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士綜合素質和工作質量探究

時間:2022-08-07 10:33:30

導語:兒科護士綜合素質和工作質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科護士綜合素質和工作質量探究

兒科是醫院相對特殊的科室,收治患者身體還有心理機能還處于發育狀態,難以有效訴說自己的感受,對相關治療護理容易出現抵觸心理。另一方面由于擔心兒女身體健康,患兒家長難以避免存在焦慮、煩躁情緒,如果護理過程出現失誤那么則容易引發各種質疑、沖突甚至是醫療糾紛。該院對于兒科臨床護理質量有嚴格要求,除了專業的素質還有操作之外,還應該始終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因此科室管理模式極為重要,只有符合科學、合理、結合實際的管理原則[3],才能夠對軟硬件對應提升,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參考相關文獻以及綜合醫院自身特點后,自2018年始在兒科科室應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為更好地滿足患兒及其家屬的需求,最終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該院自。2018年始在兒科應用層級護理管理模式,以此為界限分別選取前后各1年時間并進行分組,前后對應設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期間無人員調動的情況,其中護理人員均為女性。文化程度具體如下:5名中專、11名大專、4名本科。1.2管理方法。對照組護士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模式,根據科室要求制定相關管理規范,定期監督并結合患者反饋,作為對護士考核的標準。觀察組期間護士接受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如下。對于護理人員工作內容還有流程在制定時綜合考慮到科室的實際情況還有資源分配狀態,確保每一項工作制度都能夠盡可能被完善,工作制度的覆蓋范圍包含科室對各種收治疾病了解程度、治療所用儀器、保養工作標準、醫護物品的準備流程、團隊交流效率、醫護配合默契程度、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和應急處理等,涵蓋各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對各個層級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培訓的內容與層級護理管理內容相適應,培訓的方式包括導師帶教、面對面培訓、小組互助培訓等[6],一般情況下下一層護士的受培訓工作由上一層護士負責,層級的不同決定了培訓內容的差異,需要進行適當調整,讓上下兩個層次在培訓過程中均有收獲[7]。為患兒治療及護理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家屬及時有效溝通、治療以及健康指導等內容,讓患兒能夠接受到全面、連續的護理服務。病情較重的患兒由高層次護士負責(年資高、專業素質強、能力突出),讓下層護士配合協助,在護理過程中學習[8]。1.3統計方法。對于實驗所需要應用統計學分析處理的數據輸入專業軟件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管理效果。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護士的護理工作的能力、質量以及綜合能力等所得數據均有顯著優越性(P<0.05),見表1。2.2患兒家屬滿意度。觀察組護士的護理工作所得評分為(94.5±5.1)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士所得評分(84.1±6.2)分,組間差異比較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618,P<0.05)。

3討論

醫院是人們接受治療的一個特殊場所[1],對于其中的醫療效果、護理質量等人們的要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兒科臨床,患兒出現疾病后難以通過語言完整的描述自身感受,此時會有煩躁、哭鬧等行為,而家長本身因為擔心兒童疾病已經存在煩躁情緒,如果由于護理失誤而引發不良事件[2],那么必然會有醫療糾紛發生。《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當中將努力提高護理管理的科學化水平作為醫院的護理管理目標,以此為出發點來提升護理的專業性還有服務質量。對于兒科護理而言更是如此。護士是醫療機構提供診療服務的重要執行者與承擔者,在兒科提供高質量的護理保障患兒的身體健康,減少患兒家屬醫療承受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有序的兒科護理管理無論是患兒或者是護士自身質量的提升均有積極影響。在該次研究所得數據當中提示了兒科科室接受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后,在人員沒有出現調動的情況下觀察組管理模式下的護士無論是護理能力、護理質量以及綜合素質等均有顯著提高,相對于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存在顯著差異。醫院的護理人員每天工作量大,而兒科由于收治的群體相對特殊,護理人員還要承擔極大的心理壓力,人們對于護理的要求逐漸升高,且隨著醫療手段的精細化,護理配合越來越出不得半點差錯,否則可能會出現嚴重后果[9]。兒科護理人員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臨床操作,同時還需要有較好的自我心理疏導能力以及溝通技巧,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全面化[10]。層級護理是考慮到護士自身專業素質情況有對管理模式進行細分、優化,讓護理人員所負責的工作能夠更加具備針對性,每個護士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收治患兒群體提供服務,為收治群體所提供的工作更加合理同時也具備針對性,患者能夠接受到令人滿意的服務[11],同時層級護理模式確保了護理人員所面對的疾病不會超過自身專業素質范圍,保障了整個護理過程的流暢性以及完整性,保障了整體護理質量在數據比較當中可知接受層級護理管理下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相對更高,可見在層級護理措施管理之下,護士在自身專業能力范圍內能夠確保服務內容更專業,同時也有利于充分發揮其能力[12]。

綜上所述,對兒科護士采取層級護理管理模式能夠規范并引導,有利于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為收治患兒提供更高的護理質量以及服務,保障患兒家屬的滿意度,對于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有重要價值。

作者:高敏 單位: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兒童門急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