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療新生兒保證健康的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18 10:00:00

導語:水療新生兒保證健康的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療新生兒保證健康的護理論文

【關鍵詞】新生兒;正常足月;水療;護理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嬰幼兒的健康保健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健康聰明從零歲開始,我們的護理模式和目標也不斷地向關愛和人性化發展。嬰兒水療是指在特定水質(仿羊水)、水溫和專業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指導下,讓寶寶在仿羊水中自主的安全運動。目前研究認為,嬰兒水療有促進嬰兒生長發育,增強嬰兒免疫力和應激力,增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減少嬰兒的哭鬧,增加睡眠等作用。我院自2008年2月至今,對在我院產科正常分娩的足月產兒80例實施新生兒水療及撫觸療法,現將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80例均為我院產科分娩的足月正常出生的足月正常產嬰兒,胎齡均為37~40周,體重2500~4000g,出生1minApgar評分均為10分,無窒息史,無存在高膽紅素血癥的高危因素、無新生兒溶血癥、紅細胞增多癥及各種感染等。

均實行母嬰同室,母乳喂養,按需哺乳。母親無合并其他疾病,營養好,乳汁分泌充足,新生兒能吃到足夠的母乳。

1.2實施方法按四川省生殖協會印發的“新生兒水療保健培訓講義”及相關文獻介紹的新生兒水療操作要求進行水療配合撫觸[1]:于新生兒出生后24h給予每天1次15~20min的水療。設定室溫28℃,水溫39℃~40℃,水深以新生兒足底不能觸及為準。選擇合格的專為嬰幼兒設計生產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并加入模擬母體羊水性質的溶質,起到平衡滲透壓,營養新生兒皮膚,保持皮膚pH值的穩定及消毒作用。水療時,常規為新生兒臍帶貼上防水臍貼,以防感染。水療后,由專業護理人員為新生兒進行撫觸5~10min。

2護理

2.1水療撫觸前的準備工作水療及撫觸前半小時停止進食,將室溫控制在38℃左右,出生10天內的新生兒臍部應貼防水護臍貼。檢查游泳圈的安全性,套上后檢查下頜部是否墊托在頸部,入水前讓新生兒先適應水中的溫度與環境,然后將新生兒逐漸緩慢的放入水中。為防止交叉感染,游泳池內用專用一次性塑料袋,并做到1人1池水。

2.2加強與新生兒之間的交流待嬰兒水療完畢將游泳圈拆下,用消毒浴巾擦干全身,注意保暖,取下護臍貼后要進行臍部消毒。然后用潤膚油擦于手掌進行撫觸,撫觸過程中播放輕柔的音樂,并用柔和的語言與寶寶說話。可讓父母共同參與,一起當新生兒的教練,但全過程需有專業人員監護。

2.3加強水療及撫觸的知識宣教對嬰兒的母親進行水療知識的培訓與指導,出院時進行母親水療的知識考核,出院后由母親繼續每日1~2次的水療。醫務人員第30天隨訪,檢查水療的情況,母子溝通形式記錄是否完整并鼓勵母親每日2次水療。

3討論

21世紀醫學模式已發生轉變,除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聰明的智慧,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即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均健康。嬰兒水療基于對新生兒以及嬰兒生理、心理的研究,提倡嬰兒父母、醫護人員對嬰兒施行早期水療,方法簡單,投資小,不需要過高的條件,只要愛心和耐心,無疑將會促進我國嬰兒身心的發展水平,對正常嬰兒產生積極影響,有利于早期智力的開發,提高人口素質,而這與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醫療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及目前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醫學—社會—心理方面轉化的目標是一致的。

3.1水療與撫觸的機制水療時迷走神經興奮,全身及雙腿運動引起脊髓排便中樞興奮,同時撫觸(尤其是腹部運動)加速腸蠕動從而加快胎糞排出和胎便轉黃的時間,有利于新生兒腸道盡早排除糟粕,吸收更多初乳,彌補新生兒消化道不發達和消化腺機能不完善的缺陷,盡快恢復新生兒出生后由于吸吮能力弱,進食量少,胎糞、尿液排出,汗液分泌,以及由呼吸和皮膚排出的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喪失等原因造成的體重下降。新生兒在水中協調運動,由水波、水壓帶來的循環系統和骨骼肌系統興奮,使機體耗氧量增加,促進代謝,增強食欲;水療時由于其迷走神經興奮,從而使胃泌素和胰島素分泌增多,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增加新生兒哺乳量,能縮短生理性體重減輕的恢復時間[2]。同時,水療刺激新生兒體內生長激素水平升高,還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使新生兒較全面地吸收營養,促進體重的正常增長和身體發育。水療對新生兒在宮內長時間的被動姿勢給予糾正并輔助活動,同時配合撫觸不僅僅是皮膚的接觸,也是視覺、聽覺、觸覺、動覺、平衡覺的綜合信息傳遞,可以使新生兒的胎便早排,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使生理性體重下降迅速恢復,這無疑對促進嬰兒生長發育有較大益處,值得推廣。

3.2水療與撫觸可以促進嬰幼兒行為與潛能的發展早期良好的育兒刺激,對腦的結構和功能發育在生理、生化方面均有重要影響。游泳水療及撫觸如同“體育早教”,可促進新生兒智能和體能的發育。觀察中發現,新生兒水療及撫觸后,其睡眠特別安穩、充足,也為神經中樞的良性發育提供了基礎條件。因此,新生兒游泳作為對嬰兒的一項綜合的不添加額外藥物或治療的手段,能使新生兒得到最自然的活動,使出生正常的新生兒盡快適應陌生的外界環境,消除不良情緒,在行為神經發育方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使新生兒更健康、更安全的成長[3]。根據胚胎學基本原理,皮膚是最大的感覺器官,是神經系統的外在感受器,這種觸覺感受器可以將所有感受到的刺激,通過傳入神經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對這些沖動進行分析、判斷并做出相應的反應[4],從而可以刺激神經及其他系統的發育。公務員之家

3.3水療可以促進母子間的情感交流社交能力、自知能力屬于情感智力,即情商。情商在孩子一生的發展中起重要的作用,高智商不一定成功。研究表明,成功與否,20%取決于IQ(智商),80%取決于EQ(情商),EQ高有快樂積極的人生觀,成功幾率大大提高。早期嬰兒水療,密切的親情交流,親子互動是孩子情商發育的最關鍵要素,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5]。因此,現在有一個科學的說法:皮膚是感覺器官,也是情商器官、社交器官,從另一方面說出了水療的重要性。

4體會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新生兒水療及撫觸是通過特定的水溫、水質讓溫和良好的水刺激皮膚,通過感覺器官傳導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使胃腸道的激素分泌增多,食欲增加。同時讓嬰兒在水中自由的活動可增加內臟和肌肉的活動強度,有利于食物的充分吸收,也能促使胎便的及時排空,對寶寶的生理性黃疸有改善及治療的作用。另外,水療與撫觸符合新生兒的生理需要,具有安全感,得到身心的撫慰,減少煩惱與哭鬧。有利于正常睡眠的建立,并使生長激素的生成和釋放增加。這樣新生兒的生理性體重下降會有所減少或不明顯。在活動過程中父母通過目光、語言、雙手的肢體交流增進了親子感情,增加寶寶的親情交流,孩子在新生兒期就有良好的應答反應,并有益于孩子情商與智商的發育。

【參考文獻】

1詹莉.CCSOS同步感覺組合k-6激新生兒、嬰兒智能開發游泳水療法.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47.

2趙金瑞.撫觸及游泳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護理研究,2004,18(7):101-102.

3鮑秀蘭.新生兒行為與0歲~3歲潛能開發指南.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1:267-268.

4樓必生.科學教育:先學前期兒童潛能開發.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5.5秦振庭.圍產新生兒醫學,第2版.北京:能源出版社,1989:15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