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護理價值分析

時間:2022-05-19 04:45:51

導語:呼吸內科護理價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呼吸內科護理價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從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間我院呼吸內科接診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2組,常規組35例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干預組35例進行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對比2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與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組患者護理后專科護理評分為(33.76±0.62)分,病情觀察評分為(26.31±0.27)分,安全與健康教育評分為(24.31±0.52)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4.2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5.71%(P<0.05)。結論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呼吸內科;護理;強化護理風險管理;應用;價值

呼吸內科疾病種類繁多,患者病情復雜且危重,機體免疫力差,是臨床護理的重點和難點對象[1,2]。若護理不當,極有可能導致危險事件的發生,甚至引發患者死亡,引起醫療糾紛,造成醫患關系緊張,不利于臨床診療安全。本文選擇我院70例呼吸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間我院呼吸內科接診的患者中抽取7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常規組、干預組。常規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在29歲~69歲之間,平均年齡(59.37±0.62)歲,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支氣管哮喘7例,支氣管擴張4例,呼吸衰竭5例,肺炎3例,間質性肺病2例,肺部腫瘤2例,胸腔積液1例。干預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齡29歲~72歲,平均年齡(59.38±0.65)歲,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支氣管哮喘6例,支氣管擴張5例,呼吸衰竭4例,肺炎4例,間質性肺病1例,肺部腫瘤3例,胸腔積液1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精神類疾病家族史及個人史、明顯溝通障礙者。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開始實施。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能夠進行比較。1.2方法。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管理,包括病情監測、護理指導、簡單的口頭教育等。干預組進行強化護理風險管理:①成立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由呼吸內科工作年限超過5年、具備專業知識結構體系、護理經驗豐富的優秀臨床護理人員組成,并邀請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擔任顧問。尋找呼吸內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問題,制定強化護理風險管理計劃,并定期針對管理效果進行評價。②護理風險管理措施。首先,小組成員對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制定每月護理計劃和護理目標,定期監督并評估護理人員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其次,小組成員組織每周1次護理風險排查工作,及時發現護理風險事件,分析高危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③強化風險管理意識。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嚴格規范臨床護理操作流程,遵循無菌操作的基本原則,加強對重癥患者的監護與護理,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1.3觀察指標。①比較2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采用護理質量評價標準對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其中專科護理40分,病情觀察30分,安全與健康教育3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②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滿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評分為80分及以上;比較滿意:評分為60分到79分之間;不滿意:評分為60分以下。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干預組患者護理后專科護理評分為(33.76±0.62)分,病情觀察評分為(26.31±0.27)分,安全與健康教育評分為(24.31±0.52)分,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后,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4.29%,明顯高于常規組的65.71%(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醫療觀念的不斷更新,人們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呼吸內科具有患者流量大、護理工作強度高、易發生護理風險事件的特點[3,4],給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何采取一種有效的護理管理方法,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保障臨床診療安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一般而言,呼吸內科參照常規的護理管理經驗開展臨床護理管理工作,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風險管理意識差,導致護理質量較差,患者滿意度低。近年來,強化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內科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首先,通過優化護理管理措施,細化日常護理工作量,加強對護理風險的排查工作,以防范護理風險事故,提高呼吸內科的臨床護理質量,確保臨床護理安全;另一方面,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風險意識教育,重視無菌操作,降低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確保臨床護理的質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后,干預組患者的專科護理評分、病情觀察評分、安全與健康教育評分均明顯高于采用常規護理管理的常規組(P<0.05);并且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4.29%,顯著高于常規組的65.71%,差異顯著(P<0.05),充分證實了強化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綜上所述,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顯著,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孫方玲.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5):736-738.

[2]嚴國云.呼吸內科進行護理風險管理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3):87-88.

[3]于麗妍.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6-8.

[4]謝丹,冉啟敬,王曼,等.強化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飲食保健,2018,5(29):230-231.

作者:周華 單位:贛州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