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護理專業口語教學研究
時間:2022-08-26 09:40:44
導語:涉外護理專業口語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所謂專門用途英語,其重點在于“專門”,這種“有的放矢”的教學特點非常適合以就業為目的的高職高專學生和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高專院校。ESP教學不過于強調英語學科知識和能力的系統性和關聯性,而是分析不同學習者的職業需要,制定出相應的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以保證學生可以順利完成或勝任未來的工作。涉外專業學生口語能力的強與弱直接關系到未來在職場中是否可以順暢地進行交流。除了日常的基本表述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是相關專業的術語。每個環節出現溝通障礙,都會影響診療的效果和醫患之間的關系。因此,涉外口語教學中引入ESP教學模式是必要的,對于未來要走出國門的白衣天使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二、ESP教學模式與涉外護理口語教學結合的方式和手段
ESP教學的目標在于提高語言的專業性,滿足極強的需求性,實現溝通的實用性,將英語語言技能與護理專業知識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學生在實踐中靈活地使用英語來處理日常的醫務工作。ESP的核心是把具體的需求和情境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中心點,充分體現為職業服務的特點,把口語能力的培養與專業技能相匹配作為教學重點,形成一條針對性強,以實用能力為目的的教學途徑。
1.強化師資培養。ESP教學理念要求教師除具備過硬的英語教學能力外,還要了解護理專業知識,這是ESP教學模式與口語教學結合的第一要務。高職院校要為教師搭建學習平臺,提供學習護理專業技能的機會,為另一個教師培養目標提供良好的基地,即雙師型教育人才。簡單地說,就是英語教師可適當參加護理專業課程的學習,了解基本護理操作流程和操作規程;護理學教師可加強英語的學習,尤其是交際英語。這種互補型的復合型師資力量培養可有效地減少教育資源的浪費,提高工作和教學效率。
2.改進教學方法。無論是ESP教學還是口語基礎教學,興趣的培養都是一條捷徑,教師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及時抓住學生在練習中的興奮點,適時強調醫護英語表達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職業認知。語音語調的糾正要結合課堂活動的展開來進行,為更多羞于張口的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習者主動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達到多說多練的目的。
3.完善考核機制。ESP教學模式下涉外護理英語口語的考核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應覆蓋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護理專業技能,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專業精準的表述。對傳統的教學成績評價方式加以改革,重視平時實踐練習時表現的水平,加大形成性評價的比例,減少期末終結性評價。可采取醫療情景劇表演的考核形式,更好地體現ESP模式的優勢和職業性特點。
綜上所述,通過ESP教學模式與涉外護理專業英語口語在教學課程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從語言理論知識的學習到醫護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的轉變,適應了國際化護理事業的發展,符合ESP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加快了涉外護理專業學生邁向國際的步伐,為我國護理專業學生成為國際化醫療服務人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作者:郭蕾 單位:黑龍江護理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查短板找差距促整改工作方案
- 下一篇:白內障復明術手術室護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