表結果顯示:認為工作有壓力最高占70%,護士工作緊張占70%。2.4對護理管理者要求的調查(表4)表4對護理管理者要求調查表結果顯示:護士心目中的護理管理者安排序為實干型、開拓型、管理型、高學歷型。3.分析3.1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兼并、減員增效,使一部分人員下崗待業。相比之下醫療衛生系統相對比較穩定,調查中顯示,謀求護士職業主要為求穩定占首位。但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護士學歷不高,從事的是服務性工作,社會地位不高,重醫輕護的現象較為普遍,與相應行業比較付出與收入不足,晉升機會較少,構成護士隊伍內部的不穩定性,一旦護士達到一定學歷,流失的可能性較高。院內醫技性工作、辦公室秘書、大公司銷售員等成了流失的目標。3.2在醫學日益發展的今天,隨著整體護理模式的不斷普及與推廣,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在日趨完善。因此對護士學歷的要求相應提高,各級晉升必需具有一定學歷。另外,護士為勝任日新月異的護理工作,對充實新知識的迫切性不斷增強,護士對提高學歷的迫切性已占據個人奮斗目標的首位。3.3護士工作集體力、與腦力與一體,長期翻班,編制緊縮,工作量大,又要確保不出差錯事故,長年累月身心疲憊,因此70%的護士感到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緊張。3.4護士心目中對護理管理者的排序來看,實干型居首位,其次為開拓型。說明護士對管理的觀念在改變,要求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則,具有解決問題,善于傾聽群眾意見,與他們交流、溝通外,還必須具有敢于冒險,善于創新、獨立思維、嘗試變革的開拓精神。護理管理者只有實干加創新才能帶領護理隊伍走向21世紀。4.對策4.1提高護士社會地位,有利于護理學科發展護理事業的發展從南丁格爾倡導護理專業至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發展成為今天的一門日趨完善的獨立學科。護理工作內容從功能制護理向整體化護理轉變。護理方式由常規護理向科技含金量較高的專科護理擴容。護理范圍由臨床治療型向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綜合性拓展。護理工作已逐步邁向現代化。然而,世俗的偏見依然存在,認為護士只是一般的生活、基礎護理、單純的打針發藥。存在重醫輕護的現象,社會對護士的尊重不夠,一旦護士自身具備一定的條件,外流現象在所難免。因此,希望醫療衛生系統能真正確立護士在醫院內的地位,有條件的醫院設立護理副院長,或在二委班子中有優秀的護理代表參加,及時反映護士需求,直接參加醫院管理。增加職稱晉升的比例和相對提高報酬。在社會上加強宣傳力度,宏揚無私奉獻與愛心,樹立白衣天使的光輝形象。護士隊伍本身應立足本職,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入開展護理科研。我院護理部歷年來注重護理科研工作,護理論文數量、質量逐年上升,二項課題先后獲得全國護理科技二等獎、三等獎及醫院醫療成果二等獎,另外還積極參與院優青擂臺賽,三名同志榮獲院優青光榮稱號。4.2多渠道、多形式,盡快全面提高護理隊伍的學歷層次隨著醫學發展的日新月異,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護理學在概念、理論、實質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對護士的學歷要求也相應提高,護士本身對提高學歷的迫切性十分強烈。鑒于目前學歷教育現況分析,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護士的需要。為不影響臨床護理工作的正常運轉,護士學歷教育受年資、翻班等限制,見效甚微。如擴大求學面,又受到統一考試日的限制,每年2次考試日固定集中,為應考臨床護理工作又受到嚴重影響,不得不縮小限量,嚴重影響了提高學歷的速度,一些剛從學校畢業的中專護士,因受年資限制,白白浪費了大好的學習光陰,待輪資排輩到位時,又有家庭拖累,影響學習。因此建議有關教育部門,為盡快提高護士的學歷層次,必須多渠道、多形式:①常設考場,通過自學隨時應考,減少考試過于集中的情況;②對年齡較大的,有相當工作經驗的主管護師,建議醫學院校舉辦一些短期相當于大專學歷的培訓班,也可通過護士繼續教育形式,累積學分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和學歷證書;③提高護士學歷的起點,逐步取消中專制護士,盡快直接培養大專學歷的護士,從而快速、有效地提高護理學歷層次,完善護理隊伍的知識結構。我院為盡快提高護士學歷層次,對凡工作滿兩年的護士,采取三自,即自費、自學、自己業余時間的形式參加自學考試大專護士已達200名左右,兩年來大專學歷從原來的3%,增加至目前的7%。4.3注重行為心理管理,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著諸多職業應激源。有調查認為,來自醫療工作的心理緊張與壓力很多。如:工作的強度和緊張度,工作風險,高度責任性,多重人際關系,病人的病情與情緒對醫務人員的情緒影響等。加之女性的多重角色,教育子女、家務勞動,深造學歷等。如何疏導和緩釋工作緊張所致的壓力,應本著從改善護理人員職業心理環境,保持注重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的原則出發,在提高護理管理科學水平的同時,注重護理人員的行為心理管理。注重人際關系的協調和諧,注重護理人員的自身人文科學:心理學及醫療職業道德與倫理教育,使工作環境處于一個良好的氛圍中,為此,我院護理部專門為護士設立了知心箱,建立了護理部主任接待日,為護士創造傾訴、抒發、發泄的場所和機會。另外為減輕護士勞動強度,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出合理的、適合國情的護理人員編配法。以改變由于護理人員缺乏而影響護理工作質量和護理專業的發展。據報道日本現有護士編制120萬,我國現有護士160萬,但日本人口只是中國的十分之一。按病人所需的護理(PRN)來編配護理人員的方法是科學和可取的。4.4開拓創新,提高護理管理水平隨著我國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護理管理者不同的領導方式是護理工作效率和不同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面向21世紀,提高變革護理領導行為,嘗試新的方法,善于創造性思維,探求護理發展之路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迫切解決的課題。護理管理缺乏先進的管理意識及科學的管理方法。護士長以上護理管理層進入領導和管理者角色之前缺乏必要的準備和訓練。“經驗式管理”、“苦干式管理”、“善良式管理”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醫療護理活動對護理的要求。因此,開展對護士長以上的崗前培訓,更新補充現代科學管理知識與方法,已勢在必行。我院護理部曾作嘗試:于今年5~6月份與教育部聯合作舉辦了首期50名護理骨干培訓班,反饋效果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