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急性乳房炎臨床護理
時間:2022-11-25 04:30:00
導語:深究急性乳房炎臨床護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整理我院從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5年間,共計26份急性乳房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發現,其中,24例是初、中期患者,有硬塊、發熱、脹痛的癥狀;1例是淺表膿腫性乳房炎患者,1例是深部膿腫性乳房炎患者,此2例患者系鄉鎮衛生院轉入我院治療的患者。這26名患者均為24~28歲之間的初產婦,產后得病的時間不同,有的是月子中,有的是產后3個月、5個月。在這26名患者中,有14名患者是由于乳汁未吸凈,繼而又產生新乳(俗稱“棒奶”),未及時排汁而形成的乳汁不通。有8名是在棒奶期乳房受到擠壓而形成乳汁不通,有2名是因乳頭發育不良而導致的有乳排不出。
2病因
2.1因乳汁淤積所致。此種因素形成的積乳容易導致細菌入侵并生長繁殖。具體的病因如下:
2.1.1因乳頭發育不良,妨礙哺乳,以致有乳排不出所致。
2.1.2因乳汁過多,嬰兒吃不了,以致出現了積乳現象所致。
2.1.3因乳管不通。此種情況多數為乳房受到擠壓所致,在臨床資料中,有1例患者是因為做過隆胸手術后,填塞物使乳管受擠壓而導致乳管不通暢,有乳排不出。
2.2細菌入侵乳頭破損、嬰兒患口腔炎等都易導致細菌直接侵入乳管。一般來說,入侵乳管的細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
3機理
此病是由于細菌或細菌毒素侵入乳管并大量繁殖,而使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從而破壞了乳房組織,形成膿腔、膿汁所致。
4病癥
4.1患者初期有乳房脹痛的感覺,繼而發展成波動性陣痛。
4.2患者乳房可出現硬塊,發熱、疼痛,軟化后可形成膿腫,如有破潰可向體外排出濃汁。
4.3患者可出現寒熱往來、脈搏快的現象、有中毒癥狀。
5護理措施
急性乳房炎的護理工作可按照技術、情感、宣傳等三個方面來進行。
5.1技術護理
5.1.1嚴遵醫囑,及時、定時輸液和投藥。
5.1.2教會患者使用吸乳器,排出乳汁。嬰兒需哺乳時,應先為乳頭消毒,并檢查乳汁是否存在細菌,以避免嬰兒進食后患胃腸炎。5.1.3炎癥早期,可將熱毛巾或熱水袋敷于患處,敷貼物的溫度要適宜,以免燙傷。
5.1.4膿腫切開后,可通過注意觀察留置的引流條,觀察濃汁量,色澤及氣味的變化。引流條要及時更換,如有異常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
5.1.5給患者提供舒適的床位,指導其合理臥位以減輕疼痛。
5.1.6嚴遵醫囑,及時為患者測血壓、脈搏,量體溫等,如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應及時報告主治醫師,以便做好必要的醫療措施。
5.2情感護理
5.2.1患急性乳房炎的產婦一般身體都較為虛弱,因此,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料理日常生活,如活動身體,大小便等。
5.2.2患者得此病后,易感到恐慌,害怕后果不良而導致心情煩躁、不愛吃飯、不愛睡覺等。此時,護理人員應不斷地、耐心地為患者做科學的解釋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打消不必要的疑慮。
5.2.3護理人員應經常深入患者的病房,以“女人(女護士)關心女人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生理情況,如陰道分泌物的情況,是否存在產褥熱等等女人難以啟齒的問題,以便于掌握病情,分析病情,對癥治療,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和體貼。
5.3宣傳產婦產后和哺乳期的相關衛生知識以及預防乳疾的相關知識,幫助產婦養成良好的哺乳習慣,防止積乳和乳頭受損,養成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習慣。
6體會
急性乳房炎是產婦在哺乳期常見的疾病之一,中醫和民間都有很好的醫治方法,因此,農村的此病患者很少有需要住院治療的。愿意選擇住院治療的多為家在縣城內的年輕產婦,她們很在意保護乳房,有主動要求住院治療的欲望。恰恰因為她們治愈的心情非常迫切,就怕乳房受損,所以入院當初,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總有一種認為我花了錢你就得好好給我治療的心理。做為醫護人員,我們應該做到的就是,一是理解患者心情,二是必須遵照以人為本、救死扶傷的精神,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在感情上溫暖體貼,真正視患者如親人,使醫患關系變為親情關系,使患者帶著求治的心情而來,帶著滿意的心情而去。
7結論
急性乳房炎的護理雖然分技術、情感和宣傳等三部分,但情感護理始終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技術護理是必須的,宣傳教育,普及產婦產后和哺乳期的衛生知識,這是醫護人員必備的護理措施之一。但對技術的精益求精和科學嚴謹,也是情感使然。情感護理是必要的,它是解決患者疑慮、撫慰患者心靈創傷、解決醫患矛盾的重要措施。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才能達到醫患之間的和諧相處,也只有這樣,護理工作才能完美。
- 上一篇:工商局法制培訓教育總結
- 下一篇:城鎮精神文明建立半年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