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大型醫院手術室學員培訓模式

時間:2022-07-15 02:44:58

導語:談大型醫院手術室學員培訓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大型醫院手術室學員培訓模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手術室進行規范化培訓學員138人,其中男12人,女126人;年齡18~24歲,平均22.5歲;本科4人,大專134人。1.2方法1.2.1培訓內容①手術室基礎理論篇:手術室組織結構,潔凈手術部設計,消毒與滅菌,無菌技術原則和各種無菌技術操作等。②手術室護理實踐篇:電外科安全,腔鏡儀器的使用保養,手術室動力設備的使用,血液制品的安全操作,特殊感染手術的處理等,培訓教材采用《手術室護理學》[10]。③手術室教學篇:幻燈片的制作,文獻檢索技巧,論文寫作技巧,講課技巧。④專題講座篇:手術室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預防及處理,口罩在醫療機構中的正確選擇與應用,手術室工作中的溝通技巧,手術室護士工作禮儀,Happylife等。⑤案例與前沿理論篇:手術室案例分析、讀書報告,以及評判性思維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1.2.2培訓方式①崗前理論培訓。由1名帶教老師統一崗前理論培訓:手術室護士工作流程;手術室洗手、巡回護士工作職責;手術室護士工作重點(手術患者安全核查、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正確清點手術物品、正確留送標本等);手術室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預防及處理。②基礎理論培訓。由護士長及其他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且經試講等程序嚴格篩選后方可承擔授課任務。理論授課每月2次在手術室的學習室進行,共計培訓6個月。③案例病案培訓。每周二晨讀,由每樓層的教學組長根據本樓層手術專業特色交流特別案例、意外事件、讀書報告、樓層精品課程等。培訓形式:講授、演示、案例分析、病案討論、角色扮演等。1.2.3培訓引導由護士長或帶教老師在規范化培訓護士每個月的反思日記建議中進行引導,每月1次。第1個月:引導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并堅持理論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2個月:引導閱讀相關專業手術配合的書籍,記錄工作筆記;重點做好洗手護士的工作外,協助巡回護士擺放各種手術體位,以及輸液、導尿等操作,逐步掌握手術室各項操作技能。第3個月:引導總結相關專業手術的配合特點,了解腔鏡器械的處理流程,了解手術準備間的工作流程。第4個月:引導閱讀手術室工作中自我防護的研究進展,加強手術室工作中的自我防護的依從性。第5個月:引導學習溝通技巧,加強護患溝通、醫護溝通等。第6個月:引導學習文獻檢索技巧等,為撰寫論文做準備。1.3考評方法為實現畢業后無執照護士的規范化培訓目標,保證培訓質量,我院參照衛生部《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辦法》、《2007年“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醫院管理年活動方案》[11,12]文件精神制定了醫院護士規范化培訓質量評價考核機制[3]。日常考核:①季度工作績效評價,每季度進行1次自評及他評(由樓層負責人評價)。②日記考評。護生每月寫反思日記1篇(不小于800字),由指導老師評價后簽字,護理部定期抽查。綜合能力考核:綜合能力按優、良、中、差考評。考評采取征求臨床帶教老師及醫生意見的形式,包括責任心、工作技能、人際溝通、操作考核及反思日記。輪轉出科理論考核:專科理論占70%,基礎理論占30%。

2結果

2.1完成培訓情況順利完成手術室培訓任務的學員共114人(82.61%)。在此期間,因工作需要中途轉入其他科室培訓20人(14.49%),離職3人(2.17%),1人(0.72%)因不適應手術室工作轉入病房。2.2培訓效果通過培訓,所有學員均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在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基礎上達到了專業護士的業務水平,能夠勝任手術室專業護士崗位的護理工作。114人中有18人由護理大專升為護理本科,5人由護理中專升為護理大專。18人留本院手術室,能很好勝任工作,其余到本院病房工作,均受到科室好評。2.2.1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學員綜合能力考核優秀者102人,優良者12人。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和帶教老師認為:護士規范化培訓學員經過半年培訓后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及良好的溝通能力。2.2.2輪轉出科理論考核結果本組學員出科理論考核分數≥95分的優秀者9人(7.9%),85~94分優良者88人(77.2%),76~84合格者17人(14.9%),無不及格者。2.2.3季度工作績效自評他評結果季度工作績效考評主要從學員工作質量、合作性、操作技能、責任性和出勤狀況等方面著手,分為優秀、良好、合格與不合格。本輪學員培訓績效考評每個項目分數≥95分為優秀,90~94分為良好,85~89分為合格,≤84分為不合格。在工作質量、工作知識和技能、主動性、責任性、勤勉勤出4個方面,自評與他評結果相近,在合作性、創新方面,他評結果優于自評結果。見表1。

3討論

在多元化方式的培訓過程中,我們讓基礎理論、前沿理論融合到日常的護理實踐,注意調動學員的主動性、參與性、自律性和實用性,使培訓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總結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3.1注重個體素質的訓練與培養學習“手術室護士工作禮儀”,達到個人的形體、心理、行為在醫療護理服務活動中符合華西護士執業服務禮儀及行為規范;學習“評判性思維在手術室工作中的應用”,以培養學員的主動學習習慣,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進一步提高評判性思維能力。護士規范化培訓學員在臨床工作中要打破一貫的思維模式,開放思想,主動收集資料,尋求有效的信息,做出合理的護理決策。學習“happylife”,學會快樂工作、快樂生活,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困境與挫折。因為“抱怨不會改變什么”,要感恩生活,在工作中形成“自覺自愿”。3.2重視職業暴露的預防手術科室是職業暴露的重點場所[13],護士規范化培訓學員是醫務人員中技能、知識都相對薄弱的特殊群體,工作中發生職業傷害的危險性較大,加之基礎知識儲備不夠,臨床技術缺乏,工作經驗和應急能力差,面對多專業的手術、復雜的工作環境等,其職業暴露的自我防護意識及能力也很不足。因此,崗前培訓時,帶教教師對血源性職業暴露的危害及各個操作環節發生的血源性職業暴露進行案例警示,一方面提高他們的職業防護意識及技能,另一方面也體現其人文關懷。3.3開展晨讀有助于學員嚴謹及慎獨精神的培養晨讀是很好的一個學習交流平臺,老師們把工作中不良事件的案例拿出來一起剖析改進,好的工作經驗與護理新知共同分享,使學員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手術室資訊,對提高知識儲備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特別是晨讀中大量的意外案例分析對提高他們的工作嚴謹及慎獨精神、強化工作重點(如患者安全核查、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正確清點手術物品、正確留送標本等)有非常大的幫助。3.4反思日記引導作用較為重要手術室規范化培訓學員被分散于9個專業,每一帶教老師不可能完全掌握學員的思想動態,通過反思日記了解學員的所學所獲、需求及寫作能力,并結合其思想變化及專業手術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培訓方式。比如從反思日記看到學員普遍存在夜班工作壓力太大(涉及9個專業的手術),我們立即組織座談,講明重點掌握一個專科才能保證專科手術的配合質量,由于培訓時間太短,無法掌握9個專業的手術配合,夜班工作時,學員要主動告知夜班組長自己的規培專業,組長在安排上則優先考慮做規培輪轉專業內的手術;其次安排有專業經驗的老師指導他們做其他專業的手術,及時解決學員的困惑。比如有1名規范化培訓學員由于完全無法適應手術室工作節奏,在反思日記里表露出希望轉入病房工作的意愿,教學老師了解情況后及時報護理部予以了調整。綜上,通過手術室的規范培訓與考核,學員掌握了手術室護理專科理論知識,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大為提高,能夠勝任手術室護士崗位工作。可見多元化、多模式培訓方式有助于手術室規范化培訓學員的培養與成長,大型醫院手術室護士規范化培訓一定要在普通理論培訓的基礎上進行專科特色理論培訓。

本文作者:楊小蓉安晶晶黃俊華龔仁蓉工作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