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易出現錯誤及防范策略
時間:2022-04-28 09:42:00
導語:護理易出現錯誤及防范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工作是一項科學性、技術性較強的職業,臨床工作中的對象是病人,稍有疏忽就直接影響病人的生命危險。為此,本文結合臨床實際工作,列舉了幾種日常護理差錯類型,分析了出現差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供同仁參考。
1護理差錯類型
大家知道,護理工作本身就是由很多具體的流程及環節組成的,每一項流程及環節又伴隨著人員、處方、藥物等物質和信息的傳遞和執行等,一個地方出現斷檔,就會導致差錯的出現。具體地講,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外乎這么幾種表現類型:聽錯醫囑、只改醫囑單未改執行單、擺錯藥、發錯藥、漏發藥、配錯藥、打錯藥、漏做治療、交接班不嚴格致錯等。
2原因分析
2.1工作精力不集中:護理人員受外界或自身因素影響,致使注意力分散而出錯,如:家庭矛盾、朋友來訪、急于下班、護士的心理和生理狀況不正常等都是導致差錯的重要因素。
2.2業務能力和素質差:部分護士先天的不足,后天又不去彌補是導致差錯的重要原因。如,在工作中不能準確把握護理工作特點,缺乏敏銳的觀察力、獨立性和創造性。在患者病情和心理發生變化時,仍不能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還如,在處理不詳的遺囑或字跡不清的醫囑時,不能提出疑問而盲目地執行醫囑也會引起差錯等。
2.3人員配備不合理: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保證護理人員的合理編制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因素。如果護理人員的配備分工不合理,日常工作缺乏計劃和條理性,導致時緊時松或者工作超負荷也是造成差錯的原因之一。
2.4規章制度不完善或執行不嚴格以及護理人員所處的工作環境差,基礎設備設施配備不到位等往往也是造成護理差錯的因素之一。
3防范措施
3.1嚴格制度規范參照護理工作標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護理規章制度及操作規范,組織全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逐條落實,認真執行。要組建檢查指導小組,定期督促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并做好相關記錄,以備后續改正。如嚴格交接班,對重癥病人要實行床頭、書面和口頭交接;對不符的醫囑、有疑問的醫囑絕不執行,不憑印象辦事。
3.2增強責任意識要經常對護理人員進行集體主義和團隊意識教育,使其愛崗敬業,態度端正。要學會正確處理工作與生活、公事與私事的關系,努力做到一走上工作崗位就要精力集中,擺脫任何干擾,在其位,盡其責。保持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確保操作“零失誤”。同時,要注意發揮班組的作用,搞好傳幫帶,一人在工作,大家來監督,一人出差錯,大家共擔責,群策群力,也會有效地減少失誤出現。
3.3提升綜合素質在醫學護理專業發展的今天,護理工作不應只滿足于打打針、發發藥、機械地執行醫囑,實踐證明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鍛煉,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以適應新時期護理工作的要求。這主要應從以下三方面抓起。一是職業素質。護理人員應自覺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樹立患者利益第一的理念。要使自己能夠做到胸襟開闊,團結同志,關心集體,服從安排,見賢思齊,大膽革新。二是業務素質。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過硬技術本領,刻苦學習,精益求精。要善于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并應用于臨床實踐。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工作有所革新,有所前進。工作還要做到有計劃,有總結,合理調配人員,分工協作,保證任務有序完成。三是身體素質。要善于維護身體健康,做到勞逸結合,經常鍛煉身體,講究衛生,生活有規律。要以身作則,嚴守工作中的消毒隔離制度,避免交叉感染。運用工作統籌法和作業管理法等,減少疲勞、緊張、體力消耗和護理工作中的一切無效動作。
3.4優化工作環境配備必須的設備及檢測儀器,使護理工作得心應手,及時完成,保持工作環境清潔衛生,美化,溫濕度適宜,使工作者賞心悅目,達到最佳工作狀態。總之,本文認為護理人員除了要具有精湛的技術外,最主要的是要有高度責任心和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并扎扎實實地執行,才能防患于未然,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 上一篇:家私城黨工委工作要點
- 下一篇:商貿旅游局全年工作要點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