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分娩時運用鎮痛泵的護理經驗
時間:2022-11-08 10:58:26
導語:陰道分娩時運用鎮痛泵的護理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共80例,年齡21~37歲,平均(28.5±2.2)歲。無麻醉禁忌證,無產科合并癥及并發癥,頭、盆無明顯不稱,均為單胎頭位,初產婦54例,經產婦26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腰麻+硬膜外聯合鎮痛或連續硬膜外鎮痛,術后給予自控鎮痛泵應用。藥液為芬太尼+布比卡因,或芬太尼+羅派卡因,宮口開全時停用。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整體全面的護理干預,具體步驟如下。
2.1術前干預(1)心理護理,產婦對分娩疼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易產生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故護理人員需在術前與產婦及家屬主動溝通,就分娩鎮痛泵的使用效果、優勢、作用原理、注意事項作簡要介紹。開展細心、周到的服務,使患者焦慮情緒得以消除,提高配合依從性。同時分娩疼痛的程度受產婦精神狀態、文化水平、社會因素、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如產婦年齡偏大者焦慮情緒越嚴重等,需針對性的指導,做安撫工作,以使產婦保持樂觀情緒,增強分娩信心。(2)建立靜脈通道,為方便吸氧、靜滴平衡液,盡量應用留置針,行靜脈通道建立,以防麻醉后胎兒胎心一過性減慢或產婦出現低血壓。
2.2術后干預(1)生命體征監護,加強胎心監護工作,有異常情況發生時立即破水處理,行心電監護,對產婦氧飽和度、脈搏、血壓水平及胎兒宮內情況進行監測。受麻醉鎮痛藥的影響,交感神經興奮被抑制,腎上腺素釋放減少,顯著降低了其在血漿中的濃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機體對疼痛的感覺,同時使血壓水平下降,脈率減慢,并有抑制呼吸中樞作用,故需在術后加強氧飽和度、呼吸等的密切觀察。(2)導管干預,將導管妥善固定,避免導管脫出,產婦翻身或下床活動時需對導管固定狀況進行檢查,保持導管通暢,避免出現扭曲變形、折疊、脫出,并對局麻有無滲血現象加以觀察。(3)惡心嘔吐干預,應用阿片類藥物易引起延髓中樞興奮誘發惡心、嘔吐,故有此癥狀發生時需抬高床頭,協助產婦頭偏向一側,取側臥位,避免發生意外。(4)有效排便及排尿:鼓勵產婦將大小便及時排出,下床活動,以加快胎露下降速度,同時需加強監護,避免產婦摔倒。(5)飲食指導,向產婦強調飲水、進食的重要性,為第二產程創造條件,宜食易消化、高熱量的高蛋白食物,使產婦體力獲得保障,提高分娩效率。
2.3新生兒復蘇干預娩出新生兒前約30min時將暖箱打開,備好包被,對新生兒復蘇器具是否工作正常進行檢查,連接復蘇氣囊與氧氣管,面罩。備好吸氧管,完善新生兒復蘇準備,提高工作效率。
3、統計學處理
本文中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3.0進行統計,計數資料行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討論
目前,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醫學護理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除重視疾病本身的護理外,患者社會、精神、心理方面也被引起關注。產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產婦情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母嬰安全,而分娩疼痛是對情緒造成影響的重要因素。自控鎮痛泵用藥量小,藥物持續注入蛛網膜下腔或硬膜外腔,僅對交感神經及感覺阻滯,不干擾運動神經,起到持續無痛的效果,使產婦的恐懼感得到了良好的消除。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自控鎮痛泵應用期間加強整體護理干預,如心理護理、生命體征監護、導管干預、飲食指導、大小便干預等,顯著降低了新生兒輕度呼吸抑制發生率及轉剖宮產率,避免了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發生,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對陰道分娩應用自控鎮痛泵的產婦加強整體的、全面的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確保母嬰安全,極大的提高了產科分娩質量。
作者:龍希蓮
- 上一篇: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意見
- 下一篇:建設局發展提升年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