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癥狀病患護理措施探析論文
時間:2022-11-11 02:07:00
導語:布氏桿菌癥狀病患護理措施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l例布氏桿茵病患者經密切觀察、及時確診并予以抗感染、營養支持及對癥治療,實施心理護理、疼痛護理、發熱護理及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結果患者癥狀迅速緩解而轉往??漆t院進一步治療。提出密切觀察病情、早期診斷、精心護理是布氏桿茵病確診和治療的關鍵。
關鍵詞:布氏桿菌?。获R爾他熱;波浪熱;乳制品;家畜;護理
布氏桿菌病(Brucellosis)又稱馬爾他熱(MoltaFever)或波浪熱(UndulantFever),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地區性流行病。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羊,其次是牛和豬。病菌可以從破損的皮膚進入體內,也可隨乳制品進入體內。我科2006年收治1例布氏桿菌病患者,經密切觀察、及時確診并給予對癥治療和護理后好轉而轉入??漆t院繼續治療。
一、病例簡介
男,21歲,學生?;颊哂谌朐呵?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低熱,體溫波動在37.5℃左右,伴流涕、打噴嚏,有輕咳、咳少量白色泡沫樣痰,自服阿莫西林、APC、維C銀翹片等藥物后體溫可降至正常,咳嗽、咳痰、流涕癥狀好轉。3~4d后體溫復升并波動在37~39℃,伴畏寒、寒戰、乏力、腹脹;l周前出現雙側踝、膝關節疼痛,伴右足第1跖趾關節持續性腫痛;3d前出現右上腹壓痛。于我院就診,行腹部B超檢查示“脾稍大,肝大,左腎結石或鈣化灶,盆腔少量積液”,于2006年5月10日以“發熱原因待查”收入院。個人史:出生并久居于山西省,家中養羊,否認疫區居留史及疫水接觸史,否認長期放射線、毒物接觸史。人院后查體:體溫36.8℃,脈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00/70mmHg,皮膚溫度及濕度增高。左側頸后可及淋巴結1枚,直徑約o.5cm,雙側腹股溝可及淋巴結數枚,最大直徑1cm,質韌,活動度可,無壓痛。球結膜輕度充血,右側顏面部稍腫脹。右側頜下腺略飽滿,表面不平,質軟。脾肋下約3cm,質軟,叩診肝下界于肋弓下5cm,肝區叩痛陽性,脾區叩痛陽性。脊柱T。。棘突可及壓痛及叩擊痛。雙手細顫?;颊呷朐汉笕蚤g斷發熱,體溫最低36.8℃,最高40℃,呈波狀熱。人院后行骨穿檢查提示骨髓增生活躍,中性粒細胞可見中毒顆粒,不除外感染。5月12日患者出現左側睪丸部位疼痛,逐漸加重并轉為雙側,查體:右附睪頭、體、尾均腫大,約4cm×2cm×2m,左附睪輕度腫大,壓痛(+),左側精索靜脈曲張,陰囊B超提示:雙側附睪略增大并血流豐富,雙側精索靜脈輕度曲張。反復查布氏桿菌凝集試驗3次均為陽性,滴度為1:20,血培養結果支持,因而確診為布氏桿菌感染。給予抗感染(利復星O.2g靜脈滴注,每日2次)、營養支持及對癥治療后體溫呈下降趨勢,5月23日轉入傳染病醫院繼續治療。
二、護理
2.1心理護理患者由于持續發熱,反復治療反復發作,同時伴全身多處不適,關節和睪丸疼痛,以及對疾病及預后的不確定,感焦慮、抑郁、悲觀和恐懼,不愿與人交流,有時會對醫護人員發脾氣。在此情況下,我們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與抱怨,說明我院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水平,會盡快檢查確診,以消除患者的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在每次進行治療、檢查、護理工作前充分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其意義、目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并做好思想工作,從而建立了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在雙方共同努力之下,患者能夠正視自己的病情,并愿意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情緒狀態較前明顯好轉。
2.2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及熱型,關節肌肉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等,注意有無關節強直、畸形。觀察患者生殖系統癥狀,如睪丸炎、附睪炎等,了解有無神經系統癥狀,如腰痛、胸痛、腿痛等。觀察患者淋巴結腫大的程度、部位及肝脾有無腫大及其程度,此患者左側頸后及雙側腹股溝可觸及腫大淋巴結,肝臟、脾臟腫大,叩痛陽性。此外,還應監測患者的血常規、電解質、生化、布氏桿菌凝集試驗結果、出入量、生命體征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在給予患者抗感染、退熱、補液治療時,隨時觀察藥物的治療效果及用藥后的反應。
2.3發熱護理
2.3.1監測體溫變化向患者講解發熱的相關知識,如發熱的原因、誘因、治療等;介紹發熱的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冰袋冷敷的部位、乙醇擦浴的方法等;每日測量體溫4次。該患者體溫循環起伏呈典型的波狀熱,每次測量體溫前30min不進食或飲用熱水,測量時用毛巾擦干腋下汗液,以保證結果準確。物理降溫時可用冰袋冷敷前額、頭頂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也可用30~40℃溫水或35%~50%乙醇100~200ml擦浴。嚴格掌握禁用冷的部位,注意避免長時間冷敷同一部位,以防止局部凍傷。同時觀察周圍循環情況,如患者出現脈搏細弱、面色蒼白,四肢厥冷時,及時處理,此患者未出現上述表現。
2.3.2做好基礎護理患者多于夜間或凌晨退熱時大汗淋漓,盛汗后感全身軟弱無力,口腔黏膜干燥。囑患者臥床休息,除如廁外不下床活動。給予溫水擦浴并及時更換潮濕的衣褲。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注意保暖,讓患者穿棉質透氣性好的衣褲,以利于散熱。出汗后及時幫助患者擦干,避免受涼。指導患者漱口,避免口腔感染并給予少量液體石蠟涂抹口唇。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清新,病室內溫濕度適宜,每日通風換氣2次,每次30min?;颊咦≡浩陂g未發生口腔及其他部位的感染。
2.3.3及時補充營養和液體遵醫囑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面條湯、面片湯、蔬菜粥等。鼓勵患者少食多餐,每日進餐5次,每次200~300ml。指導患者每日至少飲水2000ml,可飲用蔬菜汁、水果汁以補充維生素和電解質,防止脫水。當患者食欲差,進食少時,遵醫囑給予靜脈補液,以保持電解質平衡和體液充足,并監測生命體征、出入量、電解質指標,有異常時及時報告醫生給予處理。
2.4疼痛護理布氏桿菌能夠進入細胞內,侵犯關節肌肉組織、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等多系統多器官,從而引發一系歹{j臨床癥狀。疼痛多發生在大關節,呈游走性,有時疼痛十分劇烈,如錐刺樣或頑固性鈍痛,一般鎮痛劑不能緩解。當神經干或神經根受累會出現幸孛經痛,可表現為腰部、下肢及胸部劇痛。當病變侵犯生殖系統時,會出現睪丸炎、附睪炎等。該患者出現雙側踝關節和膝關節疼痛,疼痛為持續性鈍痛,伴有右足第1跖趾關節持續性胖痛。雙側睪丸部位疼•87•痛,為持續性脹痛。遵醫囑針對不同的疼痛部位分別給予處理:①關節疼痛時遵醫囑給予5%~lo%硫酸鎂熱敷局部,每日2~3次,同時配合水浴療法等以減輕疼痛,協助按摩、肢體被動運動以防止關節強直、肌肉萎縮及關節活動障礙。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患者雙側膝關節及踝關節疼痛較前明顯減輕,右足第l跖趾關節腫痛減輕。②睪丸脹痛不適時遵醫囑給予“十”字吊帶托扶,將睪丸位置提高,避免下垂,以促進靜脈回流,減輕局部脹痛?;颊咴V使用“十”字吊帶后睪丸脹痛較前減輕。教會患者使用放松術,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療法,以緩解病痛。公務員之家
2.5健康教育
選擇適宜的時間,向患者分次講解布氏桿菌病的相關知識。強調及時就診并說明急性期徹底治療的重要性,以免復發和慢性化。羊是主要傳染源,牲畜得病后早期往往導致流產,其陰道分泌物、胎盤、羊水、乳汁中帶菌率最高。因此,注意管理好傳染源,防止病畜或患者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禁食病畜肉及乳品,對牲畜開展普查普治,必要時應宰殺,以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3小結布氏桿菌病是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來,布氏桿菌病較為少見,很容易被入忽視,但仍有散在發病。對于該病在問診時詳細了解流行病學史尤為重要。此患者既往有與羊的接觸史,病情發展中有波狀發熱、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關節疼痛、睪丸脹痛等表現,連續3次檢驗血清布氏桿菌凝集試驗均為陽性,從而支持了本病的診斷。提示對于布氏桿菌病只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期應用抗生素,才能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同時,給予患者積極合理的治療與精心周到的護理,是提高療效、促進康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楊蔚.1例布氏桿菌病并發腦膜腦炎、繼發癲癇、支氣管肺炎的搶救與護理[J].當代護士.2005(4):62—63.
[2]邵金華.楊立新.于文麗,等.18例布氏桿菌病病人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7,30(6):28.
- 上一篇:頸髓損傷術前術后護理措施研究論文
- 下一篇:幼兒腎病伴腦出血皰疹的護理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