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4 10:19:15
導語:臨床護理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臨床護理管理具體是指將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科學地運用在護理工作中,包括護理人員的安排、護理設備的操作以及維護、護理活動的進行等,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1]。因此,提高護理效果以及護理質量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進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我院臨床護理的水平還有待提高,所以,我院在2017年初將目標管理理論充分應用在臨床護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同時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現將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采取隨機實驗原則,收集我院在2016年初至2016年末工作的80位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0-46歲,平均28歲,從事護理工作的時間在2-16年,平均8年。按照學歷水平將其分為三組,分別為中專30位,大專40位,本科10位。1.2方法。我院在2016年內采用常規的護理管理方式,在2017年內開始將目標管理理論應用在護理管理活動中,具體運用措施如下。1.2.1目標設定。臨床護理管理設立兩個目標,即科室目標以及個人目標。科室目標的設立依據醫院全面發展戰略以及護理工作方案,同時按照各種專業護理知識、人員安排以及護理工作中的不足,綜合嚴謹地制定有效的科室目標。個人目標的設立主要結合科室目標,將總目標進行詳細劃分,了解不同護理人員的全面信息,制定個性化目標,將個人特點充分運用于護理工作中[2]。1.2.2目標實施。激勵管理是目標管理理論中最重要的環節,實施激勵管理對目標的實現有著積極作用,同時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精神鼓勵、深造機會以及物質獎勵等,應當由護理管理人員進行監督、核查、記錄等。具體獎勵內容如下:(1)精神鼓勵。管理人員應當結合不同護理人員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教育背景以及喜好等,完善每個護理人員的基本資料,全面了解護理人員的優勢以及不足。除此之外,還應當定期組織交流活動,主動了解護理人員的疑惑以及心理狀態,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針對性格較為安靜,不善于人際交往的護理人員,應當加以重視,給予其適當的鼓勵;(2)物質獎勵。護理管理人員應當對護理人員的職稱級別、工作量、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進行評估,對優秀的護理人員發放獎金,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以及完成目標的積極性;(3)深造機會。結合每個護理人員對于達成更高成就的需求,嚴格評估每個護理人員完成目標的進度,與高水平教育機構等取得聯系,爭取為優秀的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和機會,指導他們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具體實踐中,并將先進的護理模式以及專業技能引進本院的護理活動中。1.3評估要求。通過發放問卷調查表的形式對比評估采用目標管理模式前后的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等信息。1.4數據處理。選擇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準,說明差異顯著,具有臨床對比價值。
2結果
采用目標管理模式的護理人員其護理質量、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實施常規管理措施的護理人員,差異較大,P<0.05具有臨床對比價值,詳見表1。
3討論
目前,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因而人們的自主意識也逐步增強,對護理服務以及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升高,同時,社會也在不斷進步,醫療水平以及醫學模式都在不斷完善,這也是造成護理模式改變的重要因素[3]。目標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具體是指在進行具體工作前先設立目標,在確定總目標的基礎上,對其詳細劃分為個人目標,而管理人員結合每個護理人員完成目標的進度,對其進行評估、考察以及獎懲。將目標管理理念運用在臨床實踐中,對于新時期醫院管理的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4]。通過本次研究可知,目標管理理念的應用與常規護理管理方法相比,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滿意度以及患者滿意度都有著明顯的提高,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將目標管理模式運用在臨床護理管理中,不僅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具體操作技能,還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以及患者的滿意度,此法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以及應用。
作者:聶瑞芹 單位:山東菏澤開發區中心醫院
- 上一篇:急診護理管理價值分析
- 下一篇:臨床護理分層次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