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的健康護理措施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1 10:24:00
導語:糖尿病患的健康護理措施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與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對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資料與健康教育隨訪記錄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血糖控制較好。結論:做好糖尿病患者護理的同時,應加強健康教育,才能提高其生活質量,避免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組糖耐量減少、血糖升高,尿糖陽性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目前,糖尿病已成為全世界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5種疾病之一。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將充當患者的照顧者、督促者及教育者,現將對126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護理經驗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內科病房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其中,并發酮癥酸中毒26例,糖尿病足10例,白內障13例。男57例,女69例;年齡最小45歲,最大89歲,平均68歲;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占85%。
1.2護理方法
1.2.1基礎護理
對于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囑其加強個人衛生,并避免發生意外創傷。戒煙、戒酒。保證充足的睡眠。足浴對防治糖尿病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經常進行足浴治療能使足部溫度升高,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減少酸性代謝產物在足部的積累,加速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同時對四肢末梢神經系統產生一種良性溫和的刺激,有利于防治肢端末梢神經病變。
1.2.2飲食護理
糖尿病患者飲食應該是平衡膳食,所含的營養成分要全面,比例要適當,做到定時、定量、主副食合理,營養平衡,粗細糧搭配合理。早餐為總熱量的1/5,中、晚餐各為2/5。亦可在3次正餐中間適當加餐,但加餐的食物應計入總熱量控制。要求食用低鹽、低熱能和低脂肪食物,限制淀粉的攝入量,可將主食大米、白面改為適當吃些粗糧,如蕎麥、玉米、小米等,嚴格禁止飲酒、吸煙,忌食肥甘厚味,飲食宜清淡,富含粗纖維(達60%以上既可刺激胰島素分泌,又可以降低血脂和潤腸通便,減緩糖分吸收),這對糖尿病的康復非常重要。
1.2.3病情觀察及給藥護理
患者應每周測體重1次,每天計24h出入量,注意病情變化,觀察患者意識、視力、血壓、舌象、脈象和皮膚情況,并做好記錄。如發現患者厭食、嘔吐、腹痛、口中有爛蘋果味,應警惕發生酮癥酸中毒,及時報告社區醫生,準備搶救措施,并及時送定點醫院救治,使用胰島素者,應準確掌握時間和劑量,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服用西藥降糖藥時,必須按醫囑嚴格執行給藥時間、劑量,并觀察用藥后的反應,防止低血糖休克。
1.2.4健康教育
患者住院期間要不間斷地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糖尿病的基礎知識、飲食治療、藥物治療、自我監測、運動治療、低血糖、糖尿病足等相關知識,使患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加配合治療和護理主動性,減少并發癥,此外,還應囑糖尿病患者隨身攜帶病歷卡,注明姓名、病名、住址、聯系人姓名及電話等,以為發生意外時提供方便,便于及時救治。因患者出院后需長期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實施自行服藥治療。護理人員應給予用藥指導,囑其按醫囑正確用藥,定期復診檢查或準確地自測血(尿)糖指標。教給患者或家屬注射藥物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使用中的實際困難,如注射器的選擇,消毒、藥的抽取、部位的選擇、注射的方法等。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生活規律和飲食結構,直接關系到康復質量。
糖尿病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庭成員協助患者建立有規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時,注意減少發病危險因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首先要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單獨或配合藥物治療獲得理想的代謝指標,運動治療的原則:主要是適量、經常、個體化運動療法。
二、結果
126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間未發生嚴重并發癥,出院后隨訪6個月后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在出院后隨訪在知、信、行3個方面有很大改善。患者提高了對糖尿病的認識,掌握了一定有關疾病知識,遵醫行為明顯改善。其中完全遵醫占71.4%,不完全遵醫占24.7%,完全不遵醫占3.9%。公務員之家
三、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全身性疾病。它雖不能治愈,但可防可治。護理人員不僅要做好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還要讓患者掌握有關糖尿病知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正確的治療和自我護理,這也正是今后糖尿病護理的重點。
[參考文獻]
[1]郭秀珍,馮霞.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60例評價[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24):2238.
[2]方巍.不同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足的護理效果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9):89-90.
[3]楊榮禮,李雷,李曉兵,等.動態監測新診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2):56-57.
[4]李明霞,張洪蘭,馬豐慶.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2):164.
[5]王旭紅,張健,張之農.胰島素泵聯合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在糖尿病治療中的短期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2):46-47.
[6]孫玥,閆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藥物治療[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1):6-8.
- 上一篇:林區下半年清荒補造實施工作方案
- 下一篇:教授任命為學院校長上任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