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潰瘍患者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03:16:00

導語:應激性潰瘍患者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激性潰瘍患者護理論文

[關鍵詞]應激性潰瘍;護理;出血

應激性潰瘍是多臟器功能衰竭中重要的復雜疾病之一,表現為急性胃腸道多發性潰瘍的形成、出血等一系列病變,臨床主要表現上消化道出血[1]。我科自1998年至今共治療住院患者出現應激性潰瘍57例,通過及時診治和精心護理,除1例由于大量出血,來勢迅猛,僅4h后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57例應激性潰瘍患者,其中年齡最大74歲,年齡最小21歲,平均年齡52歲。原發病分別如下:胸部外傷13例;腹部肝、脾破裂術后17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7例;其他疾病20例。其中因胸部外傷10d伴肺不張外院轉來1例,手術治療后4h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其他病例均治愈。

2觀察與護理

2.1心理護理由于嚴重創傷、大手術、嚴重感染、休克等危重癥而引起患者緊張恐懼出現了應激性潰瘍常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會更進一步加重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懼和緊張造成惡性循環。因而心理護理是不可忽視的,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安靜休息有利于止血,應關心、安慰患者,搶救工作迅速而不忙亂,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經常巡視患者,特別是大出血時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嘔血或解黑便后及時清除血跡、污物,對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要耐心解釋,以減輕他們的疑慮,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2一般護理

2.2.1休息與體位精神情緒上的安靜和減少身體活動有利于減少出血。少量出血時應限制患者的活動,大量出血時應絕對臥床休息,取去枕平臥并將下肢略抬高以保證腦部供血。治療與護理工作應有計劃集中進行,以保證患者的安靜休息和睡眠。嘔吐時,協助患者將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或誤吸。

2.2.2飲食急性大出血期應禁食,少量出血無嘔吐者可進溫涼、清淡飲食。出血停止24h~48h后漸進高熱量、高維生素流食,宜選用米湯、豆漿等堿性食物,限制鈉和蛋白質攝入;軟食開始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避免粗糙、堅硬、刺激性食物,防止再出血,以后改為正常飲食。

2.2.3迅速建立靜脈通路上消化道大出血時輸血、補液療法至關重要,應迅速建立靜脈通路,立即配血,配合醫生迅速、準確地實施補充血容量、各種止血治療及用藥等搶救措施。輸液速度剛開始宜快,在治療過程中可根據病情調節速度,避免因輸液、輸血過多、過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腫,對老年患者尤為注意。

2.2.4持續給氧糾正供氧不足改善機體的供氧首先要保證呼吸道的通暢與肺的交換功能[2]。

2.2.5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2.5.1監測生命體征大出血時給予中心監護,當收縮壓12kPa,脈率120次/min,尿量30ml/h,均為休克或低血容量狀態。

2.2.5.2留置導尿管監測每小時尿量,作為調節體液的指標。

2.2.5.3記錄黑便次數和量隨時記錄嘔血黑便次數和量,評估出血量并記錄24h出入量。

2.2.5.4觀察肢體溫度、皮膚與甲床色澤靜脈充盈度和意識狀態如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皮膚濕冷、煩躁不安提示微循環血流灌注不足;皮膚逐漸轉暖,出汗停止則提示血流灌注好轉。

2.2.6生活護理限制活動期間護士應協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嘔吐后應及時漱口。輕者可稍事活動,但要做好知識宣教,如上廁所時勿用力大小便避免引起大出血;坐起、站立時動作要緩慢,出現頭暈、心慌、出汗時立即臥床休息并告知護士;排便次數多者注意肛周皮膚的清潔等等。

2.3止血措施的護理

2.3.1藥物止血要準確及時地靜脈給予止血藥物及制酸劑,如立止血、洛賽克等,還可以局部應用去甲腎上腺素液、凝血酶等。

2.3.2放置胃管引流及沖洗抽吸胃液并用冷鹽水沖洗,待抽出液較清晰為止,然后由胃管內注入100ml生理鹽水+去甲腎上腺素8mg的混合液,可重復使用。沖洗的優點:消除胃內的血凝塊、減輕胃漲。清除胃內潴留的胃液、膽汁、以免加重對已損害黏膜的侵蝕。胃腔經沖洗后,局部應用的藥物可直接與胃黏膜接觸發生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長文,徐淑秀.危重癥臟器支持與護理[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39.

[2]黎介壽.應激性潰瘍[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8,1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