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護士培訓效果觀察

時間:2022-03-20 03:16:58

導語:神經外科護士培訓效果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神經外科護士培訓效果觀察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患者的治療需求越來越高,對醫護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也日益提高。神經外科是將外科學的手術治療手段和神經外科學研究方法相結合,集急危重癥病人較多的臨床科室[1],收住入院的患者具有病情急、變化快、治療及護理量大的特點。作為神經外科的一名護理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及操作基礎,熟練掌握專科知識和操作技能,具有嫻熟的應急和搶救能力,才能勝任臨床護理需要,提高患者滿意度。因此,加強對神經外科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理質量,尤為重要。本科室對我科56名護士實施分層次多元化的培訓管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我院神經外科的在職護理人員,包括輪轉定科、新入職護士共56名,年齡21~52歲,平均(27.37±4.83)歲,其中N4護士14名,N3護士23名,N2護士13名,N1護士6名,文化程度大專15例、本科31例。1.2方法。分層次多元化的培訓模式的具體內容包括:(1)評估:對所有層級的護士的學歷層次、臨床實踐能力、專科知識掌握等情況進行充分評估。(2)制定培訓、考核計劃及目標:結合護理部的培訓要求,針對本專科的護理需求,對各層級護士制定有針對性的、可行性的培訓及考核方案。(3)確立培訓、考核小組的人員: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培訓、考核小組的成員主要為專科護士、總帶教老師及本院培養的技能護士。(4)落實各項培訓措施:培訓內容包括各項護理制度、專科護理及急危重癥護理理論、操作技能(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及急危重癥護理技能)及人文素養和護理教學、科研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形式包括PPT授課、現場示范、結合案例講解專科知識以及微信、QQ群發放操作培訓視頻及相關學習資料等。(5)考核:通過對不同層級的護士進行不同頻次的理論考試、技能考試(包括情景案例和實境考核),布置教學查房及疑難病例討論任務,發放護患滿意度調查表等多種考核方式和表現形式,對各層級護士的理論、技能掌握情況以及臨床實踐能力、教學能力等進行綜合考評,針對考評結果落實獎懲措施。1.3觀察指標。比較分層次多元化培訓前后,本科室56名護士在護理部的理論和操作考試中的平均成績、優秀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1.4統計學方法。本試驗中,所有組間和組內比較均由SPSS20.0處理分析,實驗前后的平均成績、優秀率、滿意度評分等指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用x2檢驗,組間或組內行t檢驗。而治療療效各指標采用[n(%)]表示,P<0.05提示差異明顯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施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后1年,比較實施后本科室56名護士在護理部的理論和操作考試中的平均成績、優秀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實施前,詳情見表1。

3討論

傳統的培訓模式內容較為單一,無法將各層次的護士的護理效率提高,其存在較多的局限性,分層次多元化[2]是一種全面、高效、系統的培訓模式,是針對不同級別的護士進行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從而提高護理效率及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本研究通過對護士進行評估審查,對護士的學歷、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針對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定期組織護士學習,通過線下及線上對護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并制定嚴格、公平的獎賞制度對護士進行考核,從而調動護士的積極性[3-4]。

本研究表明,應用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干預后,護士在護理部組織的全院考核中平均成績、優秀率,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干預前,證實分層次多元化培訓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綜上所述,通過分層次多元化的培訓,提高了臨床護士的理論及操作水平,規范了臨床各項護理操作流程,保證了護理質量,從而進一步提升了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胡娜,官小莉,厲春林,等.應用“聚焦解決模式”對神經外科開顱病人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3625-3628.

[2]羅銀秀,周玥,黃葉莉.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培養現狀及對培養神經疾病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的啟示[J].護理研究,2016,30(30):3722-3724.

[3]呂琳,陳璐.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神經外科專科護士培訓模式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562-564.

[4]鐘桂欽,許樂,肖春秀.分層培訓在神經外科護士崗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4):499-501.

作者:湯文平 張銀蘭 丁芳芳,陳姍姍 方蓉 單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