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患者護理論文
時間:2022-11-09 03:13:00
導語:腸梗阻患者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提高腸梗阻患者的護理水平。方法:總結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356例腸梗阻患者的護理。結果:保守治療梗阻解除158例,手術198例,術后腸瘺1例,腸粘連98例。結論:預防術后過度粘連的產生,需要手術輕柔,盡量減少對腹腔的污染,將腹腔徹底沖洗,術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動,保證充分有效的胃腸減壓,胃腸功能恢復后合理飲食是保證康復的必備條件。
[關鍵詞]腸梗阻;護理體會;討論
腸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原因有粘連性腸梗阻、腸扭轉、腸套疊、嵌頓疝以及腫瘤造成的腸梗阻。
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腸梗阻患者356例,其中粘連性腸梗阻306例,腸扭轉8例,腸套疊8例,嵌頓疝15例,結腸癌并腸梗阻16例,其他3例,住院時間5d~35d,經過一次手術的171例,二次手術的23例,三次手術的4例。保守治療158例,年齡10個月~98歲。
2護理
2.1熱情接待患者與主管醫生一起詢問病史,協助醫生給患者做好檢查,指導協助患者進行各種輔助檢查,確認患者是不是腸梗阻,腸梗阻的典型表現是腹痛、腹脹、嘔吐、停止肛門排便、排氣。確診了腸梗阻后進一步明確是否存在絞窄性腸梗阻,對已有絞窄或有絞窄趨勢者積極做好術前準備,應盡快手術治療。
2.2保守治療期的護理對于不能判定梗阻的部位和性質的患者,一般給予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法主要是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失衡、抗感染及對癥處理等。有效的胃腸減壓可以吸出吞咽下去的空氣和腸空內產生的氣體及消化液、減輕腹脹、改善呼吸及循環功能。有少數結腸、直腸癌的患者可通過有效的胃腸減壓變急診手術為限期手術,使術前準備更加充分[1]。在給患者進行胃腸減壓操作時護士要有耐心,有同情心做好解釋指導工作,使患者心理接受,操作輕、穩、準減輕患者痛苦,置好胃管后,在胃管末端接一次性負壓吸引器(接管前排盡吸引器內的空氣,防空氣擠入胃內),并妥善固定,打開開關時要緩慢,以免負壓突然增大吸住胃黏膜而導致胃黏膜損傷;嚴密觀察引流物的性質和量并記錄,一開始胃腸減壓引流物一般是吃入的食物,以后逐漸變為墨綠色的胃腸液;在胃腸減壓期間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2次,保持胃管通暢,并做好口腔護理。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經保守治療許多患者可以得到緩解,部分患者可形成絞窄性腸梗阻,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下列表現之一者,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的可能。腹痛發作急驟,劇烈,呈持續性陣發性加重;早期出現休克,抗感染治療后改善不明顯,體溫上升、脈搏增快、白細胞計數增高;有明顯腹膜刺激征;腹脹不對稱,可觸及孤立脹大的腸袢;嘔吐物、胃腸減壓抽出液、肛門排出物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體;X線檢查見孤立、脹大的腸袢,不因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位置,或腸間隙增寬提示有腹腔積液,或有假腫瘤狀陰影,或門靜脈內存在有氣體[2]。觀察時間一般≤4h~6h;對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觀察時間一般≤12h~24h[3]。由于腸梗阻患者病因不同、病變多樣、癥狀各異,尤其是老年人機體反應差,有些患者雖然有腹膜炎存在,但其腹膜炎體征不明顯,我們科收治1例從農村來的87歲的女患者,內科以消化不良、胃腸功能差治療,因腹脹明顯而轉入我科,患者面色蒼白、脈搏細弱,立即邊抗休克、邊檢查,發現腹脹明顯,腹股溝處皮膚潰爛,急診剖腹探查,為股疝嵌頓小腸壞死,不得已切除小腸12cm,腸吻合,腹股溝疝修補術,術后積極抗休克、抗感染、腸外營養療,才保住了性命,但生活質量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對老年患者不應過分強調典型癥狀,治療上應采取積極的態度。對小兒腸梗阻也應特別警惕,反復觀察,認真檢查,以免錯過手術的最佳時機,對保守治療有一定效果,但病程較長的亞急性腸梗阻,其保守治療時間一般不超過1周。
2.3手術治療的護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講清手術的必要性,使患者在手術情景中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平穩、安全地度過手術期[4]。術畢患者回病房后,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意識、尿量并記錄;給患者扎上腹帶,鼓勵、幫助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嗽時按住傷口減輕疼痛,常規超聲霧化吸入(霧化吸入時護士在旁守護),保持呼吸道濕潤,有利于痰液咳出。硬膜外麻醉術后平臥6h或全身麻醉清醒后血壓平穩,應取半臥位,病情許可術后第1天協助患者下床活動,先讓患者坐在床邊雙腿擺動,無頭暈不適時再下床活動,活動量根據個體差異而定。做好各種引流管的護理,保證引流通暢,并記錄引流的性質和量,腹腔引流物一般為洗肉水樣,術后當天引流液多,約20ml~100ml。以后逐漸減少,若出現引流量突然增加,顏色發生變化,要立即報告醫師,確診有無吻合口瘺的發生。引流管放置3天~5天后,周圍組織已包裹引流管,起不到引流作用。引流管長期放置可能會壓迫腸管,影響血運,也是逆行感染源之一[5]。因此引流管是否放過危險期則不強求,只要無液體流出即可拔管。術后早擴肛、早排氣、早進食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6]。一般患者術后2h~3h開始擴肛,2h/次。術后24h~72h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應遵醫囑拔出胃管,開始飲淡鹽水,20ml/次左右,1h/次~2h/次,消除黏膜水腫,2次~3次后患者無惡心不適,可給流食,腸內營養有促進黏膜細胞的增生、修復,起維護腸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6]。食量50ml/次~80ml/次,第2日100ml/次~150ml/次,緩慢攝入,6次/d~8次/d,攝入含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應避免易產氣的食物,以蛋湯、菜湯、藕粉為佳,第4天可進稀飯,由稀變稠,由少到多,1個月~3個月內進易消化的食物,主食與配菜應軟爛易于消化,忌進生硬、油炸、濃茶、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討論
本組病例中保守治療梗阻解除的158例,術后腸瘺1例,腸粘連再次住院98例。雖然粘連是組織損傷后愈合機制的一部分,但過度粘連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預防術后粘連的產生,需要手術輕柔,盡量減少對腹腔的污染,將腹腔徹底沖洗,術后充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下床活動,保證充分有效的胃腸減壓。胃腸功能恢復后合理飲食是保證康復的必備條件。
參考文獻:
[1]汪建平.大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的處理[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59.
[2]張延嶺.腸梗阻時腸缺血的早期發現[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53.
[3]王元和,阮燦平.腸硬阻手術時機的選擇[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58.
[4]池金,李文靜.術前焦慮的原因分析及其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05,19(11B):2351.
[5]高楓.低位腸梗阻的診治[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8):461.
[6]黎介壽.我國臨床養支持的過去與未來[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20(1):7.
- 上一篇:市人大主任年度述職述廉報告
- 下一篇:瓜菜產業考察報告