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蟾蜍中毒病患臨床診療護理對策論文

時間:2022-12-10 10:31:00

導語:急性蟾蜍中毒病患臨床診療護理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性蟾蜍中毒病患臨床診療護理對策論文

【關鍵詞】蟾蜍科;中毒;急救;護理

【摘要】蟾蜍俗名癩蛤蟆,它的眼睛后面有一對大型毒腺,肌肉、骨頭、內臟及卵均含有蟾蜍毒素,尤以內臟及卵毒性為劇,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甚至導致死亡。由于人們不當的食用和自己加工作為藥物使用,中毒事件時有發生。臨床上有群體發病,起病急,中毒癥狀重,病情兇險,若不及時搶救,可危急患者的生命。因此,護理人員要有熟練的搶救知識和操作技術,有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的能力?,F將我院急診科1999~2005年間救治的12例急性蟾蜍中毒病人的搶救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12例病人中,男7例,女5例,年齡2~60歲。其中11例把蟾蜍的肉、骨頭和卵用作菜煮來食用,1例作“藥用”。從進食到發病時間為30~60min,臨床表現為嘔吐、腹痛、四肢及面部發麻、心慌、胸悶、瀕死感、呼吸困難。查體有面色蒼白、脈搏細弱、心率緩慢。其中4例伴有心動過緩,4例有一度房室傳導阻滯,5例有二度房室傳導阻滯伴房室交界性心律或加速型房性逸搏;2例入院時呈昏迷狀態,四肢冰冷,呼吸淺慢、不規則、脈搏細弱、心音低鈍,心率28~33次/min,血壓測不到。

1.2治療及轉歸

治療上給予催吐、洗胃、補液,利尿、維生素B、維生素C、阿托品、異丙基腎上腺素、心電監護、機械通氣等。結果:治愈9例,死亡3例。平均住院時間為4天。

二、搶救及護理

2.1運用護理程序,迅速對病人病情作出正確的評估

護士在接診病人時,要及時準確地收集病史,作出評估,通過問診及必要的體格檢查,判斷中毒類型及病情的輕重。熟悉中毒的臨床表現,凡有進食蟾蜍的病史,并出現有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心悸、心搏緩慢、心律不齊、脈搏細弱、發紺、四肢冰冷、血壓下降、頭暈、頭痛、口唇或四肢麻木、嗜睡、出汗、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可確診為急性蟾蜍中毒。本病在基層單位較常見,護士在分診時應能及時判斷,立即安置好病人,報告醫師,進行快速處理。

2.2根據病情輕重,分類安置病人

蟾蜍中毒病人中,相當部分是一家人中毒,而病情輕重與進食量的多少或(和)進食蟾蜍的部位有關,凡進食量多,進食內臟及卵者病情往往較重,應集中力量優先治療重病人,分類安置有利于人力和物力的合理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對重病人,集中在搶救室,并安排專門的醫師護士進行治療護理;分室安置還可以避免重病人在搶救時或病人死亡時對輕病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有利于病人的康復。

2.3快速有效地清除胃內毒物,減少毒物的吸收,減輕中毒癥狀

快速洗胃是清除胃內毒物最有效的措施,選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徹底地洗胃,凡病人癥狀不明顯,生命體征平穩且能配合者,先給予自飲催吐洗胃,后再予洗胃機再次洗胃,病情重,癥狀明顯,昏迷病人立即予以洗胃機洗胃,對年齡小或不能配合自飲催吐洗胃的患兒,也予及時插洗胃管洗胃,1~3歲選用18號硅膠洗胃管,3歲以上選用22~24號硅膠洗胃管,以保證洗胃能順利進行,避免洗胃管的堵塞,提高洗胃效率。本組有3例病人存在呼吸困難,我們先行氣管插管,后再予洗胃,保證了良好的通氣和通氣量,使洗胃順利安全地進行。洗胃后口服或自洗胃管注入硫酸鎂20~30g導瀉,促進腸道的毒物排出體外。

2.4配合治療,及時正確執行醫囑

2.4.1洗胃

蟾蜍中毒病人因病情發展快,應邊治療邊洗胃。本組病人不論病情輕重,均予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對心律緩慢者,應用阿托品靜注;特別是重病人,均在輸上液后,予心電監護、指脈氧監護、輸氧情況下進行洗胃;對呼吸衰弱、血壓測不到的病人,予氣管插管后再行洗胃,有利于治療又確保病人安全。

2.4.2及時處理心律失常

蟾蜍毒素可興奮迷走神經,致心律失常,常見有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本組病例發生心動過緩4例,一度~二度房室傳導阻滯9例。除幼兒外,所有病人均主訴胸悶,如處理不及時,隨著毒素的進一步吸收,致房室傳導阻滯進一步加重,病人可能發生阿斯綜合征。本組病人全部使用阿托品靜脈滴注,有4例使用阿托品后癥狀無改善,房室傳導阻滯未能糾正,改用異丙基腎上腺素1mg靜脈滴注,輸液泵控制單位時間的入量。其中3例血壓低,加用多巴胺、可拉明靜脈滴注等綜合治療,但終因呼吸循環衰竭死亡。

2.5做好病人的病情監測及護理

2.5.1病情監護

嚴密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是血壓、脈搏、心律的速率和節律變化變化,給予心電監護,每小時監測血壓1次,注意心電示波情況,如心率<60次/min,要報告醫師,考慮增加阿托品的用量或改藥,如心率<40次/min,應警惕阿斯綜合征的發生,做好除顫、起搏、氣管插管的準備,及時報告醫師處理。對有房室傳導阻滯的病人,注意使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后是否得到糾正或緩解,每天行心電圖描記1次,除可判斷心律失常的類型外,還可了解有無心肌缺血的表現,如ST段壓低和T波倒置。注意聽取病人的主訴,癥狀消失情況,觀察呼吸及外周血循環情況;嘔吐嚴重時,注意有無脫水和電解質、酸堿失衡的表現,嚴密的病情觀察對及時發現病情變化,為醫師提供診治決策的依據是至關重要的。

2.5.2用藥的觀察

阿托品和異丙基腎上腺素是治療蟾蜍中毒時的主要藥物,阿托品的用量一般為0.5~1mg,肌內注射,后根據心率情況給予靜滴維持,使心率維持在60次/min以上。對有房室傳導阻滯用阿托品無效者,改用異丙基腎上腺素1mg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能選擇性興奮心臟正位起搏點(竇房結),并能增強心室節律點的自律性及加速房室傳導。要控制滴速以使心室率維持在60~70次/min為宜,避免過量,否則可加快心房率而傳導阻滯加重,并有可能導致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使用輸液泵給藥可以保證所需藥物濃度,有利于隨時調節。

2.6做好心理護理

蟾蜍中毒多為突發起病,且中毒癥狀嚴重,加上有的一家人中毒,患者完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因而大多數患者表現高度緊張、恐懼,特別是有親人去世時,心理難以承受突發的變故。本組病人中有一家四口中毒,死亡2例,家人萬分悲痛。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對配合治療,促進康復意義重大。我們設立專門的救治小組,小組成員除了完成常規的治療護理工作外,還兼顧做好病人的安慰、心理疏導工作,向每個病人講明治療方法,如何自我觀察、如何配合醫師治療,以及正性心理對康復的作用等,嚴密觀察病人的心理及情緒變化,及時送去我們的關懷,對病人親人去世消息婉轉地轉告,并陪伴在他們身邊,這些措施,對緩解病人緊張和恐懼心理起到了較好的幫助作用。

2.7做好健康教育

由于農村文化落后,一些農民生活尚較貧困,把蟾蜍當菜食用仍較常見,對蟾蜍加工處理不當即食用常可發生中毒。另外,一些病患者偏信于蟾蜍可治各種頑疾的傳言,自行將蟾蜍未作正確處理就當“藥”進食而致中毒,故加強健康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在社會上尤其在農村,要廣泛宣傳蟾蜍是益蟲,蟾蜍的毒腺含有毒液,內臟、卵毒性更劇,一旦食用后30min內就可發病。發病后的臨床表現要告知民眾,要及時就診。就診前最好先自行催吐,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胃內容物吐出,如不及時治療者,可于2~24h因呼吸循環功能衰竭而死亡。民眾掌握相關的知識后,才能有效地避免中毒事件的發生。公務員之家

三、討論

蟾蜍分泌的毒液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有30多種。其中蟾蜍毒素的基本結構與強心甙相似,蟾蜍中毒與洋地黃中毒的表現相似而對心臟作用更強,易致心律失常,含兒茶酚胺類化合物可引起幻覺,對周圍神經產生類似煙堿樣作用,尚有催吐、局麻及引起驚厥的作用。搶救時護理工作的關鍵是:迅速對病情進行評估,及時判斷中毒的原因和中毒嚴重程度,給予盡早徹底選胃、導瀉,以清除胃內尚未吸收的毒物和促進毒物的排出;對入院時生命體征有改變的患者,應迅速開通靜脈,邊搶救用藥邊洗胃;做好預見性護理,備好搶救藥械,如阿托品、異丙基腎上腺素、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嚴密觀察病情;對有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者及時應用阿托品、異丙基腎上腺素并予心電監護,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這樣有利于及時控制病情,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劉促昌,許美玲,林永堅.一起服食蟾蜍中毒死亡調查報告[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6,5(5):630-631.

[2]翟亞民,孫勝德.常見中毒急救[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75-178.

[3]鄭惠英.小兒蟾蜍中毒六例分析[J].小兒急救醫學,2001,(8)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